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的天空,乍現一道白光,可以把你送到600年前的明朝初期當公主,你會選擇穿越到誰的身上,過上幸福美滿的一生?
如果你是姐妹閨蜜組團去明朝穿越,那最好在朱元璋16個公主中選擇穿越對象。一來,可以從閨蜜關系穿越成為親生姐妹;二來,朱元璋雖對外人殘暴,但對子女是格外寵愛;三來,有16個姐妹陪伴會很熱鬧,還有26個哥哥弟弟寵著保護著。
不過同樣是公主的身份,卻是千差萬別的劇本,穿越時一定要慎重啊!那我就梳理一下朱元璋的16位公主,如果早點認真看完也可以早點穿越到明朝當公主姐姐;不認真看完就著急穿越可能只會獲得公主體驗卡,沒幾天就游戲結束;當然如果太晚了穿越過去,寵你的就不一定是父親和哥哥了,有可能是大你十幾歲的侄子和與你同齡的孫子們了。
在中國歷代開國君主中,明太祖朱元璋以26個兒子、16個女兒的子女數量高居第一位,而且成活率極高,有24個兒子活到成年、14個女兒活到出嫁。在古代落后的醫療條件下也堪稱奇跡。朱元璋對兒子女兒們都很疼愛,但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命運也是大不相同。之前我已經仔細講過了朱元璋的26個兒子的情況。今天我們來講講朱元璋女兒們的故事:
長女朱鏡靜:臨安公主(1360年—1421年8月17日),是明太祖朱元璋長女,母成穆貴妃孫氏,同母妹懷慶公主。洪武九年(1376年),封臨安公主。
臨安公主朱鏡靜
臨安公主和明成祖朱棣同年出生。洪武九年,16歲的公主嫁給韓國公李善長的長子李祺為妻。因為是長女,臨安公主受到父親朱元璋的關照是頗多的,臨安公主天資也比較高,恪守婦道,一時成為公主們的表率。朱元璋對駙馬李祺一開始也十分信任,經常交辦差事,比如代表朝廷賑災。
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因為涉及到胡惟庸謀反案,全家70余人被朱元璋處死,因為李祺是駙馬,朱元璋網開一面,李祺和公主一家得以保全,但全家被安置到外地生活。臨安公主于永樂十九年(1421年)去世,享年62歲,明成祖朱棣輟朝4天,并按照有關禮儀安葬。
次女朱英嬈:寧國公主(1364年-1434年),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嫡長女,朱標的同母妹妹。
寧國公主朱英嬈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寧國公主。同年,14歲的寧國公主下嫁梅思祖的侄子梅殷。梅殷是當時的才子,朱元璋都對他高看一眼。朱元璋去世前,曾經囑咐梅殷要好好輔助皇太孫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對梅殷也很重視,任命他為淮安總兵官,輔助守衛南京外圍防線,抵抗朱棣南下。朱棣本想勸說梅殷讓路,梅殷不肯。后來,朱棣繞開淮安,直接殺到南京,滅了建文帝,自己當了皇帝。朱棣召回了梅殷,并慰勞梅殷,梅殷說“勞而無功”。后來,梅殷在南京意外溺水身亡,寧國公主懷疑是四哥朱棣干的,找到朱棣要說法。朱棣告訴她,你是我親妹妹,梅殷是我妹夫,我怎么可能陷害梅殷?梅殷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擠下橋淹死的,我已經處死了兇手。
寧國公主相信朱棣說的是真話,從此帶著孩子安心過日子,直到宣德九年(1434年)去世,享年70歲,幾乎活到了朱元璋的壽命。
三女崇寧公主(?-1384年),姓名不詳,出身不詳,生母不詳。
崇寧公主
洪武十七年,崇寧公主嫁給了牛城,作為父親的朱元璋很高興,在第二年就賜給了牛城公田米二千石作為他們俸祿,因此牛城夫婦在南京過著富足安穩的生活,如果這樣一直下去,這對夫妻肯定會白頭諧來最后安然在子孫滿堂中安然離世,但那是朱元璋的一個決定改變了他們的一切。
朱元璋決定加強對云南的控制,牛城雖然也不姓朱,但是是自己的女婿,一個姑爺半個兒,他肯定比沐英忠心于自己,于是決定派牛城前往。如果就這樣派女婿前往,目的太過明顯,會引起沐英的疑心,于是他隨便找了個理由把牛城定了罪,然后發配云南新建立的金齒衛,并且讓自己的女兒隨行,從而徹底扎根云南。
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居然傳來了女兒的死訊。畢竟從南京到云南距離遙遠,公主從小出生在皇宮,沒有吃過這種苦,而且還受氣至死。公主能受什么氣?自然是牛城的氣。牛城原本在南京過著體面富足的生活,身為駙馬地位崇高,可是沒想到剛結婚就被發配到云南,想想大駙馬李祺身為李善長之子,成為朝廷重臣,二駙馬梅殷備受岳父喜愛,職位一升再升。可是自己卻被發配,他心中能不生氣嗎?因此自然對妻子不滿,冷言冷語,話里話外埋怨岳父。而崇寧公主本來因為長途跋涉使得身體不好,還受到牛城的怨氣,于是連氣帶病死在了路上。朱元璋是有名的護犢子皇帝,他不能看到自己子女受苦受委屈。他本想在牛城和崇寧公主到達金齒衛后,就赦免牛城,然后委以重任,沒想到自己的閨女居然死在了路上,而且他經過調查發現崇寧公主在路上受氣,甚至生病了牛城都不照顧,他大怒,既然女兒都沒了,自己還要這個女婿干什么。憤怒的朱元璋也顧不得自己之前的計劃了,他下令將牛城押送到到金齒衛后,直接就將牛城處死,一命抵一命,從而解自己喪女之痛。牛城萬萬沒想到他居然成了明朝第一位被岳父殺死的駙馬。
四女安慶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女(嫡次女),母孝慈高皇后馬氏,寧國公主同母妹。出生不詳,死亡不詳。
安慶公主劇照
洪武十四年(1381年),封安慶公主,下嫁給歐陽倫。歐陽倫進士出身,卻是個不安分的角色,經常派人到西北邊境走私茶葉,地方官員因為他是當朝駙馬,不敢過問。歐陽倫的家奴狗仗人勢,遇到關卡檢查時,竟敢毆打官吏,朱元璋接到報告后,毫不猶豫將歐陽倫處死。其后再無安慶公主相關記載,不知其真正去向。
五女汝寧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女,生母不詳,姓名不詳,生卒不詳。
汝寧公主劇照
洪武十五年(1383年)與懷慶公主、大名公主等先后下嫁。汝寧公主下嫁吉安侯陸仲亨之子陸賢。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陸仲亨因牽涉胡惟庸案被殺,并被抄家。后續汝寧公主情況不詳,去向不明。
六女朱福寧:懷慶公主(1368年-1425年7月15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女,母成穆貴妃孫氏,臨安公主同母妹。
懷慶公主劇照
洪武十五年(1382),下嫁王寧。婚后,駙馬都尉王寧任后軍都督府事。建文年間,王寧給燕王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關進監獄。 朱棣即位后,稱妹夫王寧“孝于太祖、忠于國家,正直不阿,橫遭誣構”,得封永春侯。王寧和懷慶公主有兩個兒子,王貞亮和王貞慶,其中王貞慶為景泰十才子之一。
永樂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1424年11月21日),進封懷慶大長公主。洪熙元年七月一日(1425年7月15日),懷慶公主去世。永樂九年(1411年),駙馬王寧去世;洪熙元年(1425年)懷慶公主于去世,享年57歲。
七女大名公主:(1368年-1426年3月30日),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女,名字不詳,母不詳。
大名公主劇照
洪武十五年(1382年), 下嫁給李堅。李堅的父親李英是一員武將,在跟隨沐英征戰云南時戰死。李堅有才能,婚后擔任前軍都督府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任命李堅為左副將軍,參與征討燕王朱棣。在滹沱河之戰中,李堅被朱棣的燕軍活捉,在被押往北平的路上去世。李堅和公主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李莊。朱棣即位后,礙于大名公主親妹妹的身份,沒有進一步追究李堅家的罪過。宣德元年(1426年),大名公主去世,享年58歲。
八女福清公主(1370年-1417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女,母安妃鄭氏。如果說朱元璋所有兒子中,最愛的是太子朱標,那么朱元璋所有的女兒中,最愛的是福清公主。
福清公主
福清公主相貌清秀,儀表非凡。據吏官于相史記載其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善于治國安邦之道,精靈聰慧常與明太祖相臣之女為伴,對歷史典故頗為熟悉,曾多次獻計出謀替朱元璋解決燃眉之急,深受朱元璋寵愛。
洪武十八年(1386年),福清公主下嫁給張麟,生有一子張克俊。永樂十五年(1417年)去世,享年48歲。
福清公主墓
1998年,南京市雨花臺區鄧府山發現一座古墓,經考察是福清公主與其子駙馬舍人張克俊的墳墓。盡管福清公主墓遭到盜掘,但它依然是中國發現并保留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結構復雜、規格宏大的明代公主墓,福清公主墓的發掘和保護,對于研究明代皇族喪葬禮俗、建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福清公主墓
福清公主墓是全國唯一一座仍然存在守墓人的公主墓,守墓人就生活在公主墓前的寺廟中,環境清雅,外建牌坊還寫著“山高水長”的字樣。
以上就是朱元璋的前八個女兒,同是出生在帝王家,命運卻有天壤之別。最慘的是三四五這三位命運很相似的公主:三公主被老公連累而氣死在去云南的路上,四公主五公主也因丈夫犯罪被連累以至于去向不明。她們都嫁錯了郎,三人丈夫都被父親朱元璋所殺,她們也都沒留下姓名。悲乎哀哉!
大公主、二公主、六公主、七公主這四位公主,雖然沒有太過耀眼的人生,但至少也沒有經歷悲慘的命運,而且壽命都很長。
毫無疑問,如果穿越,小仙女們肯定會選擇成為壓軸出場的八公主福清公主,這個集美貌與智慧并存,享父愛與夫愛于一身的翩翩美人,哪怕是過了六百年之久,仍然綻放著光彩,讓后人艷羨不已。
今天講的,是朱元璋的前八位女兒的公主人生,后面的八位又擁有著怎么樣的精彩傳奇呢?誰又會是朱元璋最寵愛的“壓軸出場”公主呢?穿越需謹慎,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