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聲明:本虛擬文章僅為創作產物,不針對特定個人或團體。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美蘭,這菜咸了,沒法吃。”李志強皺著眉頭,將筷子重重放在碗邊。
王美蘭深吸一口氣,輕聲回應:“對不起,我今天趕著去店里,沒嘗味道。”
李志強冷笑一聲:“十年了,連個咸淡都掌握不好,怪不得就只能開個小破店。”
王美蘭抬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志強,無論你怎么看不起我,我都有自己的驕傲。”
李志強挑眉,面露譏諷:“你?有什么驕傲可言?”
他不知道,這簡單的對話,將成為日后一場驚人對決的伏筆。
01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進了臥室,王美蘭已經起床收拾好了自己,站在鏡子前梳理著長發。
十年婚姻生活讓這位曾經活潑開朗的姑娘變得沉默寡言,但依然保持著三十五歲女人特有的韻味。
她看了看床上仍在沉睡的丈夫李志強,輕手輕腳地離開了臥室。
廚房里,王美蘭熟練地準備著早餐。豆漿機的嗡嗡聲、煎蛋的滋滋聲、面包機的叮當聲交織在一起,組成了她每天清晨的背景音樂。
八歲的兒子小明揉著眼睛走進廚房,乖巧地坐在餐桌旁。
“媽媽,今天爸爸會送我去學校嗎?”小明問道,聲音里帶著期待。
王美蘭的手頓了頓,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爸爸昨晚回來很晚,可能還在睡覺。今天媽媽送你去學校,好嗎?”
小明低下頭,輕輕點了點,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王美蘭看著兒子的表情,心中一陣刺痛。
她知道,小明很少能得到父親的陪伴,這也是她最近幾年婚姻生活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來,把早餐吃完,媽媽今天做了你最愛的肉松面包。”王美蘭轉移話題,將盤子推到兒子面前。
小明的臉上立刻綻放出笑容:“謝謝媽媽!您做的面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王美蘭揉了揉兒子的頭發,臉上浮現出溫柔的笑意。這個小小的生命是她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也是她與李志強之間唯一的紐帶。
李志強是本地小有名氣的文化學者,四十歲的年紀,在文化界已經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他擅長詩詞對聯,經常在各種文化活動中擔任評委或嘉賓,在當地頗有聲望。
正是因為這些光環,十年前剛從師范學院畢業的王美蘭被他吸引,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
那時的李志強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對王美蘭體貼入微。婚后前幾年,兩人的生活也算和睦,尤其是小明的出生,更是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限歡樂。
但隨著李志強在文化圈地位的提升,他的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他開始頻繁參加各種文化沙龍和飯局,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對家庭的關心也越來越少。
更讓王美蘭心寒的是,李志強開始對她的文化水平表示不滿。雖然王美蘭只是普通師范畢業,但她勤奮好學,喜歡閱讀,對詩詞也有一定了解。
可在李志強眼中,這些都不值一提。他常常在朋友面前暗諷王美蘭是“村婦”,說她缺乏藝術細胞,不懂得欣賞高雅藝術。
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也為了讓家庭生活更有保障,王美蘭利用自己的廚藝特長,開了一家小餐館。
起初李志強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開餐館有失他的身份。
但隨著餐館生意越來越好,他的態度也有所緩和,畢竟妻子的收入解決了家庭的不少經濟問題。
王美蘭送走小明后,收拾好餐桌,看了看墻上的掛鐘。已經八點半了,李志強還沒有起床。
她考慮了一下,決定不去叫醒他。昨晚他又是凌晨才回來,身上帶著濃重的酒氣和女人的香水味。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王美蘭選擇了沉默。
她拿起包,輕輕關上門,前往自己的餐館。路上,她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十年的婚姻,從甜蜜到平淡,再到現在的疏遠,她心里很清楚,他們之間的感情早已出現了裂痕。
但為了小明,她一直忍耐著,希望能夠維持這個家。
餐館位于城市的繁華地段,雖然面積不大,但裝修溫馨,飯菜可口,價格實惠,因此常常座無虛席。
王美蘭一到店里,就忙碌起來,檢查食材,安排員工工作,處理賬目...這些瑣事反而讓她暫時忘記了家庭的煩惱。
“老板,您看這個月的營業額又上升了!”會計小張興奮地向她匯報,“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明年我們就能考慮擴大店面了!”
王美蘭笑著點點頭:“這都是大家的功勞。對了,月底我打算給大家漲點工資,你幫我算算具體數額。”
“太好了!老板您真是太好了!”小張喜形于色。
02
正當王美蘭忙著處理餐館事務時,她的手機響了。是李志強打來的。
“喂,志強?”王美蘭接起電話。
“美蘭,你怎么不叫我起床?”李志強的聲音里帶著不滿,“我差點遲到了重要會議。”
王美蘭深吸一口氣,平靜地說:“你昨晚回來那么晚,我以為你需要多休息一會兒。”
“少在那陰陽怪氣的!”李志強提高了聲音,“你是我妻子,照顧好我是你的責任!”
王美蘭沉默了一瞬,輕聲說:“對不起,我下次會注意的。”
掛斷電話,王美蘭感到一陣疲憊。這樣的對話在近幾年已經變得家常便飯,李志強總是把過錯推到她身上,而她也習慣性地道歉。
但她心里清楚,這樣的關系已經變得扭曲,不再健康。
下午,王美蘭提前離開餐館,去學校接小明。小明看到媽媽,開心地跑過來,手里拿著一張紙。
“媽媽,你看!我今天得了滿分!”小明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試卷。
王美蘭接過試卷,欣慰地笑了:“真棒!我們小明太聰明了!今晚媽媽做你最愛吃的紅燒肉慶祝一下!”
小明開心地蹦跳起來:“太好了!爸爸今晚會回來吃飯嗎?我想給他看我的試卷。”
王美蘭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恢復自然:“媽媽會打電話問問爸爸的,我們先回家吧。”
回家路上,王美蘭給李志強發了信息,告訴他小明考試得了滿分,希望他能回來吃晚飯。
但直到晚上七點,李志強都沒有回復,也沒有回家。
小明坐在餐桌前,眼巴巴地望著門口,期待爸爸的出現。
“小明,我們先吃吧,爸爸可能有事耽擱了。”王美蘭柔聲說。
小明低下頭,小聲說:“爸爸是不是不喜歡我們了?”
這個問題像一把刀,狠狠刺進王美蘭的心里。
她強忍淚水,搖搖頭:“不是的,爸爸很愛你,只是他工作太忙了。”
晚飯后,王美蘭陪小明做完作業,哄他睡下,然后坐在客廳里,靜靜地等待著。直到深夜十一點,李志強終于回來了,身上同樣帶著濃重的酒氣。
“志強,你看看小明的試卷,他今天考了滿分。”王美蘭將試卷遞給他。
李志強瞥了一眼:“不就是個小考試嗎?有什么好炫耀的。”
“這對小明很重要,他一直希望能得到你的認可。”王美蘭忍不住說。
“哼,他要真想讓我認可,就該像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一樣,考上重點中學,而不是每天就知道玩。”李志強不屑地說。
“小明才八歲!”王美蘭提高了聲音,但又很快壓低,怕吵醒兒子,“他需要的是鼓勵和關愛,而不是這樣的苛責。”
李志強冷笑一聲:“說得好像你很懂教育一樣。一個開小餐館的,能懂什么?”
王美蘭被這句話傷到了,但她沒有表現出來:“我雖然只是開餐館,但我至少每天都陪在小明身邊,關心他的成長。而你呢?你能說出他最喜歡的科目是什么嗎?他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李志強被問住了,一時語塞,惱羞成怒道:“我忙著工作養家,哪有時間關心這些小事!你就知道在家里指責我,怪不得我不愿意回家!”
“是啊,你寧愿和那些所謂的文化人一起喝酒作樂,也不愿意回家陪陪自己的兒子。”王美蘭苦笑道。
“你這是什么意思?”李志強瞇起眼睛。
“沒什么意思,就是陳述一個事實。”王美蘭平靜地說,“對了,這是小明下個月的學費和生活費,你準備好了嗎?”
李志強臉色變了變:“我最近手頭有點緊,你能不能先墊付一下?”
王美蘭早已習慣了這樣的對話。自從她餐館生意好轉后,李志強就越來越依賴她的經濟支持。
雖然他名義上是文化學者,但收入不穩定,而且大部分都花在了應酬和個人愛好上。
“我可以墊付,但這已經是第三個月了。”王美蘭說,“你的稿費呢?上次那個項目的酬勞呢?”
“我的錢我自己做主!”李志強惱怒地說,“你憑什么管我?”
王美蘭不想再爭吵下去,只是點點頭:“行,我會準備好的。”
李志強哼了一聲,轉身進了浴室。王美蘭獨自坐在客廳,感到一陣辛酸。曾經那個才華橫溢、溫柔體貼的丈夫,如今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刻薄冷漠的人,讓她感到陌生和失望。
03
第二天一早,王美蘭像往常一樣準備早餐,送小明上學,然后去餐館工作。
李志強依然睡到很晚才起床,對她的離開無動于衷。這樣的生活模式已經持續了很久,兩人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除了必要的交流,幾乎沒有更多的互動。
王美蘭抵達餐館后,發現餐館門口聚集了一群人,似乎在等待開門。她感到有些奇怪,因為平時這個時間點,客人并不多。
“老板來了!”有人喊道,眾人立刻圍了上來。
“老板,聽說您要擴大店面?我們能預定開業那天的位置嗎?”一位常客熱情地問道。
王美蘭一頭霧水:“擴大店面?我還沒有這個計劃啊。”
“可是您丈夫昨晚在文化沙龍上說,您的餐館生意太好了,準備擴大規模,還說要請他的文化圈朋友來捧場呢。”另一位客人說。
王美蘭心里一沉。李志強從沒對她的餐館表示過支持,怎么會突然向外宣傳她要擴大店面?
這其中一定有貓膩。她勉強笑了笑,應付過去,然后立刻給李志強打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直到中午,李志強才主動給她回電。
“美蘭,你找我?”李志強的語氣出奇地好。
“你昨晚在文化沙龍上說我要擴大店面是什么意思?”王美蘭單刀直入。
“哦,那個啊。”李志強輕松地說,“最近我們圈子里在籌備一個文化項目,需要一些資金支持。我想著你餐館不是挺賺錢的嗎,正好可以投資一下。”
王美蘭恍然大悟:“所以你是打我餐館的主意?”
“說什么'打主意',這叫互惠互利!”李志強不滿地說,“你投資我們的文化項目,我們給你餐館宣傳,多好的事!”
“志強,我的餐館才剛有起色,哪有多余的錢投資什么文化項目?”王美蘭無奈地說,“而且你從來沒和我商量過這件事。”
“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不就是個開餐館的嗎?難道還懂文化項目?”李志強的語氣變得刻薄起來。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王美蘭。十年來,李志強一直看不起她的工作,認為開餐館是低層次的職業,配不上他的身份。
但正是這個“低層次”的職業,支撐著他們的家庭開支。
“志強,我不會投資的。”王美蘭堅定地說,“如果你需要錢,可以明說,但不要打著文化項目的幌子。”
李志強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冷笑道:“王美蘭,別以為有幾個臭錢就了不起了。你永遠只是個村婦,永遠配不上我李志強!”
說完,他掛斷了電話。王美蘭愣在原地,感到一陣心痛。她知道,這段婚姻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邊緣。
接下來的幾天,李志強沒有回家,也沒有聯系王美蘭。王美蘭既擔心又生氣,但更多的是為小明感到心疼。小明每天都問爸爸去哪了,什么時候回來,王美蘭只能編造各種理由敷衍過去。
一周后,李志強終于回家了,但他的臉色異常難看。
“美蘭,我需要五萬塊錢。”一進門,他就直截了當地說。
王美蘭驚訝地看著他:“五萬?你要做什么?”
“那個文化項目...出了點問題,需要資金周轉。”李志強支支吾吾地說。
王美蘭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勁:“到底是什么問題?你老實告訴我。”
李志強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坦白了:“投資人撤資了,項目面臨流產。如果拿不出錢,我在圈子里的名聲就毀了。”
王美蘭嘆了口氣:“你為什么不早點和我商量?如果是正經項目,我不會不支持你的。”
“你懂什么!”李志強惱怒地說,“一個天天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的人,能理解文化項目的重要性嗎?”
04
王美蘭被這句話深深傷害了,但她還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管怎樣,錢我可以給你,但我需要知道具體用途和還款計劃。”
“你這是什么意思?不信任我嗎?”李志強怒道。
“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這是五萬塊錢,不是五百塊。”王美蘭平靜地說。
李志強冷笑一聲:“怎么?現在翅膀硬了,敢和我談條件了?別忘了,沒有我,你現在還在鄉下教書呢!”
“是,我應該感謝你把我從鄉下帶出來。”王美蘭苦笑道,“但這些年,是誰在支撐這個家?是誰在照顧小明?你有想過嗎?”
李志強被問住了,一時語塞,隨后惱羞成怒:“好,你不給是吧?那我自有辦法!”
說完,他轉身要走。王美蘭拉住他:“志強,我不是不給你錢,我只是希望你能尊重我一點。我們是夫妻,應該互相支持,而不是這樣...”
李志強猛地甩開她的手:“少在這里假惺惺的!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就是嫌棄我掙不到錢,看不起我!”
“我從來沒有看不起你!”王美蘭激動地說,“是你一直看不起我,看不起我的工作,看不起我的努力!”
“因為你配不上我!”李志強終于爆發了,“你看看你自己,一個小餐館老板,整天就知道做飯洗碗,懂什么文化?懂什么藝術?在我朋友面前,你就是個笑話!”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王美蘭頭上,讓她徹底清醒了。十年來,她一直以為自己不夠好,不夠配得上才華橫溢的丈夫,所以一直努力改變自己,迎合他。
但今天,她終于明白,在李志強眼中,她永遠都不夠格。
“我明白了。”王美蘭平靜地說,語氣中帶著決絕,“既然如此,我們離婚吧。”
李志強顯然沒想到王美蘭會說出這句話,愣在原地。他以為王美蘭會像以往一樣退讓,最終滿足他的要求。但這一次,她選擇了反抗。
“你說什么?”李志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說,我們離婚吧。”王美蘭重復道,聲音堅定而清晰,“我受夠了你的輕視和冷落,也受夠了這段沒有尊重的婚姻。”
李志強的臉色變了變,隨后露出嘲諷的笑容:“離婚?你以為你能離得了嗎?沒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也許曾經是這樣,但現在不同了。”王美蘭直視著他的眼睛,“我有自己的事業,有能力撫養小明。我不需要一個只會貶低我的丈夫。”
李志強被她的堅決震驚了,一時不知如何反應。最終,他冷哼一聲,轉身離去:“隨便你!反正離了婚,你會后悔的!”
王美蘭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既痛苦又釋然。她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她將面對更多的挑戰和壓力,但她不后悔。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小明的未來,她必須勇敢地走出這段不健康的婚姻。
第二天,王美蘭正式向法院提交了離婚申請。當李志強收到法院傳票時,才意識到王美蘭是認真的。他立刻找到王美蘭,態度軟化了許多。
“美蘭,我們有話好好說。”李志強放低姿態,“離婚這種事,對小明影響太大了。”
王美蘭平靜地看著他:“我已經和小明談過了。他雖然不理解,但他知道爸爸媽媽分開后,他的生活不會有太大變化。”
“你...你居然已經告訴小明了?”李志強震驚地說,“你怎么可以這樣?”
“因為我尊重他,即使他只有八歲,也有權利知道家庭的變化。”王美蘭說,“不像有些人,連兒子的考試成績都不關心。”
李志強被這句話刺痛,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轉變策略:“美蘭,我知道我過去有不對的地方,但我可以改。我們十年的感情,不能說散就散啊。”
王美蘭看著眼前這個曾經深愛過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李志強此刻的示弱,更多是因為擔心失去她的經濟支持,而不是真的懂得反省。
“志強,太晚了。”她輕聲說,“我們之間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簡單道歉就能解決的。”
李志強見軟的不行,又變回了那個傲慢的自己:“好,你想離是吧?那小明我要帶走!”
“小明會跟我一起生活。”王美蘭堅定地說,“你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照顧孩子?”
“我是他父親,我有權利!”李志強怒道。
“我們可以讓法院判決。”王美蘭平靜地說,“我有穩定的收入和住所,能給小明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而你呢?連自己的生活都靠我支撐。”
李志強被戳到痛處,惱羞成怒:“你別得意太早!等法院判決出來,你就知道厲害了!”
05
離婚訴訟進行得比王美蘭想象的要艱難。李志強動用了他在文化圈的人脈,試圖影響法官的決定。
但最終,由于王美蘭確實有更穩定的經濟條件和更多的陪伴時間,法院將小明的撫養權判給了她,李志強只獲得了探視權。
在法院宣布判決的那一刻,李志強的臉色鐵青,但他沒有當場發作。離開法院后,他冷冷地對王美蘭說:“你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我會讓你后悔的。”
王美蘭并沒有將這句話放在心上。對她來說,結束這段不幸的婚姻,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
離婚后,王美蘭更加專注于餐館的經營和小明的教育。她用積蓄買下了餐館所在的店面,還聘請了更多員工,擴大了經營規模。
小明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展現出了商業天賦,經常幫她出謀劃策。
而李志強的生活卻不盡如人意。失去了王美蘭的經濟支持,他的生活變得捉襟見肘。
雖然他在文化圈仍有一定地位,但由于性格傲慢,逐漸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人脈資源。尤其是那個所謂的“文化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讓他損失了不少聲譽。
李志強經常借著探視小明的機會到餐館鬧事,指責王美蘭不讓他盡到父親的責任。
但事實上,他探視的時間很少,甚至多次約定后爽約,讓小明失望不已。
漸漸地,小明對父親的態度也變得冷淡,甚至有些抵觸。
“媽媽,爸爸為什么總是不守信用?”一次,小明失落地問道。
王美蘭輕撫兒子的頭發:“爸爸可能真的有事情耽擱了。不管怎樣,他始終是愛你的。”
盡管內心對李志強充滿失望,但王美蘭從不在小明面前抹黑他的形象。她希望兒子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不受父母關系的影響。
一天,王美蘭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是當地文化局的。
“王老板,我們縣要舉辦一個文化美食節,希望邀請您的餐館參加。”電話那頭的人說。
王美蘭欣喜地接受了邀請。這個美食節是當地一年一度的盛事,能被邀請參加是對餐館實力的認可。她立刻著手準備,計劃展示餐館的招牌菜品。
“媽媽,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特別的攤位,突出家常風味的特色!”小明興奮地提議。
王美蘭笑著點頭:“好主意!我們要讓大家看到,傳統美食也可以很有創意。”
就在美食節前一周,王美蘭突然收到通知,說由于名額有限,他們餐館的參展資格被取消了。王美蘭感到非常奇怪,因為之前一切都已經確認,為何突然出現變故?
經過一番打聽,王美蘭得知,正是李志強從中作梗。作為文化節的評委之一,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她的餐館排除在外。
這個發現讓王美蘭既憤怒又心酸,沒想到離婚后,李志強還要處處針對她。
“媽媽,我們不能參加美食節了嗎?”小明失落地問道。
王美蘭蹲下身,輕撫兒子的臉頰:“沒關系,我們可以自己舉辦一個小型美食品鑒會,邀請老顧客來參加。”
小明眼睛一亮:“真的嗎?那我可以幫忙設計邀請函!”
王美蘭笑著點頭:“當然可以!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證明我們餐館的實力。”
就這樣,王美蘭決定在文化美食節的同一天,在自己的餐館舉辦一場特別活動。她精心準備了各種招牌菜品,還特意推出了幾道新菜。小明負責設計了精美的邀請函,發給了餐館的老顧客和周圍的商戶。
活動當天,餐館門前排起了長隊,遠比預期的人多。原來,許多得知王美蘭被排除在美食節外的顧客,自發地選擇支持她。美食評論家張先生甚至專門前來捧場,并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了高度評價,引來更多關注。
與此同時,文化美食節現場,李志強春風得意地接受著各方采訪。作為評委,他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強調傳統文化與美食的完美結合。
“我們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本土美食的獨特魅力。”李志強慷慨激昂地說,眼角余光卻不時瞥向王美蘭餐館的方向,發現那里人頭攢動,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06
文化節進行到下午,一位記者突然問道:“李評委,聽說王美蘭餐館原本也是受邀參展單位,為何最后被排除在外?這與您有關嗎?”
李志強臉色一變,隨即恢復平靜:“這純屬謠言。參展單位的遴選是評委會集體決策的結果,與個人無關。”
記者繼續追問:“但據說,評委會其他成員都投了贊成票,只有您一人反對,最終使用了評委否決權。”
李志強被問得啞口無言,惱羞成怒:“這種無聊的問題不值得回答!美食節是嚴肅的文化活動,不是說閑話的地方!”
說完,他匆匆離開了現場。回到主席臺,李志強心里憋著一股火。他本想通過排除王美蘭的餐館,讓她難堪,沒想到反而引起了公眾的同情,使她的餐館生意更加興隆。更讓他惱火的是,有人將此事捅到了媒體,讓他在公眾面前丟了臉。
“一定是王美蘭搞的鬼!”李志強在心里憤憤地想。
當天晚上,文化節舉行了閉幕式,同時公布各項獎項。作為主評委,李志強需要在典禮上致辭。他站在臺上,環顧四周,突然靈光一閃,決定給王美蘭一個“教訓”。
“今天,作為閉幕式的特別環節,我想出一副對聯,獻給在座的各位。”李志強微笑著說,“上聯是:'金蓮不知炊餅香'!請各位文化界的朋友們對下聯。”
臺下立刻響起一片笑聲和議論聲。熟悉《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這個上聯暗指潘金蓮不賢良,不懂持家。
而李志強的前妻王美蘭正好是開餐館的,這明顯是在諷刺她。
有人小聲說:“這是不是太過分了?公開羞辱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