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與永川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同打造生態環境監測和環境應急區域平臺,這也是重慶市生態環境領域首個區域平臺。
“建設渝西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能力區域性平臺,是市生態環境局和永川區人民政府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重慶重要城市副中心’重大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也是解決市級生態環境監測、輻射、應急能力在大范圍覆蓋、長距離投送方面存在短板問題的創新舉措。
據了解,該平臺是輻射渝西地區,集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應急、核與輻射監測三個功能于一體的區域性平臺(以下簡稱“永川區域平臺”),具備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與應急渝西區域分中心(以下簡稱區域分中心)功能,旨在通過推動機構融合、任務貫通、資源整合,全面提升渝西地區及川渝毗鄰區域生態環境監測水平、生態環境應急能力。
永川區域平臺輻射范圍包括永川區、江津區、合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潼南區、銅梁區、榮昌區共9個區,重點協助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渝西片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應急監測、市級執法監測工作,拓展輻射四川省瀘州市等川渝毗鄰地區。
“比如,在區域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需增援時,永川區域平臺可按照市環境應急指揮中心調度,指導開展環境應急處置及監測工作,并協調環境應急物資和專業處置隊伍援助。”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在應對渝西區域一般或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方面,永川區域平臺將充分發揮其區域“托底”作用。
根據協議,還將推動永川區域平臺形成應對區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環境應急監測能力,監測指標覆蓋本區域風險清單所有因子,并逐步提升完善氣體有機組分的現場定量分析能力和水質重金屬現場分析等能力。
據悉,永川區域平臺將于2027年1月1日正式履行區域分中心功能。屆時,在渝西片區,將形成“市級—區域—區縣”三層架構的生態環境監測與應急體系,進一步彌補市級生態環境監測、輻射監管、應急響應在全域覆蓋廣度與資源遠程投送效率方面的能力缺口,同時也全面提升渝西片區生態環境監測和應急處置能力,為區域生態安全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