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文章中,我們有提到,對于中國仿制蘇27這件事,俄羅斯的態度是發生了“從暴怒到理解”這一系列變化的。
其實不光是針對蘇27,俄羅斯在得知中國仿制蘇33艦載戰斗機后,態度也經歷了“從不相信到不高興再到認可”的這一系列變化。
【俄羅斯的蘇33艦載戰斗機】
聊聊蘇33艦載戰斗機
這是一款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斗機基礎上研發的第三代雙發重型艦載戰斗機。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因為蘇聯方面將航母視為“浮動的棺材”,并沒有發展航母的想法,就更別提艦載戰斗機。
不過在古巴危機之后,蘇聯切實體會到了航母在武力投送方面的強悍,于是也開始謀求航母作戰能力。
而對于航母來說,艦載機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是航母戰斗力的核心。
【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
從1973年開始,蘇聯便將蘇27作為自家航母的艦載戰斗機候選機型。
基于蘇聯軍方提供的航母技術指標,蘇霍伊設計局開始對蘇27有選擇的進行改進升級,以形成能夠登上航母的艦載機型號。
1978年,蘇霍伊設計局完成了艦載機版本蘇27——蘇27K的初步設計:
“它在蘇27的基礎上采用折疊機翼,加固起落架并加裝了攔阻鉤,同時改進了導航設備,此外針對機體結構、動力裝置以及基站設備均做了防腐蝕措施。”
只不過蘇霍伊設計局沒想到,在1981年時蘇軍參謀部打算大幅降低新型航母的滿排,并決定不采用彈射起飛方式,這就迫使蘇27K不得不進一步進行改進設計和試驗。
4年后,蘇霍伊設計局完成了蘇27K的詆設計草案,并在得到前蘇聯空軍總司令和海軍總司令的批準后,迅速開始試生產。
最先生產的蘇27K參與了各種艦上試驗,比如艦上降落等等。
在完成了各種考驗后,蘇27K被重新編號為蘇33,從此將擔負起為蘇聯航母提供防空能力,執行偵察和伙伴空中加油等任務。
【蘇33艦載戰斗機】
蘇33艦載機來到中國
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經濟支撐不起其運營多艘航母,這就導致俄軍方對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蘇33的需求直線下降。
等進入21世紀后,中國的經濟水平穩步上升,發展航母也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中國要發展航母,那自然也要發展艦載機。
對此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在2008年時曾撰文報道稱:
“中國從俄羅斯購買先進的蘇33,目的是為了請將其作為未來中國航母的艦載機。”
【蘇33艦載戰斗機】
同時該英媒還提到,
“解放軍內部也有戰機主張以殲10為基礎,研制國產艦載機。”
但這兩者到底選擇哪一個,當時是沒有任何結論的。
美國的《國防工業報》則更加傾向于中國應該會以蘇33為藍本發展自己的艦載戰斗機。
原因是早在2006年,中國其實就曾表現出了對俄羅斯蘇33艦載戰斗機的興趣。
但俄羅斯方面當時擔心技術流失,并不愿意將蘇33賣給中國,不過中國后來順利從烏克蘭得到了一架蘇-33的原型機T10K,并且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殲15艦載戰斗機。
2012年時,《環球網》引述《新華網》的報道稱,官方對殲15信心滿滿,認為其能夠與俄羅斯的蘇33和美國的F18相媲美。
殲15是中國的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斗機,其作戰半徑大、機動性突出、載彈量夠大,還能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調整攜彈結構,從而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任務。
有趣的是,在殲15首曝之前,外媒其實就傳出過中國正在基于蘇33研發國產艦載機的消息,但對此俄羅斯是不相信的。
【中國研制的殲15艦載戰斗機】
畢竟早年蘇霍伊以蘇27為基礎研制蘇33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雖說中國從蘇俄引進了蘇27,還熟練掌握了蘇27的一些技術,但這并不意味著其能順利仿制出蘇33。
不說別的,光是蘇33的折疊機翼,恐怕中國就得抓破腦袋。
可出乎俄羅斯意料的是,2012年11月25日,隨著中國的殲15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俄羅斯方才明白中國再次仿制成功了,這一下讓俄羅斯很不高興。
一來是不高興中國這些年在航空技術發展上,簡直是可著俄羅斯這一只羊薅羊毛,二來也是不高興中國的逆向工程能力怎么這么強,不管是航母還是艦載機,居然都成型的如此之快!
【中國研制的殲15艦載戰斗機】
俄媒談蘇33和殲15
這里強調一下,就像中國殲20剛誕生時美西方瘋狂挑殲20的刺一樣,美西方對殲15的評價也很低,認為其不過是俄羅斯蘇33的“山寨版”,而蘇33又是蘇霍伊設計局最差的產物之一,試圖以此來貶低中式和俄制裝備。
但可能是因為中俄關系已經修復了很多,對此中國尚未發表什么意見,倒是有俄媒站出來直接駁斥美西方,這也表現了俄羅斯后來是認可中國殲15的。
【中國研制的殲15艦載戰斗機】
例如俄羅斯《晨報》就曾指出,
“中國用從烏克蘭得到的蘇33原型機T10K,可能還有額外的資料,然后在沒有俄方參與的情況下,發展出了國產艦載機殲15。盡管其外觀上和蘇33相似,但實際上有許多改進,它并不能被定性為是蘇33的翻版。”美媒再談蘇33和殲15
等進入2020年代,美媒又改變了一貫以來貶低殲15的說法。
【中國研制的殲15艦載戰斗機】
比如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就曾撰文指出:
“中國殲15要優于俄羅斯蘇33,其駕駛艙的結構和人體工程學設計更加現代化,也更加類似西方的設計。”
參考資料:
【1】《蘇-33艦載戰斗機研制歷程》 中國經濟網(來源:《中國航空報》) [2012.9.11.] 【2】《簡氏:中國買俄軍蘇33戰機 作為未來航母艦載機》 鳳凰網衛視[2008.11.6.] 【3】《官方首泄殲-15戰機:能與蘇-33與F-18相媲美》 環球網(來源:《新華網》)[2012.11.25.] 【4】《俄稱殲-15非蘇-33翻版 中國對戰機改動無數》 環球網[2012.11.29.] 【5】《《國家利益》稱中國殲-15優于俄羅斯蘇-33戰斗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1.4.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