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圍棋和韓國圍棋的崛起很有戲劇性,都曾是圍棋水平落后地區,都在學習日本圍棋理論,都誕生了本民族的圍棋超級英雄,他們都將本國圍棋提升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度。
說到中國圍棋,就不得不提到棋圣聶衛平。聶衛平不但使中國圍棋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世界圍棋版圖的劃分,他的徒弟常昊和古力是中國第三代和第四代領軍人物。聶衛平的影響力實際也遠超了圍棋界。
但是正當中國社會各界對以聶衛平為代表的中國圍棋寄予無限希望時,以曹薰鉉為代表的韓國圍棋突然殺了出來。曹薰鉉在1989年的應氏杯決賽中以3:2擊敗了聶衛平,這成為了中韓圍棋乃至世界圍棋的版圖劃分的分嶺。
從1992年至2005年的14年,是韓國圍棋稱霸世界棋壇的最風光歲月。曹薰鉉、李昌鎬、劉昌赫、徐奉洙、李世石組成的韓國鐵血軍團橫掃中日棋壇。在這期間中國只有馬曉春和俞斌拿到過3個世界冠軍,在2003年第16屆富士通杯上,中國棋手無緣八強。這是自1988年創辦世界圍棋錦標賽以來,中國棋手首次被關在八強之外。
可以說,在這10多年中,中國圍棋完全處在了一個被動挨打的戰略防御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國第二代和第三代領軍人物馬曉春和常昊被韓國領軍人物李昌鎬完全壓制。常昊連續獲得6個世界亞軍甚至被稱為“亞圣”。
2005年,這是中韓圍棋史上戰略轉折年。常昊3-1擊敗崔哲瀚獲得第5屆應氏杯冠軍,中國圍棋終于開始反攻。時間是無情的,曹薰鉉、劉昌赫、徐奉洙等鐵血天王已經老去。李昌鎬的風格也被研究得越來越透,終于在2006年的三星杯決賽中被神豬羅洗河打落神壇,從此開啟了9連亞之旅。
壓制了中國10年的石佛終于走下神壇了。李世石成為韓國棋壇的旗幟人物,與樸永訓、崔哲瀚、元晟溱等一批韓國80后棋手組成了新的韓國鐵血軍團。
中國的常昊與古力、孔杰、胡耀宇組成的中國軍團與韓國圍棋形成抗衡之勢,開啟中韓戰略相持時代。
在2005年到2011年之中產生的33個世界冠軍中,韓國棋手拿到16個,中國棋手奪得15個,曾經的圍棋霸主日本則淪為看客。古力與李世石稱為中韓圍棋的領軍人物,被人稱之為“絕代雙驕”。
2013年是中國圍棋徹底戰略大反攻的一年,中國的黃金一代90后盛裝出場,掀起了青春風暴。而韓國圍棋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LG杯、夢百合杯甚至未能進入八強。范廷鈺、周睿羊、陳耀燁、時越、羋昱廷、唐韋星六名中國年輕棋手,占據了應氏杯、百靈愛透杯、春蘭杯、LG杯、夢百合杯、三星杯六項當時世界大賽全部的冠軍。實現了全年6冠的大包攬,韓國圍棋首次在世界大賽中被剃光頭。
中國的六個世界冠軍有五名是90后,陳耀燁則是1989年12月出生。這是中國圍棋上最壯觀的一年,中國圍棋被韓國圍棋壓制的屈辱歲月終于一去不復返。
2016年第二屆夢百合杯決賽。18歲的柯潔以3:2擊敗了韓國傳奇天王李世石,完成了世界第一人的交接,其中的第五場決賽創下了觀戰紀錄。從此中國圍棋終于擁有了世界第一人,以柯潔為領軍人物的中國90后軍團開啟了中國圍棋史上的盛世王朝。
從被韓國圍棋壓制到抗衡再到大反攻,中國圍棋的成功歷史簡直就是一部圍棋版的《論持久戰》。
2022年,韓國棋院總裁林采正發表新年賀詞,認為2022年是韓國圍棋復興元年。
2023年和2024年,以申真谞、樸廷桓、卞相壹、申旻埈組成的韓國軍團與以丁浩、辜梓豪、柯潔、李軒豪等中國軍團基本戰成了平手。
2025年1月23日,第29屆LG杯爆發了柯潔罷賽風波。
2025年4月23日,中國圍棋協會宣布不參加第30屆LG杯棋王賽。
中韓圍棋進入了新一輪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