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今年將重點發力海外,通過生態出海和本地化深耕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將國內新上市的車型推向海外。”2025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增長官(CGO)李瑞峰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長城汽車正式發布“ONE GWM(一個長城)”標識,是品牌戰略發展元年。
談及未來行業競爭時,李瑞峰提到,隨著更多合資品牌向新能源轉型,車市迎來全面競爭時代。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和高質量發展,“對于銷量我們有自己的目標和節奏,不會盲目追求。消費者的口碑、反饋,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增長官李瑞峰。受訪者供圖
通過生態出海和本地化深耕布局海外市場
新京報貝殼財經:2025年長城汽車出海戰略規劃是怎樣的?
李瑞峰:自1997年長城皮卡出口海外以來,長城汽車已經出口至170多個國家或地區,海外累計銷量超190萬輛,在泰國、巴西等地設有3家整車工廠,在澳大利亞、歐亞、厄瓜多爾、巴西、墨西哥等地擁有多家KD(散件組裝)工廠。
今年我們正式發布了“ONE GWM(一個長城)”標識,是品牌戰略發展元年。今年重點發力海外,通過生態出海和本地化深耕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將國內新上市的車型推向海外,實現銷量的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長城汽車為何不做增程技術路線,對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何思考?
李瑞峰:長城汽車Hi4技術體系是長城汽車在深度整合高效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等核心技術基礎上打造的,有Hi4、Hi4性能版、Hi4-Z、Hi4-T和Hi4-G架構等多元化混動技術產品,形成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的完整混動生態,各技術路徑可圍繞場景需求實現差異化布局,沒有必要再去做增程這種技術。
面對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政策支持力度將被拉平的情況,長城汽車堅持做有質量的市占率,五大品牌的新能源布局已全部到位,技術儲備也是全棧自研。
不盲目追求銷量目標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合資品牌加速向新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長城汽車如何應對新階段市場競爭?
李瑞峰:前幾年合資品牌尚未完全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2025年、2026年,更多合資品牌開始布局插混、純電,將更多有競爭力的產品投入到中國市場。基于此,長城汽車進行“全動力、全場景、全球化”布局,以應對全面競爭時代。
同時,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和高質量發展,堅守底線,對于銷量我們有自己的目標和節奏,不會盲目追求。消費者的口碑、反饋,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
新京報貝殼財經:如何看待國家相關部門收緊智能駕駛監管?
李瑞峰:我們積極呼應并嚴格執行。未來智能領域的趨勢是技術向上突破,法規逐漸完善。目前技術處于輔助駕駛階段,一定要堅持人機共駕,車企有義務和責任嚴把宣傳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穆祥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