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發行使用。兜牢基層“三保”底線。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強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宏觀經濟
1、國務院4月25日發布批復,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時撤銷在海口市、三亞市、阿拉山口市設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4月24日至25日,2025年全國貿易摩擦應對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當前我國貿易摩擦進入高強度階段,面對困難挑戰,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講究策略,增強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著力防范化解貿易風險。
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25日聯合發布《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提出17條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4、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已有超1.2億人次享受到補貼優惠,帶動銷售額超7200億元。
5、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除終身壽險、兩全保險和年金保險等產品外,其他產品不得設計成萬能型保險。
6、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目標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模化應用,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基本建成。
7、財政部消息,1—3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198451.6億元,與上年持平;國有企業利潤總額10907.4億元,同比增長1.7%。
8、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國際收支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42704億元,同比增長6%。
投資要聞
1、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管理規定》。明確兩類豁免范圍,一類是國家秘密或者其他公開后可能違反國家保密規定、管理要求的信息,另一類是商業秘密或者保密商務信息。
2、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金融工具估值指引》,為防止通過估值調節利潤、財務指標等情況出現,中證協可以對券商金融工具估值工作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檢查,若券商在估值過程不審慎或通過估值調節利潤、財務指標等情況,中證協可以對公司及責任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紀律處分。
3、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報3295.06點,下跌0.07%;深證成指報9917.06點,上漲0.39%;創業板指報1947.19點,上漲0.59%。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2800只個股上漲。兩市成交額1.11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5.5億元。
4、周五收盤,恒生指數漲0.32%,報21980.74點;恒生科技指數漲0.14%,報4982.96點;國企指數漲0.29%,報8080.54點。南向資金凈賣出70.19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凈賣出21.59億港元,港股通(深)凈賣出48.61億港元。
公司動向
1、寧德時代公告,首次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107.53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0.0244%,成交總金額為2.55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2、比亞迪一季度營收1703.6億元,同比增長36.4%;凈利潤91.5億元,同比增長100.4%;營業成本1628.5億元,同比增長35%;研發支出142.2億元,同比增長34%。
3、中國電信一季度營收1345億元,同比增長0.01%。凈利潤88.64億元,同比增長3.1%。5G網絡用戶數達到2.7億戶,滲透率提升至62.0%。
4、國新文化公告,4月29日開市起復牌并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國化”。
5、洪田股份公告,公司及公司董事舒志高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等違法違規,舒志高涉嫌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事項,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和舒志高予以立案。
國際動態
1、周五,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漲0.05%報40113.5點,標普500指數漲0.74%報5525.21點,納指漲1.26%報17382.94點。英偉達漲超4%,默克漲逾3%,領漲道指。中概股漲跌不一,阿特斯太陽能漲超20%,小馬智行跌逾7%。
2、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見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
3、據央視新聞:日本總務省25日數據顯示,東京都區4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逾90%,連續7個月刷新有可比數據以來最高紀錄。
南財精選
1、政在發聲|關鍵時刻的重要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穩經濟重磅信號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會議釋放出較強的穩增長信號,明確指出要用高質量發展來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用好用足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后續將加快專項債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使用,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對沖外部擾動。
2、21深度丨制度、資金、市場沙盤推演:港股承接中概股回流影響幾何?
立足于制度設計、投資者偏好、流動性問題等,港股當前的容量能否承接中概股回流及擬上市企業的需求?轉道港股,哪些企業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可?
來源:南方財經綜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