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位于美國猶他州北部的一處導彈試驗場近日發生強烈爆炸,一棟建筑物被毀。報道稱,警方表示,目前尚未收到關于爆炸現場人員傷亡的報告。當地政府建議居民避開該地區,官員們仍在調查該事件。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是美國五大軍工巨頭之一,據報道介紹,該公司主要業務為生產和測試固體火箭發動機。
據報道,該公司占據美國固體火箭發動機產能的90%,客戶是美國空軍、NASA這樣的政府部門,還有SpaceX這種商業航天公司,可能是因為涉密,該公司沒有就被炸建筑的功能發表意見,也拒絕透露更多信息。不過,通過查閱該公司的相關信息和過往活動,這處建筑極有可能和美國下一代陸基洲際導彈“哨兵”有關。不僅該公司官網上有相關的內容,上個月,他們還在工廠附近,進行過一次“哨兵”洲際導彈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全面靜態試射。
導彈試驗場爆炸發生后的殘骸(資料圖)
當日晚些時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布聲明稱:“今天上午,我們位于猶他州普羅蒙托里的工廠內有一座建筑發生了一起事故,我們正在努力查明原因。在建筑內或附近工作的員工均已確認安全,目前沒有重大人員傷亡的報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一位發言人拒絕透露更多信息。報道指出,對美國空軍而言至關重要的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計劃將其內部研發的大型SRM用于新型LGM-35A“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空軍計劃采購659枚“哨兵”導彈,其中400枚將部署在發射井中。
美國空軍正在開發LGM-35A"哨兵"洲際彈道導彈系統,計劃從2029年開始逐步替換已服役50多年的"民兵III"洲際導彈。這個更新計劃預計將持續到2036年,屆時美國將完成新型導彈的全面部署。然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發言人表示,這次受損的建筑并不直接支持"哨兵"計劃,爆炸事件"不會影響我們在任何諾斯羅普·格魯曼項目上的進展"。盡管如此,考慮到這家公司在美國導彈生產中的核心地位,任何生產設施的損失都可能對整體產能造成一定影響。
“哨兵”火箭發動機進行點火試射(資料圖)
爆炸發生的時間節點極為敏感,“哨兵”導彈項目此前剛因超支1400億美元而被叫停。本就深陷困境的項目,如今隨著工廠爆炸,復工的希望愈發渺茫,就連假裝復工的“遮羞布”也被這場大火燒得一干二凈。“哨兵”導彈項目從2020年立項時計劃花費1000億美元制造659枚導彈,到如今5年過去,錢花了1400億,卻連樣彈的影子都沒見到,堪稱“美式魔幻”項目的典型代表。如今工廠爆炸,無疑是給這個搖搖欲墜的項目致命一擊。深入調查此次爆炸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問題令人深思。
這座猶他州的創新工廠,名字聽上去好像很新,實際上已經用了 60 多年,設備老化磨損嚴重,就像一臺老車,晃晃悠悠開在馬路上,隨時可能出現故障,從而引發一系列嚴重后果。從軟件和操作層面來說,美國的軍工企業還長期存在“重產能輕安全”的毛病。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將軍工企業殺紅了眼,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工廠將生產任務放在首位,在安全管理和維護上投入不足,摳摳搜搜。安全檢查流程能簡化就簡化,員工安排培訓能省略就省略,對安全隱患更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資料圖)
據業內人士透露,工廠里存放的價值數億美元的固體燃料制造設備全毀,這些玩意兒不是超市貨,重新造得花大價錢。更糟的是,部分研發數據也隨著爆炸灰飛煙滅,想恢復得費九牛二虎之力。專家估計,“哨兵”的測試計劃至少得推遲2到3年,甚至整個項目都有夭折的風險。諾斯羅普·格魯曼作為主承包商,這回真是攤上大事兒了。公司過去五年光靠“哨兵”項目就拿了200多億的合同,如今工廠炸了,股價估計得坐過山車,政府還得重新評估它的生產能力。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得頭大。
更為嚴峻的是,這一事件還引發了美國盟友對美國軍工產品可靠性的深度懷疑,這或許會對北約的核共享機制產生消極影響。此次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國將核心戰略產業過度集中于少數私營企業所暗藏的重大風險。與冷戰時期政府主導、全面布局的生產模式相比,當下美國軍工復合體為追求最高效率,已然形成了“贏家獨霸”的市場態勢。然而,此次事故無疑是對該模式在保障戰略安全方面存在嚴重缺陷的有力證明。鑒于此,美國或許不得不做出一系列戰略上的讓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