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此特朗普瘋狂在全世界大搞關稅戰(zhàn)之際,100歲的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給出驚人預言:“美國關稅戰(zhàn)三個月內將崩潰”,特朗普這次果真挑錯了對手。
馬哈蒂爾的政治智慧不容忽視,他是國際政壇上任期最長的國家領導人,從其1980年代就開始執(zhí)政推動馬來西亞國家工業(yè)化到2018年時93歲時再度執(zhí)政馬來西亞的歷史就可得知。
并且其本人原來“民族主義經濟視角”,在經歷1980年代的行政干預經濟天生與培育民族資本時代,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抗IMF圖謀不軌之后,在2020年代轉型為“倡導多邊經濟主義”。
馬哈蒂爾的這種跨世紀經濟視角轉型與政治視野,也使他對于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看法,能夠突破一般人所能看到的經濟層面,直達問題的本質。
自特朗普2017年上任以來,馬哈蒂爾就對其貿易政策持批判立場,并在2018年準確的預見美國的大選結果。
此外,通過分析美國產業(yè)結構空心化、跨國公司全球布局以及消費者價格彈性角度,構建了對特朗普政策的完整認知。
根據馬哈蒂爾引用的數據,美國制造業(yè)比重已經從1950年的近30%降到2025年的10%,關鍵消費品嚴重依賴于進口。
以手機為例,美國本土的生產量不構成比重,并且蘋果公司九成以上的產能來自于亞洲。
那么特朗普在這種情況下搞關稅戰(zhàn)就會形成“回旋鏢效應”,即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120%關稅,會直接導致美國的蘋果手機的新價格較之當前翻倍。
再者,特朗普的“美國制造”夢面臨三重困境。
半導體的產業(yè)回流需要5-8年的建設周期,那么當前的供給缺口如何滿足呢?這個需要美國政府拿出方案。
現在汽車的零部件關稅大幅增長導致美國本土車企成本激增,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汽車電動化轉型之路就要往后面靠一靠了,這也就引發(fā)了美國汽車產業(yè)即將落后于世界的現實。
兩者目前美國中西部的農產品一度依賴于國外市場消化,當前的形勢導致該區(qū)域“意見很大”。
另外,特朗普不僅前路難以推進,當前的局面給他帶去的壓力也很大。
目前美國已經出現了“政府分裂”的跡象,白宮的政策由于缺乏各界支持而處處碰壁。
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已經凍結了300億美元的關稅專項撥款,使得特朗普腹背受敵;
加上當前18個州的檢察長聯(lián)合發(fā)起對于他的“違憲訴訟”,哈里斯陣營對其“關稅政策”的不斷攻擊,使特朗普的日子愈發(fā)難過。
并且,馬哈蒂爾還指出,中國在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升級局勢下,展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對東盟出口增長了28%,并且在東南亞專區(qū)建成了47個產業(yè)園區(qū),有效對沖了北美的市場收縮。
結合上述情況,馬哈蒂爾做出了特朗普在三個月內必將結束關稅戰(zhàn)的預言!
關于這件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