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5日,俄羅斯能源部部長齊維廖夫與伊朗石油部長帕克內賈德在莫斯科舉行了兩國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第18次會議,討論了能源領域項目實施等多項議題。
齊維廖夫表示,經阿塞拜疆向伊朗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項目即將啟動,年輸送量達18億立方米。待最終價格協商一致后,年內即可開始供氣。
此外,雙方還討論了多項議題,包括延長俄羅斯公司在伊朗油氣田的作業期限、俄石油產品的過境路線、簡化相互貿易結算、和平利用核能和建設新的核電站機組等。
路透社報道截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伊朗和俄羅斯多年尋求在能源領域建立更深伙伴關系,在相關領域取得了具體進展。
第一,是機制上的進展。俄伊能源委員會的會議已經開了十八次,委員會的運作越來越規范和規律,俄羅斯能源部長多次訪問伊朗。此外,最近簽署通過的俄伊之間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條約,其中也有相當大的篇幅論述俄伊的能源合作。
第二,俄羅斯方面對雙邊能源合作有一些具體的承諾,最大的體現就是俄羅斯的一些主要石油公司承諾對伊朗的能源部門,尤其是油氣行業進行一定規模的投資。
客觀來說,俄伊之間的能源合作也面臨限制,比如說,俄伊是兩個受美國嚴厲制裁的國家,比較難開啟實質性的國際合作。總的來看,兩國的能源合作處在有進展、但仍受制約的狀態。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截圖
秦天分析認為,俄羅斯和伊朗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有助于鞏固雙方戰略互信,也拓展了俄伊反抗美國單邊霸凌的新路徑。
俄羅斯和伊朗的能源合作,其實并不僅僅有經濟上的考慮,還有一些能源安全上的考慮。
尤其是最近俄伊之間簽署了長期的戰略合作條約,其中一個內容是,俄羅斯愿意在伊朗需要的時候向伊朗提供天然氣,這實際上是俄羅斯對伊朗能源安全的一種承諾,體現了兩國之間戰略互信的深度。
在經濟方面,兩國也在探索繞開美元、使用俄伊兩國的本幣去進行能源交易的結算,這具有反制裁的重要意義。
俄伊兩國之間在能源基礎設施上也有合作,包括能源通道的建設,這其實也避免了海運或航運的風險,因為海運航運本身就是美國制裁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張晗 印梅梅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李鵬 劉軼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