來源:柳州1號
告別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江一路蜿蜒而行,伴隨我們來到了融安縣境內。融安縣是“中國金桔之鄉”,“融安金桔”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縣城長安鎮是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中心區域和商品集散地。
主持人蒙藝曦(苗族):“觀眾朋友們,我身后流淌的就是融江,正是這條發源于貴州高原,穿越廣西腹地的河流,使得多年以前的融安縣城長安鎮,贏得了“小柳州”的美譽。在水路運輸占主導地位的年代里,長安鎮沿河兩岸停泊的大小船只經常是成百上千,生意繁華一時,號稱近代廣西四大名鎮之一。”
據《融安縣志》記載,到1921年,作為商業中心的長安鎮,擁有萬元資金的商號有40多家,主要靠經營木材、土產、雜貨及布匹發家,1936年,全縣有工商業1944戶,從業人員2500人,長安600多家店鋪自然分成行市,商號經營的茶、桐油等特產銷往柳州、梧州、佛山、廣州,一度遠銷香港。騎樓街也見證了“小柳州”當年的繁華。
融安縣文化館館長周勁松:“從基督福音堂往前走,大榕樹腳下就是我們以前的三灘碼頭,聽老人講,這個碼頭主要是從貴州運下來的土特產在這里上岸,然后交換其他的商品,比如油茶、桐油、香菇等等。”
他介紹說,騎樓街匯聚來自貴州、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貨物,品種繁多,所以每個碼頭的功能各不相同。
融安縣文化館館長周勁松:“在十字路口這里,前面就是大碼頭,過去專門是賣柴火的,以前湖南貴州下來的船,在這里卸柴火;還有毛家碼頭,停靠的是賣米的船只。大碼頭下就是我們的塘碼頭,塘碼頭下面就是我們的人渡碼頭,運送旅客的。”
時過境遷,隨著陸路和鐵路交通的興起,水運功能日漸減弱,長安鎮的樞紐地位已是不如從前,河流還是這條河流,到了20世紀后期,它帶給融安人更多的是苦澀的回憶。19年前,我們的《柳江千里行》攝制組就采訪過當年的老住戶。
居民羅蓮英:“往時我們這里一年要搬幾多回洪水,搬出去一下子它又退去了。”
居民伍先文:“最嚴重的是1996年,我們這里房子倒了三家。1996年啊?這里連房子瓦都被吹去。”
時任融安縣副縣長羅立明:“我們最大的損失是1996年7月18日,就是718的洪災,全縣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經濟損失達到35個億。”
原來,融安縣城的地勢非常低,融江河穿城而過,沿河兩岸的土質都是沙質土,經常被洪水沖刷、掏空、崩塌,引起洪水倒灌。痛定思痛,全縣人民形成一個共識:建防洪堤壩,盡快結束“小柳州”不設防的歷史。
融安縣水利局韋文貴:“2001年開始,融安縣就掀起了建設融江河堤的熱潮,陸續投資兩個多億,建成了縣城區河堤12.6公里,防洪排澇泵站3座。”
防洪堤的修建給“小柳州”帶來了新生,特別是近年來,融安縣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柳州市融安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韓柳青:“近年來,融安縣加強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和污水排放監管,建成1個縣級、5個鄉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1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和110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對融江沿岸21個污水散排口進行了截污,完成19個入河排污口規范治理,融江水質和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融安縣農業局執法大隊漁政中隊副隊長秦冰麗:“我們每年都會在融江河段開展增殖流放活動,增加水生物資源的多樣性,保護水質環境,比如2021年投放魚苗150萬尾、2022年170萬尾,2023年5萬尾,2024年5萬尾。”
融安縣還充分利用融江河充沛的水資源,重點發展香杉生態工業,全縣種植香杉面積超13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9.83%;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成功申領了“融安金桔”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證書,全縣種植面積超22.1萬畝,滑皮金桔、脆蜜金桔產量全國第一,全產業鏈產值超65億元。
主持人蒙藝曦(苗族):“四面春光四面水,一洲瑞藹一洲花。與長安鎮騎樓街隔江相望,浮橋的這一邊就是四面環水的大洲島。島上竹林成片,綠樹成蔭,瓜果飄香,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融江之中,在洲尾還有新竣工的香杉閣,成為游客新的打卡景點。島上生產的大洲頭菜、蘿卜和涼薯等土特產那時遠近聞名,早在2005年12月,它就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果然是塊風水寶地!”
游客陳曉姍:“大洲島這里水很清,風景很美,我們來了都不想走。”
游客王玫:“這里的水特別干凈,如果是夏天特別想跳下去游泳。”
游客不知道的是,這塊風水寶地,也曾因為河水被污染而蒙羞,幾乎荒廢。
融安縣長安鎮大洲村黨支部副總書記吳琦莉:“十幾二十年前融江上有很多采砂船,搞得河水都是黃黃的,后來政府禁止采砂,河水就慢慢變清了,我們大洲島這里,也開始有白鷺,有野鴨,生態越來越好。”
曾經桀驁不馴的融江水被防洪堤馴服后,融安人民開始利用這條河流,大做水上文章。
融安縣旅游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蔣定昌:“融安龍舟賽起源于清朝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后來中斷過,1978年恢復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23屆,發展到今天,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賽事,更是我們融安展示本土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平臺。”
2024年9月14日至16日,2024年融安龍舟公開賽暨第二十三屆長安龍舟大賽盛大開賽,來自廣東中山、東莞、佛山、珠海、貴州平塘、福建福州及廣西區內的178支龍舟隊共3500多名運動員參賽,期間還舉行了系列活動,全面展示了融安的魅力,讓廣大游客“一條龍”體驗了融安的龍舟文化。
水上熱鬧,岸上也要再現繁華,2016年12月,按照“修舊如舊”的要求,融安縣啟動了為期三年的騎樓街修繕保護工程,投資1.7億,2019年9月,騎樓街重新開街,迎來了新生。
融安縣旅游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蔣定昌:“每逢會期、‘三月三’等重大民俗節日,我們這里都會舉行隆重的活動,比如民俗文化游行、長桌宴等。”
2024年,融安縣接待游客總數達422.9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3.9億元,同比增長15.12%。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融安人民也吃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幸福果”。
主持人蒙藝曦(苗族):“千山莽莽連三地,一江滔滔入海流。如今的融安堅持“生態立縣”,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空氣質量優良率連年保持96%以上,全面完成柳州市下達的任務,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假以時日。“小柳州”一定會有更大的作為。請看我們的后續報道。”
★本條微信為“融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署名
值班總編:滕以洪值班校對:張 靜
責任編輯:潘 毅責任校對:鄧西妮
責任監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領獎、咨詢
聯系電話: 6960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