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房屋老舊后,需要進行翻新修建。新建房屋時,形成了很多的傳統規矩。“蓋房改前不改后,宅院依左也依右”這句俗語,就體現了這些傳統規矩的最重要的部分。
這句話蘊含著農村民眾,在建筑實踐中對建房民俗寓意、鄰里關系及實用功能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考量。
一、蓋房改前不改后
在農村,老房子由于年代久遠,家里有了經濟實力后,要進行改造,也就是拆舊建新。
一般來說,宅基地還是原來的宅基地,因此,在新建房屋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當地的風俗,時代的發展,同時,也要考慮到鄰里關系。
“蓋房改前不改后”這話,主要是針對正屋(主屋)的拆舊蓋而言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
1、蓋房改動的民俗寓意
在農村傳統的民俗觀念中,房屋的后方,按照古代用四相來代表四個方位,后為玄武方,象征根基與靠山,寓意根基穩固。
農家通常的做法是,只能保持后墻原來的基礎位置不變,如果在原來的基礎之上,要有所改變,房屋的后墻只能往前稍微挪動(改動),不能往后挪動(改動)。這就是“蓋房改前不改后”的真正意思。
民間俗信認為,新蓋的房屋向前方,即朱雀方位移動,朱雀方代表發展的空間,向前移動的寓意是,進一步,即翻蓋了新房屋后,生活比原來更進一步,同時也象征前新的房屋“向前”進取,比原來更強。
如果將后墻的基礎往后移動,則被認為是破壞房屋的靠山,有后退之意,即新房屋建好后,家里的生活比以前退步了,越過越差,暗含家里的根基不穩的不吉寓意。
另外,在農村,一般來說,鄰里之間的房屋相互挨著,房屋后面有可能是別人家的地盤,如果后墻的基礎往后移動,從傳統建筑的角度來說,屋檐滴水也要往后移,有可能落在鄰居家的地盤上。
民間俗信認為,正屋的屋檐水象征家里的財富,如果落到別人家的地方上,意味著家里的財富外流,不吉利。
2、鄰里關系與滴水規則
前面一節提到過,在農村由于聚族而居,或者數個姓氏聚集而居,往往是房屋挨著房屋,或者宅院挨著宅院。房屋后方通常緊挨著鄰居宅院或圍墻。
如果屋頂屋檐挑水落地的邊界往后移,就有可能導致屋檐水落到鄰居地界,引發排水糾紛,或者地界糾紛。
我國傳統民居,尤其是南方地區的民居,由很多人家沒有圍墻,前后左右鄰居的地界劃分,通常有以“滴水為界”的原則,并作為一種宅基地劃界的傳統,一直沿襲到現在。因此,我國傳統民間非常講究“滴水不越界”。
即使是親兄弟,民間認為在這方面也要“明算賬”,不要留下后患。也許現在的親兄弟關系密切,可以相互謙讓,但是,數代之后,后代的關系就很難說了。這可不是簡單的排水問題,而是關系到地盤歸屬問題。
因此,在農村,關于滴水問題,一般在建房前,也就是還沒有形成既成事實以前,就要嚴格把握“滴水不越界”的原則,以絕后患。
3、房屋樣式的改進
在古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房屋建筑的工藝也得到發展和進步,在樣式上,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改進。比如,漢代的民居,比先秦以前的民居要完善多了,明清時期的民居,比唐宋時期的民居要先進多了,也要舒適多了。
從裝修來看,古代民居,越是往后,民居的裝修也就越精美,樣式也越多,藝術性也就越強。
但是,我國古代很多地方的房屋,在后墻是不能開窗戶,還有一些地方門和窗都不能開。民間關于屋后不能開窗的俗語就有很多,比如“門前少栽樹,屋后不開窗”、“門前不守塘,屋后不開窗”等。
因此,有一些地方將“蓋房改前不改后”解釋為,正屋前面的樣式和裝修,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但正屋后面不能開窗戶,以及門窗這種原則不能改變。
不過這是對傳統民居而言,現在社會發展更快,民居的變化也更大,對農村現代民居而言,很多民居為了采光和通風,都在后墻開窗,這種說法已經失去了意義。
二、宅院依左也依右
農村傳統宅院的民居,除了主屋外,左右兩邊還要修建廂房。在翻建廂房的時候,有的可能只是翻修左廂房一棟,有的可能只是翻修右廂房一棟,其他房子不翻修;有的則左右廂房都要翻修。
這樣,農村也就有了“依左也依右”的說法,同樣也有三種含義。
一是左右邊界的鄰里共識
“依左也依右”,是說在翻修左右廂房時,兩側的地基、墻體、屋檐滴水,要與原有邊界對齊,不得向左右擴張,不得占用鄰居家的地基和空間。
同時,在翻修廂房放線時,主動把鄰居喊到現場,最好還要請村里辦事公證,且有威望的人一起到場。這樣就可能減少誤會,既遵循左右邊界,又維護了以和為貴的鄰里契約。
如果左右鄰居共用山墻,則只能依過去的山墻而建,并保護好墻體的穩定,防止引發結構安全爭議。
二是避免壓人一頭的禁忌
有一些農村的傳統觀念中,當地的俗信認為,房屋高度、寬度若超越左右鄰居,有可能讓鄰居有強勢和欺壓的感覺,引發鄰居的心理抵觸。
過去農村,“依左也依右”之說,不僅僅只限于地基,也暗含了房屋的形制,比如,屋檐高度、院墻長度等,這就需要與鄰居保持協調,體現鄰里之間平等共處的處世態度,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
三是宅院內左右廂房的民俗講究
從宅院內部的廂房布局來說,這里面也有一定的民俗講究,在形制上、長度上最好保持對稱,也叫“依左也依右”。
比如,左右廂房如果在正屋兩邊前后相錯,叫“龍虎相錯”,既不符合傳統民居的布局,外觀上也不協調,民間認為是一種不吉利布局。
又如,如果右廂房比左廂房高,或者左廂房比左廂房長,民間稱之為“白虎抬頭”,是一種不好的房屋格局。
總而言之,“蓋房改前不改后,宅院依左也依右”這句俗語,反映農村建房的一種傳統觀念,其主要的原則是尊重既有邊界、避免鄰避糾紛、維護社區空間秩序。
現在農村蓋房雖然不再嚴格遵守這些原則,但這句俗語對減少鄰里矛盾,創造和諧的鄰里關系,仍然具有借鑒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