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時開放、全新展覽、特色活動……記者了解到,隨著“五一”假期臨近,成都及周邊多家博物館紛紛“上新”,為市民游客打造“文化黃金周”。從成都博物館的“文物音樂會”到四川博物院的“吉祥圖案特展”,你最想體驗的是哪一場文化之旅?
多家博物館開啟延時模式
四川博物院自4月27日起將閉館時間延長至18:30,較平日增加1.5小時參觀時長。成都博物館則實施分時段彈性開放:5月1日、4日、5日開放至19:00,5月2日、3日更延長至20:30。目前假期五天余票充足,觀眾們可以根據自身安排前往預約。
三星堆博物館延續節假日傳統,5月1日至5日開放時間調整為8:30-20:00,并特別在4月26日晚20時通過官方渠道集中放票,方便游客提前規劃行程,建議游客關注實時票務信息避免“跑空”。
展覽上新不容錯過
假期臨近,已有多家博物館“官宣”新展展訊。4月27日,三星堆博物館重開改造后的原綜合館,推出“布達拉宮——來自高原的世界文化遺產”特展。展覽匯聚110套186件珍貴文物,串聯起漢藏文明交流史。成都博物館“錦城絲管:和合共鳴的音樂成都”特展進入收官階段,將于5月5日閉展,觀眾們可以抓緊時間前去參觀。
四川博物院重磅新展《紋脈綿長——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圖案特展》于5月1日對公眾開放。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吉祥圖案以織錦、銀飾、漆器等130余件民族文物為載體,生動呈現羌族羊角紋、彝族火鐮紋、藏族八寶紋等符號體系。展覽通過對比清代彝族漆器與漢族刺繡中的牡丹紋樣、解析羌族碉樓雕花與藏族建筑彩繪的幾何構圖共性,揭示多民族紋飾在歷史長河中相互借鑒融合的脈絡。
活動、文創開啟多重體驗
除了觀展,這個假期在博物館中還能獲得哪些新奇體驗?成都博物館推出分眾化活動矩陣:針對親子家庭,“百技千工·匠心傳承”工作坊提供蜀錦書簽制作、古蜀民居拼搭等非遺體驗;面向青少年的“探秘音樂之都”夜游活動,結合展廳導覽與編鐘聲學實驗形成跨學科研學;5月5日“挑戰雪山之巔”科普桌游,以垂直海拔遷徙為敘事線普及生態知識。傳統藝術煥新呈現,皮影劇場《靈犀傳說》融合李冰治水傳說與數字動畫技術,非遺傳承人現場教授木偶操控技藝,實現“觀演一體”的沉浸式體驗。餐飲文創推陳出新,LOOP咖啡廳推出辣椒咖啡、青花椒慕斯等“新川式”創意飲食,三層文創區設置“經穴漆人”NPC互動游戲,將漢代醫學智慧轉化為情緒療愈場景。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茹懿 圖片 各博物館 編輯 曾雪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