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伏天。
“我真的不想管你了,你不把這件事解決,我就和你離婚!”
當《尋情記》的記者接到求助來到張艷家時,張艷正滿臉淚痕拎著行李準備離開。
躺在床上的丈夫周強則緊緊拽著張艷的袖子,哀求她留下。
見到記者,周強仿佛見到了救星,連忙說:
“你看記者已經來了,事情肯定可以解決的,你別走?!?/strong>
丈夫的挽留,再加上記者的安慰詢問,張艷終于平靜下來,訴說起自己的委屈。
張艷是湖南株洲人。17年前,丈夫周強因為一次意外下半身癱瘓,只能躺在床上。
生活重擔便一下子全都落到了張艷身上。
上有老下有小,身旁還有癱瘓的丈夫,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可即便在這樣的重壓下,張艷也沒有離婚,而是苦苦支撐了起來。
為了負擔家中開支,張艷開了一家小店,每天都要忙到凌晨才能睡覺。
在張艷的培養下,兒子考進雙一流大學,畢業后成為了工程師,如今已經事業有成,結婚成家。
與此同時,她把癱瘓在床的丈夫也照顧的很好。
周強因為癱瘓大小便失禁,張艷需要每天幫他清理排泄物,清洗貼身衣物。
周強不能用同一個姿勢躺太久,否則肌肉組織會壞死。
張艷便每天晚上隔兩三個小時就起來給周強翻身。
17年來,張艷晚上沒睡過一個整覺。
這樣的生活雖然辛苦,可張艷卻沒有半點抱怨。
首先她覺得這是自己作為人妻、人母和兒媳的責任,其次是因為她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認可。
婆婆時常會稱贊張艷的為人,夸她能干。
小姑子們也逢人就夸張艷,說自己有世上最好的嫂子。
婆婆和小姑子毫不吝嗇的稱贊和認可,給了張艷很大的動力。
即便生活滿是苦楚,她也能甘之如飴。
可就從去年九月開始,小姑子們對張艷的態度突然就變了。
對她不再熱情不說,還數落她是“不孝媳”。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原本和睦的姑嫂關系急轉直下,還鬧到張艷要和周強離婚的地步?
去年九月,張艷的婆婆因病住院,之后就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
周強作為家中唯一的兒子,本該按照傳統給母親養老。
然而周強已經癱瘓,這個重任便落到了張艷頭上。
相較于之前婆婆雖然年老但能自理,現在婆婆癱瘓在床,需要張艷花更多的時間精力照顧。
幾番思考下,張艷和小姑子商量,希望她們能和自己輪流照顧婆婆。
周家有五兄妹,其中三妹和家里斷了聯系,四妹嫁得遠,所以經常來往的也就大姐和五妹。
她們同意了。
為了方便小姑子過來照顧婆婆,張艷特地收回了樓上用于出租的兩居室,給婆婆和小姑子居住。
張艷本以為在自己和小姑子的照料下,可以把婆婆照顧的很好,誰知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張艷平時要照顧周強,還要經營小店。
輪到張艷照顧的時候,除了負責一日三餐外,她實在抽不出太多的時間去陪伴婆婆。
久而久之,婆婆開始對她有意見。
而輪到周家姐妹來照顧婆婆時,她們也時常搞些“小動作”。
比如她們總會在家族群里說老母親沒飯吃。
在張艷看來,婆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離自己又最近,小姑子這樣說,無疑在責怪自己照顧得不好。
為了給自己討回公道,張艷上樓質問小姑子為什么要發這樣的視頻。
見有記者在場,五妹周莉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周家老母親在生病前有十萬多的存款。
住院花了四萬多后,她們姐妹把剩下的錢都給了張艷夫婦,用于母親的日常花銷。
周莉表示,明明嫂子拿著母親的六萬多塊錢,卻從來不給母親買補品吃,這就是不上心的表現。
除此之外,周莉老公還指責張艷夫婦“道德綁架”。
老母親本來在醫院待得好好的,張艷夫婦非要接回家讓女兒一起照顧,這是在慷他人之慨。
面對周莉夫婦的指責,張艷雖然委屈,但還是做了解釋。
雖然她拿著婆婆的錢,但她一分都沒花。
婆婆住在這里的吃穿用度,水電燃氣,都是自己掏的錢。
之所以這樣做,為的就是萬一婆婆哪天生病要花錢,那筆錢可以救急。
至于為什么要把婆婆從醫院接回家,是因為她在除夕那天給婆婆送飯時,看到她在哭。
考慮到醫院是一對多的陪護模式,婆婆難免會被冷落,于是張艷想著還是接回家照顧的好。
說到這里,張艷轉而質問周莉:
“她(婆婆)住院都是我在照顧吧?醫藥費是我們墊的吧?怎么你們來照顧自己的娘還要算錢?”
面對張艷的指責,周莉矢口否認。
她對記者直言,張艷就是喜歡把所有的功勞都往自己身上攬,實則根本沒有那回事。
見他們各說各話且言語矛盾,記者一時也摸不著頭腦。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信息,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她們的為人,記者便找了鄰居了解情況。
說起張艷,周圍街坊都交口稱贊。
一位鄰居大姐甚至說著說著哽咽起來:
“她這方面做得相當好。作為一個女人來說,我覺得她很偉大,真的一路苦過來的。家里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很不容易的?!?/strong>
當被記者問及這一切會不會只是作秀的時候,鄰居大姐連連搖頭。
她表示,張艷曾評上過區里的十大孝心、道德模范,如果她真的只是對外說得好聽,那斷然不會被評上這些稱號。
當記者找到另一位鄰居大娘時,大娘也是對張艷贊不絕口。
鄰居們的稱贊和支持足以說明,張艷并非像小姑子口中“只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是真心善待婆婆。
張艷心中連日積累的委屈,終于在這一刻得到了舒緩。
然而,張艷的冤屈雖然得到了伸張,可婆婆的贍養問題任需解決。
周強明白贍養母親是自己和姐妹的責任,不該再讓妻子為了自己飽受非議,便提出要和周莉他們再好好談一談。
經過一番探討,周強提出,還是把母親安置在家中照顧。
他表示,母親用的紙尿褲、水電燃氣等費用由自己承擔,其它生活支出則由當月照顧的人負責。
然而,對于這一提議,周莉再三推諉,大姐也以自己沒有收入來源斷然拒絕。
最終,這場商議以失敗告終。
面對這一結局,張艷似乎早已預料,表現的非常平靜。
被調解員問及后續打算時,張艷堅定地說:
“我們就是一個人承擔,也會把婆婆照顧好?!?/strong>
不過考慮到自己分身無術,可能還是要將婆婆送去敬老院。
但張艷表示自己一定會找個好的敬老院,費用也會自己承擔,絕不會動用婆婆的存款。
回看整個故事,張艷無疑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作為媳婦,張艷堅持照顧癱瘓丈夫十七年,獨自支撐著家庭;
作為兒媳,婆婆癱瘓后她沒有逃避,而是盡自己所能去盡孝。
這樣的無私付出,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而周家姐妹與張艷周強之間關于“誰該為母親付出更多”的計較,這其實是人之常情。
自古以來,無論平常兄妹間處得有多和諧,一旦涉及贍養老人的時候,多少都會產生矛盾。
比如,有的女兒會認為,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贍養老人應該是兄弟的責任,
又比如,有的子女經濟水平差距大,經濟一般的子女便會認為經濟好的手足應該多費心思。
然而,被他們“安排”好的另一方可能并不這么想。
大家都渴求自己所認為的公平。
所以,周家姐妹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接受兄嫂的安排也很正常,
但是她們不應該就此全盤否定張艷的付出,這必然會讓張艷心寒。
試想,如果張艷真因此和周強離了婚,那照顧周家老母親和周強的責任,會落到誰的肩上呢?
作者簡介:三伏天,一枚90后白羊女青年。本文首發于“易職說”(ID:zhichanggdz),轉載請后臺聯系小編開白。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