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1歲高齡的葉劍英元帥,卸任了為期3年的,第三任新中國國防部長一職,在葉帥功成身退之前,他選定了黨內另一位已經77歲的老元帥,接任新的國防部長。
這位新上任的部長曾自我調侃道:我可是世界上最老的國防部長。
那么,第四任國防部長到底是誰呢?為何葉帥要將如此重要的職位,交接給已經是古稀之年的軍中老元帥呢?
圖 葉劍英
接任葉帥的正是戰功顯赫的徐向前元帥,其實在當時候選人中除了徐帥,還有劉伯承和聶榮臻元帥也可擔此重任,葉帥為何偏偏挑中了徐帥呢?
首先徐向前元帥在軍中本身就戰功卓越,工作能力也是有口皆碑,這都是毋庸置疑的。
圖 徐向前
出身書香門第的徐向前,從小就受到讀書人父親的耳濡目染,對讀書非常沉迷,還上過三年私塾,只是好景不長,在那個亂糟糟的年代,徐向前十幾歲時家道中落,雖然不能繼續接受學校教育,但是他卻找到了一個書店當起了書店學徒。
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徐向前緊抓著來之不易的機會,一得空就沉浸在書海中,給他后來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他接觸到很多先進思想的書籍,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因此小小年紀的徐向前就對民主革命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
圖 徐向前
1919年,18歲的徐向前幸運的迎來了繼續學習的機會,當時同為山西老鄉的閻錫山,開辦了師范學校,徐向前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絕佳機會,他成功考入這所名為山西國民師范的速成班,之后更是順利畢業。
并成為鄰里鄉親羨慕的小學教員,只是接受了太多新式思想的徐向前,他的進步言論與當時的時代環境嚴重不符,不久后他就收到了校方寄來的“辭退信”。
圖 徐向前
徐向前似乎對這封辭退信早有預感,于是他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同時他也開始將中國的命運與未來,放到自己的思考范疇,經過認真的考慮,他決心棄筆投戎。
1924年,23歲的徐向前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夢寐以求的黃埔軍校,成為黃埔第一期的學生,此時的徐向前躊躇滿志,對未來信心滿滿。
入學后的徐向前參加了許多愛國救亡活動,同時還參與了討伐陳炯明等數不清的戰斗,因此在黃埔期間,徐向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圖 徐向前
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中,他發現了國民黨內部充滿了勾心斗角與腐敗墮落,慢慢的他的思想向著共產黨靠攏,尤其是在畢業以后,在武漢就職期間,他深層次的接觸到了共產黨的進步積極思想。
于是在1927年,徐向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就是從這時起,徐向前開始了戎馬倥惚的一生。
圖 徐向前
加入紅軍隊伍不到兩年的時間,徐向前就從隊長不斷晉升,并逐步成為了紅軍隊伍中重要的前線指揮者、領導者,后憑借聰慧過人的軍事指揮才能,多次在蘇區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勢力,之后開始擔任副軍長、師長等要職。
軍中戰友都知道徐向前的性格平易近人,而且外表溫文爾雅,非常好相處,剛開始與他接觸的人,會覺得這位指揮官過于靦腆甚至有些木訥。
而且他生活非常質樸,根本沒有官氣,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后,還被人親切地稱為“布衣元帥”,但是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徐向前的性格恰恰與外表相反。
圖 徐向前與葉劍英
特別在他進行軍事指揮時,盡顯剛烈威猛之風,1929年,徐向前接受上級命令,前往鄂豫皖戰區擔任副師長一職,當時的他所在部隊的師長犧牲,徐向前也算是臨危受命。
剛趕赴戰地,徐向前就迎來了第一仗,他率領的戰士大多都是黃麻起義,留下來的幾百名農民士兵,士兵們沒有經過正規的軍隊訓練,眼看著敵人的機場掃射過來,一些沒有戰斗經驗的士兵,紛紛趴在戰斗坑里,連頭都不敢抬。
為了帶動士兵們的戰斗積極性與殺敵的勇氣,徐向前一直保持站立,相當威風凜凜,很多士兵也開始慢慢的向他學習,就此,徐向前在軍中的威嚴便樹立了起來。
徐向前打仗有個特點,哪里的戰斗激烈,他就總是會沖在最前線,曾經擔任過紅四方面軍政委的李先念這樣回憶徐向前:向前同志打仗時,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越是硬仗越向前,他的軍事膽略非常驚人,從來不害怕和恐懼。越是惡仗、硬仗,他就越發沖勁十足。
因此,經常有人會說,紅四方面軍極其擅長打難打的仗,這其實與指揮者徐向前的前線指揮風格緊密相連。
徐向前的這股打仗的猛勁兒,在1948年的山西戰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1948年春天,山西臨汾爆發了大規模戰爭,當時的臨汾屬于易守難攻之地,為了能夠帶領戰士們啃下這塊硬骨頭,徐向前沒日沒夜的制定出詳盡的作戰計劃,他的計劃很智慧。
圖 徐向前與毛主席
首先是要依靠坑道作戰,再將防守攻擊相結合,利用強火力和爆破等多種靈活多變的方式,僅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八縱二十三旅首先突入城內,將這座銅墻鐵壁著稱的堡壘攻克。
戰爭結束后,該旅被命名為“臨汾旅”,這次戰役的勝利,直接打通了太岳以及呂梁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解放區。
而臨汾這片土地也是當時國民黨軍,在山西南部的唯一據點,因此臨汾戰役的勝利,剔除了國民黨的在晉南的這根毒刺,也為之后將閻錫山部隊趕出山西,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徐向前曾擔任中國第一任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而后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1955年,徐向前成為十大開國元帥之一,這也是為他的前半生征戰沙場,最好的嘉獎和肯定。
1978年,已經77歲的徐向前元帥臨危受命,接任了葉劍英元帥的舊職,成為了新中國第四任國防部長,當時與徐帥同時在候選列表的還要兩位元帥,劉伯承和聶榮臻。
這其中,劉伯承元帥已經86歲,是候選部長中年紀最長的,而且劉伯承早年間因打仗眼睛受傷,當時他的雙目處于隨時失明的邊緣。
再加上他一生都在為國為民操勞奔波,雙腿也已經無法正常行走,常年在家中靜養,就連最重要的政治局會議,劉帥也常常被迫缺席,因此劉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圖 劉伯承
而當時的聶榮臻元帥從建國以來,就一直主要負責國防科技建設板塊,為新中國初期的科技建設做出過重要的貢獻,而徐帥恰好一直負責的是軍事管理工作范疇。
因此從工作長期延續上來說,徐帥會更勝一籌,因此徐帥順理成章的接任國防部長。
圖 聶榮臻
其實,在軍中打過大勝仗的開國將領數不勝數,但是真正能夠統領全局的人卻是鳳毛麟角,而徐帥在建國后,一直在擔任重要的職位,是最佳的人選。
再放眼看看當時的國際形勢,以及周邊的國家,整個世界格局相當不穩定,尤其是以美蘇為首的兩大強國之間,正在進行著冷戰。
東南亞的越南也時不時挑釁我沿海地區,這樣的形勢下,務必需要一員能鎮得住腳的領導者,恰好徐帥這種越是硬仗越要向前的性格,剛好能夠站出來穩定國內局勢。
而且徐帥在軍中德高望重,特別是八大軍區司令員大多是徐帥的老部下,都很了解徐帥的為人,因此在這種特定的情形下,徐帥出馬非常有利于軍心的穩定。
徐帥的前半生勇猛殺敵,后半生在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在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更是戰果輝煌,致敬偉大的徐向前元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