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俄烏剛剛傳來有望停火的消息,中國家門口的火藥桶卻又被點燃了。近期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恐襲事件,正讓印巴這對老冤家的對抗持續升級,甚至已經打響了第一槍。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襲事件,導致至少26人死亡。隨后,一個名為“抵抗陣線”的激進組織在社交平臺上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但印度方面卻堅持認為這次恐襲與巴基斯坦官方有關聯,并以此為由對巴方采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甚至直接宣布暫停和巴基斯坦的河水共享合作。面對印度接二連三的發難,巴方也做出了類似的對等反制。
類似的情景,曾在2019年上演,當時也是恐襲事件引爆了印巴矛盾,最終導致局部沖突的爆發。這次印巴在采取了一系列非軍事反制后,同樣也在邊境交上了火。4月24日深夜,巴基斯坦軍隊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向印軍開火,印軍隨后開火還擊。目前第一槍雖然已經打響,但還僅僅是哨崗間的零星交火,不過如果局勢沒能得到控制,很有可能迅速升級為局部甚至是全面戰爭。
4月25日,巴防長阿西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次恐襲事件就是印度精心策劃的假旗行動,如果發生全面攻擊或類似事件,全面戰爭就會爆發,巴基斯坦已經為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了準備。不過阿西夫還表示,希望爭端能夠通過談判解決,如果大國能夠干預,或者說對當前的局勢保持某種理智,將是有益的。
不難看出,巴基斯坦方面其實并不想把事情鬧大。一方面,恐襲事件發生后,莫迪政府第一時間將矛頭直指巴基斯坦,恐怕并不僅僅是為了平息國內民眾的怒火,同時也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莫迪開啟第三任期后,不僅要想辦法繼續維持經濟的高增長,同時還要解決高速發展期間產生的分配問題。再加上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已然揮下,就算印度愿意妥協,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所以莫迪有充分的動機升級印巴爭端,以轉移國內矛盾,巴基斯坦沒有必要配合莫迪的挑釁。
另一方面,恐襲事件發生后,印度第一時間就獲得了美俄兩國的支持。美俄在表示支持印度打擊恐怖主義勢力的同時,還表示將站在印度一方。美俄高層不可能不清楚印控克什米爾爆發如此重大的恐襲事件,很有可能會引爆印巴沖突,畢竟這是有諸多前例可循的。此時的表態,更應該保持謹慎。中方在回應這次恐襲時就表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這樣的措辭才更有利于地區局勢的穩定。
對巴基斯坦來說,面對印度有意發難,既然不想打,就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將國際社會的焦點拉回恐襲案本身,不給莫迪政府炒作的機會。巴防長阿西夫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巴方準備就此次恐襲事件尋求國際調查。如果在第三方的幫助下還原真相,印度也就沒有對巴基斯坦采取進一步行動的理由,在國際上也難得到支持。不過考慮到克什米爾地區的復雜形勢,就算有第三方國際力量介入調查,恐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第二,就算不想打,也要做好斗爭的準備。對巴方來說,如果妥協退讓,有可能只會讓印度方面得寸進尺,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軍事準備,莫迪政府才會保持克制。況且巴鐵近些年來一直在引進中系武器,尤其是空中力量已經基本上成體系了,對上印度完全有一戰之力。
總的來看,印巴這輪爭端確實存在進一步升級的可能,但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并不高。就算莫迪是想要借此轉移內部矛盾,也會點到即止,畢竟印巴兩國都是擁核國家,真要是打急眼了,后果誰也承擔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