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在世界免疫周到來之際,本該慶祝人類公共衛生事業取得輝煌成果的時刻,卻籠罩著前所未有的陰霾。4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聯合發出警告:全球免疫工作正面臨嚴峻威脅。錯誤信息泛濫、人口增長失控、人道主義危機不斷加劇、資金削減雪上加霜,多重因素交織之下,過去50年用無數心血堆砌出的全球免疫防線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那些曾經被疫苗成功壓制甚至幾近消滅的傳染病,正在大舉卷土重來。麻疹、腦膜炎、黃熱病、白喉……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鮮血淋漓的歷史記憶。但今天,全球范圍內麻疹病例已連續三年攀升。2023年,全球報告的麻疹病例高達1030萬例,比上一年又增長20%。13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麻疹疫情。與此同時,未接種常規疫苗的兒童數量持續上升,2023年達到1450萬,高于2022年的1390萬和2019年的1290萬。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一個個脆弱生命被推向懸崖邊緣。
這場危機,并非天災,而是徹頭徹尾的人禍。新冠疫情不僅摧毀了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正常運轉,也引爆了一場信息瘟疫,反疫苗謠言、陰謀論、極端主義思潮迅速蔓延,摧毀了數十年來苦心經營的公眾信任。正是這種人為制造的懷疑和恐慌,讓數百萬兒童錯失本該注射的疫苗,在本可避免的疾病面前赤裸裸地暴露無助。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評估指出,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中,近一半的疫苗接種活動和免疫服務遭到中度至重度干擾,直接原因就是捐助資金銳減和社會信任崩塌的雙重打擊。
資金斷裂,是這場即將爆發的公共衛生浩劫中最沉默卻最致命的殺手。各國削減衛生預算,國際組織資金捉襟見肘,疫苗生產和分發體系頻頻告急。過去五十年,疫苗挽救了超過1.5億人的生命,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勝利之一。如今,正是因為貪婪、冷漠和短視,這份偉大正在被親手毀掉。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痛心疾首地指出,資金削減讓全球衛生領域數十年努力的成果岌岌可危,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疫情在世界各地不斷增加,不僅危及生命,也在無聲中堆高了各國醫療體系的崩潰風險。
可怕的是,在這場全球免疫潰敗的大災難中,最脆弱、最貧窮、最沒有發聲能力的人群首當其沖。他們沒有選擇,無法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因一支缺席的疫苗而死于本可輕松防控的疾病。這不僅是公共衛生的失敗,也是赤裸的人道主義災難。而在富裕國家,部分人群卻在用“自由”的名義狂歡,拒絕疫苗,散布恐慌,無知而又狂妄地揮舞著所謂個人權利的大旗,將整個社會的免疫屏障撕出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口子。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已經發出紅色警報,呼吁各國政府給予緊急、持續的政治關注與資金支持。但現實是,全球局勢正滑向深淵。地緣政治對抗激烈,區域沖突頻發,極端主義思潮蔓延,連最基本的國際合作機制都在搖搖欲墜。在這種環境下,指望全球統一行動,無異于癡人說夢。
今天的免疫危機只是冰山一角。它預示著一個危險未來:疫苗接種率持續下滑,可預防疾病重新大規模爆發,公共衛生體系支離破碎,貧富國家之間的免疫鴻溝不斷擴大。麻疹不會只在貧窮國家肆虐,白喉不會只在動蕩地區復蘇,每一個國家,每一個社區,最終都將無處可逃。
面對這場正在加速逼近的浩劫,世界需要的不是敷衍的口號,不是遲鈍的反應,而是立刻覺醒與實際行動。疫苗不僅僅是醫學議題,它關系到國家安全、社會穩定,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死存亡。如果各國政府繼續在短期利益前斤斤計較,如果國際社會繼續用冷漠與拖延回應這場危機,那么等待我們的,不是局部疫情復燃,而是一場席卷全球的公共衛生大災難。
疫苗危機已經不是未來時,而是殘酷的現在進行時。每一天的延誤,都是對數百萬生命的背叛。每一個削減的預算,都是給病毒開的一張通行證。在世界免疫周到來之際,所有國家、所有政府、所有公眾,必須認清現實:守護全球免疫屏障,就是在守護人類自身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