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5日晚6點,A股超18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披露2024年年報,六成企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13家企業實現翻倍以上增長;部分企業因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業績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談及2025年發展規劃時,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將目光投向人形機器人產業,試圖通過技術遷移、客戶協同等優勢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高增長與高壓力并存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產銷量再創新高,繼續保持在3000萬輛以上規模,多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受益于此,業績實現大幅增長。
以內外飾及機電部件、輪轂軸承、新能源電驅為主營產品的雙林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9.10億元,同比增長18.64%;歸母凈利潤4.97億元,同比增長514.49%。
泰德股份是一家專業設計、制造、銷售專用精密軸承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23.13%;歸母凈利潤2494.95萬元,同比增長216.53%;扣非凈利潤2458.06萬元,同比增長216.97%。
西菱動力表示,2024年,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新客戶定點產品投入量產,客戶需求擴大,銷量及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產品盈利能力獲得改善,實現營業總收入17.53億元,同比增長15.38%;歸母凈利潤5061.41萬元,同比扭虧。
此外,鵬翎股份、德爾股份、美力科技等汽車零部件企業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
與此同時,不少公司因行業競爭加劇出現業績下滑。信質集團專注于電機定轉子相關產品制造,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9.18億元,同比增長28.22%;歸母凈利潤2107.56萬元,同比下降91.32%。
信質集團表示,報告期內,受汽車零部件及電動車零部件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量產項目本期產量未達預期,公司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公司近年布局新能源零部件行業擴大投資規模,新增貸款導致利息支出增加,從而影響經營成果。
精鍛科技2024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2.79%。公司表示,汽車廠商的激烈競爭帶來的降本壓力快速轉移到零部件行業,導致零部件企業經營面臨一定的成本壓力,新形勢下汽車產業對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更敏感,加速零部件企業優勝劣汰。
夏廈精密以小模數齒輪及相關產品為主營業務。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同比增長26.09%,汽車齒輪銷售額占比超過50%。但因近幾年來汽車消費市場競爭激烈,進一步擠壓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公司汽車齒輪板塊毛利率下滑較為嚴重。
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
面對汽車行業激烈的競爭,不少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年報中明確將人形機器人列為核心戰略方向,協同原有技術、客戶、質量體系等多方面資源,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夏廈精密董秘張波杰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高度看好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長期發展潛力,并將其定位為公司未來核心增長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已通過IPO募投項目加速布局工業機器人新結構減速器研發及產業化,該技術與人形機器人減速器具有高度協同性。
張波杰進一步表示,“汽車齒輪對精度、可靠性的嚴苛要求與機器人減速器高度契合。例如,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驅動減速機構中積累的薄壁設計、高轉速適配技術可直接遷移至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研發。”
均勝電子也表示,公司可以將智能汽車領域積淀的多模態感知技術、高可靠能源管理能力與輕量化材料創新,系統化遷移至機器人產業。例如,公司可依托汽車輕量化材料的研發積累,打造兼具強度與靈活性的新型復合結構,為機器人運動性能突破提供底層支撐。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領域。為模擬人類運動,每臺機器人需要數十個運動執行器,單機價值約數萬元,市場空間巨大。”專注于汽車動力底盤系統、飾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領域的拓普集團表示,為抓住機器人業務的發展機遇,公司決定拆分設立電驅事業部,同時整合各項優勢資源,為該項業務的快速發展創造充分條件。
目前,已有不少汽車行業頭部企業明確表示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華為、比亞迪、小米、廣汽、特斯拉等知名廠商紛紛加碼人形機器人行業,加速商業化量產步伐。
“這也是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具備的天然優勢。”張波杰認為,在規模效應方面,汽車零配件企業具備精密加工設備的規模化應用經驗,可快速實現機器人零部件降本增效。在質量體系認證方面,汽車行業頭部企業對供應鏈有嚴格的認證體系,未來機器人廠商供應鏈會有類似的要求,汽車零配件企業在質量管控、保持產品一致性方面有明顯優勢。
西菱動力表示,將充分發揮公司在熱處理、精密加工等領域積累的技術優勢,進入人形機器人零部件領域,建設諧波減速器、絲杠等產品生產線。萬通智控表示,未來三年,公司將利用多年來傳感器技術、數字信息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積累,通過與知名院校及相關企業的合作,向具身智能感知領域延伸,擴大公司產品應用場景范圍。
核心零部件研發加速
憑借在精密傳動領域二十余年的技術積淀,2024年,雙林股份攻克了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的工藝難題,并于2024年底建立了年產12000套行星滾柱絲杠產品的試制產線。
“公司邁出了向人形機器人領域進軍的決定性一步。”雙林股份董事長鄔建斌表示,這項素有“機器人關節命脈”之稱的核心技術,不僅實現國產化替代,更以高負載、低成本的優勢獲得國內頭部車企及科技公司的青睞,首條試制產線已蓄勢待發。
此外,雙林股份也已成功研制人形機器人上肢與下肢直線作動關節模組總成,且核心部件均實現自主可控。現正為國內兩家頭部新勢力車企定制開發同款線性關節模組總成。
信質集團表示,子公司鴻輝智能機器人(浙江)有限公司專注于人形機器人電機及機器人關節電機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目前已與一家國內領先的人形機器人公司就旋轉電機領域展開合作,并成功交付了少量產品。
夏廈精密表示,目前為適應人形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公司在精密小齒輪和精密減速機以及加工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的工業母機方面加大投入,如高精度高效率齒輪、絲杠加工制造設備、微小模數超硬超細硬質合金滾刀的研發。未來通過小模數齒輪、減速機和絲杠產品等相關產品在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努力打造公司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