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培樂
近日,濟南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走進濟南市汽車配件行業協會,開展“以案說法 服務企業”普法宣講活動,為30余家會員單位送上量身定制的“法律干貨”。
法律知識“營養大餐”,護航企業風險防控
日常經營中有哪些常見的知識產權風險?如何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法律專家以電影《哪吒2》知識產權保護實踐為切入點,詳細解讀商標基本知識及品牌保護的關鍵要點,強調企業要在工作制度和流程上進行把關,從源頭上杜絕侵權風險;樹立正確的品牌使用意識,嚴格規避注冊品牌知識產權,不隨意模仿、抄襲,保障經營活動合法合規。
品牌侵權“警示紅燈”,引領企業誠信守法
“像仿冒大牌剎車片、偽造知名濾芯商標、以次充好等看似‘隱秘’的侵權行為,其實已經觸碰法律紅線。”“明知或應知商品侵權仍為其提供倉儲、運輸等便利條件的,構成共同侵權行為。”……授課過程中,市場監管執法人員針對汽車配件行業特點,深入剖析容易出現的侵權風險點,并給出防范建議。
“合規經營才是企業行穩致遠的‘生命線’。”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提醒道,只有尊重知識產權、誠信守法經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長遠發展。
進貨避坑“指南手冊”,助力企業穩健發展
一家無證經營的“小作坊”擅自回收、違規拆解報廢汽車,而且非法買賣其零部件,篡改機器上的關鍵信息。目前已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罰。
“這些經過‘整容’的報廢零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指出,這些非法流入市場的零部件,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大家在購進相關產品時務必擦亮眼睛,供貨商有沒有資質?證件齊不齊全?商品質量符不符合標準?這些都要查個明明白白,切勿貪圖一時便宜而遭受損失。”這一案例讓企業更直觀地了解到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為其敲響警鐘。
以案為鑒,講法釋法。這場“干貨”與“溫度”并存的普法活動,不僅為企業精準送上“法律錦囊”,更讓原本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活”了起來,成為生動鮮活的“經營寶典”,為企業合規發展注入了法治的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