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林黛玉給很多讀者留下了一個“愛懟人” 的深刻印象。
說實在的,林黛玉并不總是在懟人,之所以形成這個印象,可能主要是因為她懟得太經典的緣故吧。這里咱們就一起來聊聊。
林黛玉那腦袋瓜,機靈得很,聰慧程度遠超常人。她反應快,腦子轉得也快,想事情比別人想得遠。
這就導致她要么不懟人,一懟起來,那可真是“穩準狠”,殺傷力極強,讓人想忘都忘不了。
就說周瑞家的給賈府眾姐妹送宮花這事吧。
周瑞家的最后才把宮花送到林黛玉這兒,林黛玉當時就問:“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 周瑞家的回答說:“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
換作別人收下就是了,林黛玉多敏銳,一看一問一聽之間,就聽出了不對勁,心里明白這是把她排到最后,多少有點輕視她的意思。
她接著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這話,表面上是懟周瑞家的,可實際上,隱隱約約也指向了差遣周瑞家的送花的薛家母女。
只要這么一回,周瑞家的恐怕是再也忘不了。
不過日常被林黛玉懟的是賈寶玉,一不留神就發生。畢竟兩人關系最親密,也最能“相愛相殺”。
有一回,賈寶玉去梨香院探望薛寶釵,正巧林黛玉也來了。看到賈寶玉在這兒,林黛玉就說了:“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這話一出口,眾人包括薛寶釵在內都有點摸不著頭腦。林黛玉接著解釋:“要來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了,明兒我再來,如此間錯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熱鬧了。姐姐如何反不解這意思?”
你看,林黛玉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說,只不過稍微拐了點彎。
她就是覺得賈寶玉和薛寶釵走得太近,心里有點不舒服,所以就直接用這樣看似奇怪的話表達出來了。
當日他倆留在薛家吃晚飯。寶玉想喝冷酒,薛姨媽和寶釵都勸他不要喝,寶釵還從中醫理論的高度講出了一番健康養生的道理,寶玉一聽有理,就同意不喝了。
林黛玉瞧在眼里,心里可不太得勁兒。這時紫鵑派雪雁給她送手爐來,黛玉立馬借題發揮:“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么她說了你就依,比圣旨還快呢!”
這話明著是說雪雁聽紫鵑的話,實際上卻是在奚落寶玉,說他平常不肯聽自己的勸告,寶釵一說就聽,用“耳旁風” 和 “圣旨” 形成強烈反差,把寶玉的表現諷刺得明明白白,寶玉也只能借酒紅臉來遮掩了。
這也應了金庸先生那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林黛玉太聰慧了,活得太累了,有時候確實反而更容易受傷。
聰慧之外,林黛玉的真誠直率也是她懟人的重要原因。
她心里有啥想法,都不藏著掖著,直接就表露出來,不像薛寶釵,為人處世比較成熟穩重,考慮事情面面俱到。
有一回,老太太給薛寶釵過生日,寶釵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臺山》,還說這出戲“排場又好,詞藻更妙”,尤其是其中的《寄生草》填得極妙。
寶玉聽寶釵念完,贊不絕口,還夸寶釵無書不知。
林黛玉一聽就吃醋了,不過這次沒直接走人,而是對寶玉說:“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到《妝瘋》了。”
這話里的《山門》和《妝瘋》本就是那出戲里的,黛玉這么一說,簡直就是明諷寶玉只顧著拍寶釵馬屁,還順帶表示自己也懂這出戲,是寶玉孤陋寡聞。
這話一出,史湘云都笑了,寶玉也只能尷尬地笑笑,薛寶釵當然也只能是裝沒聽清啊。
到了第二十八回,事兒更多。元春賞賜端午節禮,寶玉和寶釵的節禮一樣,黛玉心里就有點不舒服。
和寶玉說話時,不知不覺又提到“金玉” 話題,寶玉趕緊表忠心,說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第四個最親的就是妹妹。
黛玉卻還是說:“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這話看似玩笑,實則是她的心里話,就怕寶玉不夠專情。
除了聰慧和真誠,林黛玉的懟人背后,還有她艱難處境的影子。
小小年紀,父母就都去世了,只能長期寄住在外祖母家,她的身份多少有點尷尬:說她是主子吧,畢竟不是正經的賈府小姐;說她是客人吧,又是長住。
這種處境,讓她缺乏安全感,對人對事都格外敏感,有時候懟人,其實就是一種自衛的方式。
比如說,薛寶釵過生日那一回,王熙鳳暗示林黛玉像一個戲子,史湘云心直口快點了林黛玉的名,賈寶玉怕林黛玉不高興,就給史湘云使眼色卻又不及。
結果這一舉動,惹得林黛玉和史湘云都不痛快。
林黛玉覺得賈寶玉這是在維護史湘云,沒考慮她的感受,就生氣地說:“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
她之所以反應這么大,就是因為她內心深處那種寄人籬下的敏感和不安,讓她覺得自己好像被人輕視、被人拿來取樂了。
上面是一些林黛玉懟人的例子。不過林黛玉真的不是逮著誰都懟。
實際上,她對賈府上中下三階層的人都挺不錯的。而且,隨著年齡慢慢增長,她的鋒芒也漸漸收起來了。
就拿薛寶釵給她送燕窩這件事來說吧。
薛寶釵知道林黛玉身體不好,需要吃燕窩調養,一個雨夜貼心地安排老婆子給她送來了。
林黛玉特別感動,不僅跟老婆子聊天,還送了老婆子一些錢當賭資,說:“難為你。誤了你發財,冒雨送來。”
這時候的林黛玉,多有人情味啊。
林黛玉也不懟老實人。就說劉姥姥進大觀園那次,林黛玉說劉姥姥是“母蝗蟲”。但要知道,這背后還有個原因。
劉姥姥夸贊大觀園的人和景像畫里的一樣,賈母聽了,就想讓惜春把大觀園畫出來。這可給惜春添了不少負擔。等于把愛好變成了考題嘛。
林黛玉這么說,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安慰惜春,并不是真的要嘲笑劉姥姥。況且只是背后說說而已。
還有,林黛玉不懟“怪人”。
妙玉曾諷刺林黛玉是個“大俗人”,按說林黛玉平時那么愛懟人,這時候不得回嗆幾句?可她沒有。
為啥呢?她心里也清楚,妙玉性格怪僻,要是和她斗起嘴來,那可就沒完沒了,犯不著為這點事兒生氣。
這么看來,林黛玉的“愛懟人”,其實背后藏著她的聰慧、真誠,還有她艱難的處境帶來的敏感。
她并不是真的尖酸刻薄,而是一個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女子,實在讓人心疼。
以上所列也不過是其中一些例子,不帶著這樣的理解看《紅樓夢》里林黛玉懟人的情節,是不是感覺就不一樣了呢?
(網圖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