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網報道稱,民進黨推動的民代“大罷免”行動,目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藍綠比為16:35。為了阻止親藍團體對民進黨民代的罷免,賴清德當局掌控的司法體系已經赤裸裸介入“大罷免”。臺灣檢調單位介入的借口為罷免案“涉不實連署”。北檢日前指揮臺灣“調查局”搜查、約談民進黨民代“雙吳”(吳思瑤、吳沛憶)罷免案的“罷吳四騎士”劉思吟、陳冠安、賴苡任、滿志剛,及領銜人李孝亮、張克晉共6名被告,另傳喚李孝亮母親等5名證人,全案朝“刑法”的“偽造文書”“個資法”等罪名偵辦。
檢方聲稱,這些國民黨基層黨部工作人員在反制“大罷免”行動中“存在涉嫌偽造文書等行為”。有輿論則指,司法機關“選擇性辦案”,民進黨當局利用行政、司法權力壓制在野聲音,呼吁司法不該成為民進黨打壓在野黨及異議人士的工具。臺當局選務機構告發41件涉嫌造假的罷免案,其中既有罷免綠營民意代表的案件,也有罷免泛藍民意代表的案件。目前遭檢索、偵辦、收押、限制出境的均是罷免綠營民意代表的團體與藍營人士。司法擺明“不演了”,就是要幫民進黨翻轉立法機構席次。
反對賴清德獨裁,國民黨靜坐抗議(資料圖)
賴清德動用司法手段打壓藍軍所為何來?他不僅要讓國民黨推動的對民進黨民代罷免案胎死腹中,在第二階段連署中 全數不過關,更要以“綠色恐怖”全面追殺國民黨。此時此刻,如果國民黨還不奮起反抗,那朱立倫和國民黨2028年“大選”最可能的候選人盧秀燕,以及其他藍營大咖,隨時都有被追殺的 危險。賴清德圍繞2028年連任的布局非常清晰,就一步一步把主要政敵逐個清除。先是黨內最大競爭對手鄭文燦,接著是柯文哲,這兩位“攔路虎”現在都身陷囹圄。賴清德的連任路上只剩下國民黨。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黨公職及群眾在北檢外集結,支持者情緒高漲,怒嗆“賴清德下臺”。朱立倫預告,已在近日取得路權,將號召民眾上凱道抗議,罷免獨裁者賴清德。國民黨民代謝龍介也在抗議現場嗆聲,賴清德是臺灣司法的幕后黑手,呼吁群眾長期抗爭。朱立倫指出,如果不是把人民逼到死角,如果不是遇到獨裁者,大家也不會逼不得已坐在這里。民進黨不要想說躲過現在,賴清德不要想說他躲在他的辦公室里面,他們要走上凱道,讓人民知道真正的大罷免就是要罷免獨裁者、罷免賴清德。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資料圖)
臺北市長蔣萬安當晚到現場表達抗議,嚴正呼吁民進黨停止濫用司法、政治追殺。據中時新聞網報道,蔣萬安表示,今天是他第一次來到司法機關表達抗議,長久以來他都主張司法獨立、公平審判,但這段時間看到民進黨利用司法手段,作為打壓異己的工具,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今晚個人的行為,所有責任由我自己承擔”,蔣萬安嚴正呼吁民進黨停止濫用司法做政治追殺。蔣萬安也喊出具體主張,他認為立法機構應該推動“倒閣”。
臺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指出,賴清德的專制獨裁是臺灣現今最大的傷害和亂源。從柯文哲案發生以來,民進黨把司法檢調當作政治工具的惡行早已清楚呈現。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期公布對臺灣地區的高額新關稅政策,不少輿論呼吁賴當局停止“大罷免”內耗。但賴當局的所作所為,與島內近60%反對“大罷免”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馳。有島內學者在臺灣“中時新聞網”撰文指出,民進黨積極推動的“大罷免”,已變調成肅殺的大搜索和“綠色獨裁”只為打擊異己的工具,而且有走向“法理臺獨”的趨勢。
中國臺灣(資料圖)
國臺辦發言人近日指出,賴清德當局為了謀“獨”,主動出賣臺灣核心優勢產業,換來的卻是美國對臺課征高關稅,讓其著意編造的美臺關系假象破滅,“棋子”變“棄子”。賴當局不顧民眾利益和產業發展前景,提出對美“大采購大投資討好方案”,卑躬屈膝、“打左臉送右臉”,這種“跪美賣臺”的行徑,令人不齒。事實證明,只要兩岸和平、同胞一心,就能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抵御外部風險,共同創造讓兩岸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民族復興偉業。
一場以“臺灣的困境與出路”為主題的座談會日前在臺北臺大校友會館舉行,與會人士深入探討臺灣面臨的困局,呼吁正視兩岸歷史與經濟聯結,走出一條人民自救的可行道路。《觀察》雜志發行人紀欣指出,民進黨全面推行“去中國化”,大力宣揚“臺獨史觀”,制造“綠色恐怖”,嚴重破壞兩岸關系。賴清德上臺后,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打壓統派人士及大陸配偶,最近又以公權力介入“大罷免”,在對美談判中軟弱無能,讓臺灣各行各業陷入恐慌,引起臺灣人民普遍不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