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正式開幕。與往屆上海車展聚焦展示傳統硬件不同的是,今年車展中,汽車智能化技術集中爆發。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參展企業規模和數量較上屆呈顯著增長,全球車企攜最新的智能化、電動化成果“大秀肌肉”,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展開激烈競爭。
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電子企業之一,德賽西威攜全球領先的組合輔助駕駛技術亮相,發布搭載Thor芯片的IPU14域控制器、ICPS01E艙駕融合平臺、IPU13E輕量系領航輔助駕駛域控制器以及自研輔助駕駛算法等一系列全棧化的組合輔助駕駛方案。在高階輔助駕駛大部分被新能源汽車搭載的大背景下,這些技術不僅讓燃油車實現輔助駕駛,還通過國際合作推動中國方案走向全球。
前沿技術密集發布全面覆蓋市場需求
此次車展,德賽西威與高通技術公司聯合發布的ICPS01E艙駕融合平臺(SA8775)成為焦點。該平臺基于高通Snapdragon Ride? Flex架構,首次實現單顆SoC同時支持數字座艙、ADAS和自動駕駛功能,不僅支持座艙信息娛樂與輔助駕駛功能的高度融合,還可降低15%-20%的硬件成本。目前,該解決方案已被全球主要汽車品牌采用,并在其重點車型上進行開發,預計明年年初實現量產交付。
ICPS01E艙駕融合平臺
以“同套硬件、兩套算法”的合作模式,德賽西威與高通技術公司聯合打造了一系列組合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同套硬件全球供貨,在中國配套德賽西威本地化算法,在海外配套高通通用化算法,這樣一來,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得以靈活適配海內外市場需求。德賽西威執行副總裁李樂樂強調:“這一合作模式既能服務中國車企出海,也能助力海外品牌入華,為全球智能汽車提供賦能。”
此外,搭載全球最大算力芯片——Thor芯片的IPU14域控制器、讓傳統油車實現輔助駕駛功能的IPU13E解決方案、針對國內市場的高算力芯片方案——搭載黑芝麻A1000和J6M芯片的域控制器等產品也同步亮相上海車展。其中,黑芝麻A1000高算力芯片與地平線J6M方案預計將在年內實現量產,覆蓋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的全場景需求。
“我們是第一家在傳統燃油車上實現高速和城市記憶行車功能的。”德賽西威輔助駕駛產品總監張優仕介紹,此次發布的IPU13E輔助駕駛解決方案首次實現在傳統燃油車上搭載高階輔助駕駛,被動散熱無需風扇,可靠性顯著提升。
立足普陀放眼世界上海成研發核心引擎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向“輔助化”躍遷。德賽西威的技術成果,折射出本土企業在全球輔助駕駛賽道上的競爭優勢。德賽西威不僅實現了硬件與算法的自主創新,更構建起覆蓋L1至L3級的全棧解決方案。張優仕表示:“從艙駕融合到域控制器,我們致力于讓傳統燃油車也能享受輔助駕駛紅利,這是成本與性能平衡的突破。”
德賽西威將上海視為技術創新的戰略要地。去年3月,德賽西威在上海普陀區真如地區設立算法研發中心,布局了輔助駕駛系統工程、算法研發和國際化產品管理三大職能,對接全球客戶,并與南京的軟件研發中心、成都的制造副中心形成區域協同。“上海匯聚了全國最集中的汽車高端人才,尤其是算法與系統工程領域。”李樂樂指出,普陀優越的區位優勢不僅大大方便了企業與國際客戶對接,其產業發展定位也與公司輔助化布局高度契合。
“第一年參展時,我們展示的還只是一個個‘鐵盒子’,向客戶介紹我們的硬件產品。”張優仕感慨,從最早的產品,到基于用戶思維提供解決方案,再到此次提供的未來出行解決方案,連續三屆參與上海車展,企業因車展強化合作、發展壯大,也見證了上海這座汽車產業重鎮與全球技術浪潮共生進化。
上海車展40年,見證了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技術強國”的轉型。德賽西威等企業的創新實踐,不僅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體驗,更以“上海智慧”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原標題:《以創新引領智能化浪潮,普陀企業攜前沿技術亮相上海車展》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陶欽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