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不論在我的微信里,還是微博里,或者任何一個地方吧。每一個問我學攝影買什么相機的人,我都會給他推薦大底的單反或者微單。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類相機容易拍攝出背景虛化效果。相信每一個學習攝影的人都對那種主體非常清楚,背景模糊一片的照片有一種特殊的好感。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背景虛化效果的原理及拍攝方法。
如果說景深的意思是,對焦的焦平面前后還清晰的一個范圍。那么背景虛化效果如何實現呢?
如果這時候你還在脫口而出說什么大光圈,我想您應該好好去看看上面那句話。其實用景深實現背景虛化很簡單,就是讓背景在景深之外,而且越遠越好,這就虛化了。
所以實現背景虛化并非大光圈一個途徑,有4個因素都可以讓背景在景深之外。想要背景虛化其實我總結了四句口訣:背景遠,相機近,光圈大,焦距長。
背景遠
你拍人像時,肯定喜歡背景模糊成一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背景離得遠遠的。背景人物越遠,肯定就越模糊。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比如下圖中的這個小黃人,它的背景就是藍天白云,顯然這時離它非常遠的。所以盡管我的光圈不大,也能虛化。
索尼RX1拍攝于加拿大
35mm F5.6 1/1600秒 ISO 100
我在西雅圖湯森港拍攝一對情侶時的情況可能更為典型。當時我看到一對情侶絕對非常好。但是拍攝時他們的背景正好是身后不遠處的一棵樹。如果兩個人的背景是樹,那么畫面會顯得很亂。于是我往右邊走了一段距離,這樣兩個人身后的背景就從樹變成了遠山。
佳能EOS 6D MarkII拍攝于美國
400mm F8 1/500秒 ISO 100
不過有時候我們無法左右背景的距離。所以我們只能控制景深,景深和光圈、焦距、拍攝距離有關。所以接下來的三句口訣就是作用在景深上的。
相機近
所謂相機近就是相機離拍攝的主體近一點。相機離拍攝主體越近,景深就越淺,背景虛化效果就越明顯。這一點簡直比其它三招都好使。所以有人說手機很難拍出背景虛化效果的時候,我說你拿手機拍硬幣試試,離得近點,那背景虛化效果非常虛。
佳能EOS R+RF28-70mm F2L USM拍攝于日本
28mm F2.0 1/80秒 ISO 2000
這張照片是一個生滿了苔蘚的朽木,前面長了小蘑菇。因為我拍攝時離得非常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木頭的后半段已經很虛了。這就是拍攝距離近產生的虛化效果。
相機離得近產生的背景虛化效果在微距拍攝的時候更為突出。
索尼A99+50mm F2.8 微距拍攝于北京
50mm F8 1/500秒 ISO 800
這張蝴蝶我是用微距鏡頭拍攝的,雖然并沒有拍攝出真的“微”,但是相機離它也是非常近了。所以我們能看到非常淺的景深,虛化效果極為明顯。
但是這也有一個問題,本來我想給一個姑娘拍全身像,結果離得近了就變大頭像了,甚至眼睛特寫什么的。我不想離這么近怎么辦?沒關系,我們還有兩句口訣。
光圈大
在講光圈的時候,我們說了小孔成像原理。小孔能成實像,但是孔大了并不是不能成像,只是成虛像。這就是為什么大光圈的時候更容易出現背景虛化效果的原因。
所以想要背景虛化效果的時候,就要將光圈開大。
這張照片我使用了F1.2的大光圈,背景虛化效果是很明顯的。F1.2的最大光圈鏡頭一般價格不菲,但是最大光圈F1.8的定焦鏡頭價格卻比較親民。同樣可以拍攝出很好的虛化效果。
在講光圈值的部分時,我說了光圈值是焦距除以孔徑的比值。那么可見同樣的光圈值,焦距長孔徑也就越大。
焦距長
之前說過焦距短就是廣角,焦距長就是長焦。如果其他條件相同,焦距越長背景虛化效果越明顯。
這張照片使用了200mm進行拍攝,對焦在了蜘蛛身上,與其一個焦平面的兩片葉子也是非常清晰。但是背景卻非常虛。
這張照片同樣是200mm拍攝的,對焦對在小鹿的身上。盡管我離小鹿非常遠,但是長焦也形成了很好的虛化效果。
話說回來,拍攝人像時也不是焦距越長越好。一方面我們會和模特交流不通暢,另一方面我們在學習透視的時候知道,太長的焦距會讓我們離模特非常遠,這樣人臉趨于扁平,并不好看。
對于拍攝人物特寫來說50mm-200mm之間會有比較好的透視效果,同時配合這些焦距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虛化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這里說到的焦距,都是實際焦距。
背景遠,相機近,光圈大,焦距長。這里面背景遠是最好的,但是并非所有場景都能如意。相機近往往會受限于我們取景,而焦距長也會對透視效果產生影響。所以除了背景遠,光圈大就是最好的獲得背景虛化的途徑了。這也是為什么深入人心的原因。
手機的景深虛化
之前在曝光的章節中,我介紹光圈是談到了手機并無好的光學虛化能力。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們剛剛學習4句口訣中,就有焦距長這一句。而手機的傳感器很小,最大的往往是主攝鏡頭。雖然鏡頭等效大概都在24mm左右,但是實際焦距卻非常短。
想要小景深,很強的虛化能力,就不能有太短的實際焦距。這就是為什么手機難出虛化的原因。同樣的原因,傳感器越大,得到同樣視角的等效焦距時,實際焦距也就越長,所以虛化效果也就越好。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建議大家購買相機要買135全畫幅的原因。
雖然手機難出真實的虛化,但是計算攝影時代,能夠用數碼實現的也沒必要用光學實現。現在手機可以通過多攝像頭對于拍攝場景進行測距。然后模擬虛化的效果。雖然不能完全與相機的光學產生的虛化效果比擬,但是也很不錯了。
使用手機的大光圈功能,我們甚至還可以在拍攝完成后選擇對焦點,以及虛化的程度。這是手機發展,甚至是小傳感器相機發展的方向之一。
如果您覺得本系列文章對您用幫助
歡迎轉發,點贊,評論
素質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