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光石法學苑
作者 | 王涌,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博導
親愛的卡爾,你是我的少年。我還要和你談談,如何進行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進入專注的境界。
一個人在學習的專注中獲得的愉悅,并不亞于在戀愛中獲得的愉悅,但是,神漂意散又是許多學生的狀態。
我在南京大學法學院讀書時,我發現我不專注了,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心思多了,二是時間太碎片化了。專注就一度消失了。專注是生命的一種十分珍貴的狀態,我在一些佛學的著作中,領悟到,如何在碎片化的日常生活的境遇中,隨時進入專注的狀態。如果有大塊時間的專注,那就更好,你就可以進入深度思考,在深度思考狀態中,積累學問和人生智慧的力量。
我讀道格拉斯的自傳時,我發現,道格拉斯在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讀書時,也一度不專注,他求助于中國哲學和佛教中的冥想,以清空雜念,回歸專注。
現在,你們面臨的問題更大,每人一個手機,手機上有微信,微信中有朋友圈,幾乎天天處在朋友聚會的狀態中。所以,時間管理極其重要,你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節奏。
這里,我再談談科克。他是英國法律史上的偉人,國王詹姆斯一世也承認他是法律之父、人民的圣賢。如果不是科克,英國的普通法就可能就被羅馬法替代了,因為當時的亨利八世國王和他的女兒“冷血瑪麗”都主張實行羅馬法。
我要讓你學習科克的,是他的嚴格的作息時間和穩定的生活節奏。
科克在泰晤士河邊的內殿律師學院學習法律時,他的作息時間十分獨特。即使冬天,他也是凌晨3點起床,點燃火光,開始閱讀Bracton和Littleton的著作,然后8點坐船到威斯特敏斯特旁聽開庭,直到中午12點。下午聽課程講座,或自己閱讀,至5點晚餐。晚上9點,他準時睡覺。
節奏就是效率,要形成自己的節奏,心無旁騖,心無焦慮,按部就班,就像佛教中的禪的境界一樣。
小和尚向師傅問生命的意義和修煉的方法,師傅說:“你吃過飯了嗎?那就去洗你的碗吧。”佛教中這段著名的禪語,也是對你說的:“你吃過飯了嗎?那就去讀你的書吧。”——這是法律人的新禪語。日常就是意義的所在,日常的節奏就是修煉的門徑。
我對于專注的理解和體悟,希望你在大學時就能提前獲得。技術上說,這是一種情緒和時間管理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存在哲學和生命哲學。
我建議你準備兩個筆記本,可以漂亮一點的筆記本,因為那感覺就好像兩個漂亮的朋友陪伴著你。一本做學術筆記,另一本記日記。日記整理自己的思緒,是一種修煉。十年后,還可以回讀。人是會遺忘的,遺忘過去,你就沒有時間感了,就成空心人了。寫日記很好,一段時光可以過三遍,過時是一遍,寫時是一遍,光陰流逝后回頭翻閱時,又過一遍。
親愛的卡爾,我說了這么多細節和技巧,是因為我相信細節,大師不是無中生有的,是在人生的細節中生成的。我是一個高度重視細節的人,希望你也是。
古羅馬詩人恩尼烏斯有一句話:“緩緩圖之,而其事卒成”。司湯達將其寫在《紅與黑》第五章的文頭。也許這是于連的座右銘,不過,話是古羅馬人說的,很有道理,與你共勉。
法寶新AI系列產品
智能寫作
智能問答
模擬法庭
法寶來簽
法寶合規
責任編輯 | 金夢洋
審核人員 | 張文碩
本文聲明 | 本文章僅限學習交流使用,如遇侵權,我們會及時刪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和北京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見或對相關法規/案件/事件等的解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