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美國海軍在亞太鎮(zhèn)不住場子,“尼米茲”號航母緊急馳援亞太,可就算有航母,美國也改變不了他們在亞太正在失去優(yōu)勢的趨勢。
近期,美軍“尼米茲”號航母抵達關島的阿普拉海軍基地,開始遂行亞太執(zhí)勤任務。
原本這艘50歲高齡的尼米茲級航母的首艦,可以坐等退休了,結果由于此前本應部署在亞太的“卡爾-文森”號航母,要緊急趕去中東部署。
一時之間,美國海軍在亞太出現(xiàn)了航母真空,“尼米茲”號只能被迫營業(yè)。
不出意外的話,這次亞太之行,將是“尼米茲”號的謝幕演出了。
伴隨“尼米茲”號執(zhí)行這次部署任務的,還有2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美國海軍聲稱,將“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部署到亞太,旨在威懾對手。
至于這個對手是誰,想都不用想,縱觀亞太一圈,能被美軍稱之為對手的國家只有一個。
需要關注的是,從“尼米茲”號到達關島的時間點來看,這支航母打擊群接下來很有可能參與,美國和菲律賓剛剛開啟的“肩并肩”聯(lián)合軍事演習。
另外,美國海軍把“尼米茲”號部署在亞太,也有秀肌肉的意味,就是告訴潛在對手:美國海軍才是亞太的霸主。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十幾年前,美國海軍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亞太霸主,沒有任何國家能挑戰(zhàn)到這一地位。
當時的美國海軍向亞太部署一艘航母,確實就能鎮(zhèn)住場子。
原因很簡單,當時亞太國家的海上力量,與美國海軍的差距非常大,美軍的航母幾乎沒有天敵。
可現(xiàn)在卻時過境遷,美國海軍稱霸亞太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雖說現(xiàn)在美國海軍依然是世界最強,但是僅僅想憑借一艘航母,鎮(zhèn)住亞太場子,顯然不太可能,中國第一個就不答應。
過去中國海軍沒有航母,沒有先進艦載機,沒有大型先進導彈驅逐艦,面對美國航母時,尤其是在遠海,確實沒有太多具有真正威懾力的對抗手段。
然而,經過十多年“下餃子”式的發(fā)展,我們反航母的工具越來越多。
中國海軍現(xiàn)役已經有兩艘航母,正在海試的搭載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福建”號航母,估計也快入列服役了。
除航母外,中國還有055型萬噸級導彈驅逐艦、新型攻擊型核潛艇、轟六系列轟炸機以及DF-17、DF-21D等多型陸基反艦彈道導彈。
上述武器系統(tǒng)均具備擊沉航母的能力。
比如055型導彈驅逐艦,艦上搭載的DF-21D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足以讓美國航母“一發(fā)入魂”。
另外,“DF-21D”反艦彈道導彈,可以在千里之外對海上移動目標發(fā)起“飽和式”攻擊,是獵殺航母的殺手锏。
以上事實充分說明,如果說美國海軍思維還停留在很久之前,想拿航母在亞太為非作歹,針對中國,插手南海和臺海事務,那“尼米茲”號可得小心點了,一旦侵犯了中國,當心把“謝幕”演出變成了“沉沒”演出。
事實上,美軍航母在亞太作用和威力的下降,正是中美兩國在亞太軍事實力對比發(fā)生反轉的一個縮影。
以前,美國幾乎處處占據(jù)上風,對中國是咄咄逼人,而中國只能被動防守,有時候對美國海軍航母過火的冒犯,也只能望洋興嘆。
但近十多年來,中國軍力的快速提升,讓中美在亞太的軍力對比逐漸平衡,甚至中國開始具備了一定的優(yōu)勢了。
相比美國,我們在亞太,屬于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對抗局面的轉變,迫使美國只能在亞太不斷投入更多的兵力,部署更多的武器,比如,美軍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中導系統(tǒng),就是典型的例子。
有消息稱,在這次美菲“肩并肩”聯(lián)合軍演中,美軍還要在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和巴丹群島等靠近中國臺灣的地方,部署新型反艦導彈,企圖控制連接南海與西太平洋的巴士海峽這一戰(zhàn)略通道。
毫無疑問,這明顯就是沖著中國的航母以及導彈驅逐艦等大型艦艇來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所謂第一島鏈,目前已在解放軍的陸海空立體火力打擊范圍之內。
因此,無論美軍如何部署這些陸基武器系統(tǒng),不僅無法改變菲律賓與中國的軍事實力差距,而且也無法改變中美在西太的軍事實力對比。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武器的生存概率幾乎為零。
美國必須清楚:亞太是亞太所有人的,不是美國稱霸的自由市場,航母鎮(zhèn)場子是過去式了。美軍在亞太,也該消停消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