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朝鮮的進步是真的大,不僅成功研制了洲際彈道導彈,現在還成功研制并下水了驅逐艦。
4月25日下水的這一型驅逐艦,首艦被命名為“崔賢”號,所以應該也是叫“崔賢”級驅逐艦,舷號為“51”。
這就有點意思了,因為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首艦,舷號也是“51”,現在朝鮮也這么命名,就有點針鋒相對的意思在里面。
從照片看,該艦的火力非常強大,配置相當豐富。
有4面相控陣雷達,一門127毫米主炮,還有多達74個垂發單元,咱們的052D驅逐艦也才64個,這屬于典型的“小艦抗大炮”的路子,跟俄羅斯海軍有點像。
不過并沒有機庫,只有尾部的一個甲板,尾部的大口徑垂發單元,占據了原有的機庫空間。
這其實反映出來的,就是朝鮮目前的造船工業底子還差點,還沒有能力造出來更大噸位的艦。
但在長期封鎖下,朝鮮能有如今的實力,靠自己就搞出來了5000噸的驅逐艦,這還是相當了不起的。
別忘了,就連俄羅斯現在,也只能搞出來個標準排水量4500噸,滿載排水量54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
“崔賢”號的這個垂發單元,也非常有意思。數量雖多,布局是前32+12,后30,但卻有大、中、小三種不同口徑。
尤其是后面的30個垂發單元中,有10個屬于“超大杯”,從該垂發和艦體寬度的對比來看,口徑應該超過了1米!
咱們055和052D上面的通用大口徑垂發單元,直徑也才是850毫米,就能發射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了,那朝鮮這個,恐怕也能發射他們的“鷹擊-21”了吧?
至少從口徑上看,這10個垂發單元坑道,所裝填的導彈必然也是個“巨無霸”,威力會相當大。
但就在這么個小小的艦體上,分布有3種不同口徑的垂發單元,這恰恰反映出他們這個垂發單元通用性很差。
可也如前文所說,朝鮮能在幾乎全方位的封鎖下,依靠“先軍”的體制,靠自己高出高超音速導彈、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現在又搞出來了自己的驅逐艦。
這樣的能力,放眼全球也是少有的,這可以參考比朝鮮條件更好的伊朗,所以朝鮮的能力,還是不得不佩服的。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