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孫啊,這蔥現在多少錢一斤了?”
周老頭拄著拐杖,站在菜市場門口,瞇著眼睛看著小攤販。
“老爺子,蔥五塊一斤,給您便宜點,四塊吧。”小販笑呵呵地招呼。
周老頭皺著眉,搖頭嘆氣:“唉,太貴了,太貴了,還是不買了。”
他轉身慢悠悠地拄著拐杖回家,嘴里念叨著:“這年頭,啥都漲,錢可得省著花。”
周老頭,姓周,名福,68歲,退休前是個會計,錢上特摳門。兒子在外地打工,隔三差五回來看看他,孫女也大了,忙著工作,平時一個人過。家里存款不少,銀行理財也買了,可花錢上,那是滴水不漏,自己都笑自己:“這錢啊,不攢著,老了花啥?”
平時就靠著退休工資,吃的簡單,穿的也不講究。街坊鄰居都說:“老周這人,啥都好,就是摳門得緊。”
這年冬天,冷得格外早,周老頭穿著件舊棉襖,硬挺著不開空調。
“爸,空調咋不開?這屋里冷得跟冰窖一樣。”
兒子周建國回來探望,一進屋直打哆嗦,順手就去按空調。
周老頭趕緊攔住:“別別別,電費多貴啊,這屋里暖和著呢,穿厚點就行。”
周建國皺著眉:“爸,電費能貴到哪去?你存那么多錢,自己都舍不得花,圖啥?”
“圖啥?圖心里踏實!”周老頭拄著拐杖,倔勁兒上來了,“錢得攢著,老了有備無患。”
“可你都68了,啥叫老?你不活著用,攢再多有啥用?”兒子嘆了口氣,拿外套披上,搖搖頭。
可誰也沒想到,這年冬天,周老頭真扛不住了。
一夜風寒,早上起不來,渾身發抖,咳嗽不止,喘不上氣。
鄰居敲門沒人應,趕緊給他兒子打電話。周建國急忙趕回家,把老頭送到醫院,一查——肺炎,住院!
在醫院的日子,周老頭窩在病床上,連輸液都覺得肉疼:“建國,咱能不能別打這么多針,藥費不便宜吧?”
周建國翻了個白眼:“爸,你命都快丟了,還惦記那點錢?!”
“這不心疼嘛。”周老頭嘴上嘟囔著,心里卻不是滋味。
“老周,你啊,這錢得舍得花在自己身上,不然以后連命都沒了。”
病房里,隔壁床的老李頭勸他,“你看看我,之前也是不舍得花錢,結果摔了一跤,換個髖骨,花了十幾萬。我那兒子媳婦倒是沒說啥,可我心里惦記著:這錢,要是早點花點,買個助行器,防個滑,能少受多少罪?”
周老頭聽得直點頭,心里卻還在算:“十幾萬啊,換我,我也心疼。”
直到一天,護士來換藥,周老頭疼得直咧嘴,打趣道:“丫頭,你這手勁兒咋這么大?疼死我了。”
護士笑著:“大爺,您這身體都這樣了,還心疼藥錢呢,回頭真花大錢,您可別哭鼻子。”
周老頭苦笑,心里隱隱覺得,這話沒錯。
出院那天,醫生叮囑:“老周,回去可得好好養著,屋里一定得暖和,吃得好點,營養跟上,別再犯了。”
周建國開車送他回家,一路上勸:“爸,聽醫生的,空調得開著,飯也得吃好。咱家不差這點錢,你別再摳門了。”
周老頭點點頭,嘴上答應得快,心里卻還在算著:“這一個月醫藥費花了小兩萬,要不摳點,還能省下來……”
可到了家,屋里冷得發抖,他躺床上,越想越怕。
那一夜,他翻來覆去睡不著,想著自己這一把年紀,兒子也有自己的日子,真要是再出點啥事兒,別說錢袋子,命都搭上了。
第二天一早,他下樓,在小區電器店買了臺新的空調,回家后直接開到26度。
幾天后,兒子回來看他,一進門愣住:“爸,你空調開啦?”
周老頭笑瞇瞇地端著熱茶:“開了,咋啦?這不聽醫生的嘛,得養著。”
周建國高興得一拍大腿:“爸,你終于想開了!”
周老頭咧嘴一笑,心里卻是另一番滋味:“人老了,錢袋子再緊,命沒了,啥都白搭。”
從那以后,周老頭日子過得寬裕了些。吃飯舍得買點好菜,菜市場的蔥,也不再討價還價。孫女回來,還笑他:“爺爺,你這蔥多買了兩斤!”
周老頭一邊笑一邊說:“多買點,心里踏實!”
人生啊,真得趁活著多疼自己點。錢袋子,捂得再緊,也不如活得舒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