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親朋好友,什么東西都不舍得扔。
我身邊就有一個,她是我的高中同學,如今認識已經快十年了。
最近有次去她家做客時,一進門,就被房間的滿滿當當給震驚了。倒不是說房子很亂,相反,看得出來主人收拾得很整齊。
然而,東西一多,無論如何收納整理,難免會顯得有些凌亂。在桌子地下,是各種收納箱。桌子上面,則放著小學到大學的一些課本。
甚至有個大號筆筒,專門用來放用空的筆芯。見此“癥狀”,我忍不住問她:“你喜歡收集這些東西嗎?”
她回答道,“無論是什么樣的小東西,我都會把它好好保存下來。從小學開始,現在已經成習慣了”。
看著滿屋子的東西,我說道,“你這樣的毅力,做什么都會成功的”。
那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為什么有些人什么也舍不得扔呢?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松鼠癥:喜歡囤積各種東西
在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松鼠癥”,指的是那些像松鼠一樣,總是喜歡囤積東西的人。
自然界中,為了抵御嚴冬,松鼠總會囤積各種各樣的食物,“松鼠癥”也就因此而來。
患有“松鼠癥”的人,從來不舍得扔掉包裝袋和紙箱,哪怕家里已經攢了很多。
他們也從來不舍得扔掉舊衣服,哪怕這些衣服已經起球,或者拉鏈壞掉。
同時,他們也對那些打折的商品毫無抵抗力。
盡管知道這些東西超出了自己的消費需求,但他們還是忍不住買買買。
有人可能覺得,這些都是一些正常的消費行為,哪能和松鼠癥扯上關系呢?
其實,任何行為都可以看作是好的,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壞的,關鍵在于度的把握。
如果具備無節制囤積且不囤積會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那就可以判定是“松鼠癥”了。
怕失去:缺乏安全感
“松鼠癥”的人,往往被一種來自于未來的恐懼所支配著。
包裝袋先不要扔,萬一以后用的時候沒有呢。舊衣服也不要扔,萬一以后有用呢。
在“松鼠癥”的人眼中,永遠有個“萬一”。
為了這個“萬一”,他們寧愿用現在的生活和過多的精力去阻止這個“萬一”的到來。
就像松鼠一樣,害怕在嚴冬的時候餓死,所以才會不停地囤積。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松鼠癥”的人們往往內心缺乏安全感。
從創傷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過于執著于囤積外物,是一種心理解構的未完成。
因為內心并不充盈,或許也存在一定的缺愛,才會對事物有著超乎尋常的執念。
這從側面反映出,個體可能長時間處于一種“匱乏”的狀態下。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都從未得到足夠的滿足。
因此,才想要通過不斷地囤積,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缺。
只有當生活中有足夠的囤積時,他們才會獲得安全感。
無主見:沒有堅定的內核
“松鼠癥”會導致人們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難以果斷。
如果你身邊也有“松鼠癥”好友,不妨回憶一下,他們是不是在購物時難以做出決定。
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最后咬咬牙全都買了。
“松鼠癥”,常常與“選擇困難癥”聯系在一起。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選擇困難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理障礙。
選擇困難癥通常表現為,當面對生活或人生中的選擇時,會感受到非常的苦惱,不知道怎樣選才好。
一個有著選擇困難癥的人,往往也是一個經常因為猶豫不決導致拖延的人。
選擇困難癥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兩種:
一是不夠自信,沒有堅定的內核,不知道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才是適合自己的,同時也害怕逃避選錯的責任。
二是完美主義,總是要做出一個十全十美的決定。然而,我們都知道,沒有任何一個選項是完美的。
一旦想要做出一個完美的選擇,那便意味著會永遠止步不前。
總而言之,收集某種特定的東西,是一種愛好。無論任何東西都要保存下來,則存在某種未曾察覺上的心理問題。
適當的斷舍離,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清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