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三位來自奧地利的藝術家瑪格利塔、奧爾加?謝布利基娜和克拉迪亞?拉赫納訪問虹口,先后走進海派文化中心、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等地,“沉浸式”感受海派文化精髓,開啟《相約北外灘》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的采風之旅。
作為《愛上北外灘》的升級品牌,《相約北外灘》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于今年2月啟動,4月與海派藝術館“今日海上” 長三角中青年美術邀請展、“今日維也納” 激活未來 —— 維也納當代藝術展形成聯動,通過藝術創作搭建中奧藝術文化交流的橋梁。此次訪問后,三位藝術家將圍繞北外灘的歷史風貌、建筑美學與人文底蘊展開創作,用藝術語言詮釋中西文化的共鳴與碰撞。
“虹口是一座充滿層次的地方,既有百年前的文化積淀,又有撲面而來的現代氣息。”在海派文化中心,隨著講解員對中國電影在虹口發展歷程的深入解讀,藝術家們通過珍貴影像、歷史物件與多媒體裝置,穿越回中國電影的萌芽年代。他們不時駐足拍照,用鏡頭記錄下上海老電影海報、放映設備等細節,更與互動屏幕上的經典影片片段實時“對話”,在光影交織中感受中國電影文化的百年變遷。
首次訪問虹口的藝術家克拉迪亞?拉赫納覺對電影懷有濃厚的興趣,她告訴記者:“這個地方非常酷!了解中國電影的歷史對我而言是件極其有趣的事,很高興在這里見到一些老物件,它們與新科技形成鮮明對比——我們既能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展示世界,那些古老的相機等設備也以它們獨特方式呈現著世界的模樣。”
在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藝術家們沿著魯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足跡,走進左聯會址紀念館,在老照片與復原場景中,觸摸中國近現代文學藝術的脈搏。漫步多倫路時,街道兩側各式歷史老建筑引起了藝術家們的興趣,眾人打卡了鴻德堂和沿街的文創小店與咖啡館,在打卡過程中感受歷史街區的當下活力,以及虹口在歷史長河中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創新。
此次訪問活動為期兩天,除了走訪海派文化中心和多倫路文化名人街,藝術家們還走進虹口區第一中心小學校園,在藝術社團課程中,對虹口青少年進行藝術指導并進行交流。此外,他們還參觀了北外灘“一江一河”沿線的地標建筑及網紅打卡地,在體驗國際交流場景、俯瞰城市全景、銘記人文歷史的過程中,全方位汲取創作靈感。
據悉,采風期間,主辦方還將通過藝術家微訪談、直播互動和素材采集等特色環節,多維度展現北外灘的歷史人文底蘊和藝術家的創作風采。
記者:張城凱
圖片:張城凱
編輯:張城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