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路口因下水道管道破裂發生地面塌陷,形成直徑約5米、深達10米的大坑。一名74歲的男性卡車司機在事故中連人帶車墜入坑內,隨后塌陷范圍擴大至約40米,救援行動隨即展開。
初期救援包括安裝斜坡、抽取污水以降低水位,但因坑內水流湍急且塌陷風險持續存在,救援人員于2月9日被迫暫停洞內直接搜尋工作。
3月11日,埼玉縣政府公布新方案,計劃從塌陷區域上方和上游同時推進挖掘工程,目標是在5月中旬完成臨時排水管的安裝,為接近被掩埋的卡車駕駛室創造條件。
此次救援的復雜性遠超預期。塌陷區域在救援過程中多次發生二次崩塌,導致坑洞連片擴大,地面松動范圍增加。
為保障救援人員安全,工程需同步修復周邊受損的下水道系統,并安裝旁路管道分流污水,技術難度極高。事故對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周邊道路封閉導致企業停電、物流中斷,一家家具廠因此被迫停業。
由于塌陷區域涉及12個市町的污水匯集樞紐,約120萬人的日常用水受限,政府呼吁民眾減少洗衣、洗澡等用水活動以降低排污壓力。
截至2025年4月26日,事故已過去89天,司機仍未被救出。
盡管當地媒體持續直播救援現場,官方尚未正式宣布司機死亡。埼玉縣政府計劃于5月中旬后啟動正式搜救,同時推進下水道系統的全面修復工程。
據估算,修復需更換直徑4.75米的主管道并建設備用管線,預計耗時5至7年。這一事故暴露了日本基礎設施老化的嚴峻現實——全國每年約1萬起道路塌陷事故中,超2600起由下水道破裂引發。為應對維修需求,日本政府已上調水費(漲幅5%-40%),部分費用需由居民分攤。
事故的長期未解決引發了社會焦慮。部分居民懷疑“司機是否真實存在”或質疑政府隱瞞真相,但無實質證據支持此類猜測。媒體持續追蹤報道使事件成為全國焦點,公眾對基礎設施維護效率與透明度的討論日益升溫。
目前,各方關注點集中在5月中旬的搜救進展以及未來數年的系統重建計劃。此次事故或將成為推動日本加速老舊基礎設施更新的重要契機,但其間高昂的經濟成本與居民負擔仍是待解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