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鈞擔任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分區司令員,奉命開辟以涉縣、林縣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8月的一天,皮定鈞正與涉縣縣長鄭晶華在一起討論工作,此時婦救會的主任張烽進來匯報工作。
張烽才17歲,中等個頭,白皙的瓜子臉上,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像會說話。一眼萬年情,恰似春花開,就是這么短暫的一瞥,皮定鈞怦然心動。張烽走了之后,他便給鄭晶華下了任務:去幫我說媒,我要娶那個姑娘做老婆!
結果鄭縣長出師不利,一張嘴便被人家姑娘拒絕了。張烽為何拒絕呢?向來以頑強作戰著稱的皮定鈞,又是如何打贏的這場愛情戰爭呢?
姻緣始于一見鐘情
1914年,皮定鈞出生于安徽省金寨縣一個農民家庭。家里本來就窮困,結果他才3歲,父親便因病去世,失去了頂梁柱,日子更加難熬。
他的母親改嫁了,皮定鈞只能與年邁的祖母相依為命。祖母年紀大了,也沒有什么勞動能力,日子過不下去時只能帶他去討飯。但皮定鈞沒有妄自菲薄,趁此機會,還在鎮上的“丐幫”里,混成了孩子王。
待年紀稍長,他便去給地主家放牛,雖然如此,也是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卻還是吃不上一頓飽飯,還時常挨打挨罵。
1929年,立夏節起義在金寨縣炸響紅色驚雷,從此大別山腹地紅旗漫卷。才15歲的皮定鈞,與村上的14名小伙伴,一起加入了紅軍。
1930年,他跟隨紅軍開始轉移,參加了蘇區的歷次“反圍剿戰役”、川陜蘇區的反“六路圍攻”、長征等。槍林彈雨中,過去了十年,當年一起出村的十幾個小伙伴,只有他活了下來。曾經那個青澀的少年,已經成為威名遠揚的軍分區司令員。
這一年,皮定鈞已經26歲,常年忙著打仗,不要說結婚,連戀愛都還沒有談過。
皮定鈞
自從擔任太行軍區第五分區司令員以來,皮定鈞也是整天忙著帶領部隊打游擊。這8月里奇襲涉縣消滅了300多個鬼子,他才有空在涉縣小住,與鄭晶華討論鞏固根據地的事情。
沒想到這一次小住,竟與愛情不期而遇。看著人家姑娘的倩影,他的心頭一陣悸動,還沒來得及說上句話,張烽便匯報完工作走了,眼神都沒有給他一個。
我這么大個人,你怎么就看不見呢?皮定鈞不由悵然若失,久久不能回神。之后,他便拉著鄭晶華,問了一連串的問題:
“剛才來的那姑娘是誰呀?她多大啦?”
“看著那么年輕,應該沒嫁人吧?她家是哪里的?做什么工作?”
皮定鈞
起初,鄭晶華也沒有多想,便一一作答。他說:“這姑娘叫張烽,就是我們涉縣本地的。好像是1923年出生,17歲了,縣婦救會的主任,至于有沒有婚配嘛------”
作為過來人,鄭縣長怎么會不知皮定鈞的心思。他介紹得很詳細,說著說著,便再也忍不住哈哈笑起來。
皮定鈞倒是直爽,他就勢便拍著鄭晶華的肩膀,說道:“既然如此,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吧,去當媒人,介紹她做我的老婆。”
鄭晶華自然也樂意成全,很快他便找到了張烽,與她聊了起來。聊了沒一會兒,話鋒一轉,便說起了這門婚事。
鄭晶華問道:“張烽,你覺得皮司令這人怎么樣?他驍勇善戰又會關心人,嫁給他做老婆,肯定錯不了-----”
沒想到,小姑娘是一點不給面子,直接便說:“他好不好跟我有什么關系嘛?我又不做他老婆。”
鄭晶華趁機趕緊接話,說:“你當然可以做他老婆啦,你愿意嗎?愿意我去給他回個話。”
前排左一為皮定鈞
繞了一圈,張烽才明白原來是給自己說媒來了,便直接拒絕了,表示不愿意。鄭晶華不死心,又再三勸說:“皮司令這樣的人,想嫁他的姑娘不知有多少,這可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你再好好想想-----”
左說右說張烽還是不同意,還說“看他那么好,干脆你嫁他!我是不會嫁給軍人的!”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不嫁軍人,非是張烽信口開河,而是做了兩年婦救會主任,她見多了夫妻生離死別,戰亂年代嫁給軍人意味著什么,她比誰都清楚。
張烽態度堅決,鄭晶華只好無奈的回去。人家姑娘不愿意,得到回復后,皮定鈞也沒辦法。但再難啃的硬仗他都能堅持打下來,又怎么可能因為一個拒絕就鎩羽而歸呢!
他決定要等一個合適出手的機會-----
耗時數年艱難追妻
自從上次奇襲涉縣消滅300日軍后,日軍也更加小心翼翼,總是大部隊一起出動,步步為營難以下手。皮定鈞為此絞盡腦汁想策略,到處游擊破壞鬼子的交通和通訊聯絡,以期能夠讓他們首尾不顧截成幾段,他好趁機各個擊破。
雖然都屬于太行軍區的第五分區,但皮定鈞征戰在前線,張烽屬于后勤支援,因此總是沒有機會見面。
等待是最能消磨熱情的,時間久了,心底那抹倩影,便越來越模糊了。這期間,皮定鈞又邂逅了一段感情,兩人還差點結婚了。
那是1940年的冬天,五分區來了一位女戰士,名叫陶瑩。她是一位江南女子,溫婉動人,還上過大學很有才氣。
有一次,皮定鈞在分區開大會作報告,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又是身經百戰的司令,陶瑩因此對他很是仰慕。等兩人接觸以后,她才知道,他幾乎沒受過正規學校的教育。
讀書少,這也一直是皮定鈞的遺憾,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會想辦法學習文化知識。如今身邊有個大才女,他當然是要經常請教了,就在頻繁的接觸中,兩人萌生了感情,準備結婚。
婚事眼看要成了,卻突然被人“棒打鴛鴦”。這個人,正是時任129師師長的劉伯承。
劉伯承
劉伯承不批準皮定鈞的結婚申請,非是他不近人情,而是部隊有規定。雖然各根據地可能有些差異,但“二八五團”還是最有代表性的,即28周歲、5年黨齡、團級干部及以上,達不到這個條件,就不能結婚。
當時,皮定鈞已經27歲,按說等個一年半載也沒問題。但問題是,皮定鈞出生于1914年,這是后來才證實的。他不到10歲祖母也去世了,所以他也記不清自己多大,就大致推算了一個年齡,1917年,這樣,他就只有24歲,還要等好幾年。
因為這個原因,陶瑩感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愚弄,最后兩人不歡而散。皮定鈞的初戀就這樣終結,又開始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戰斗中去。
皮定鈞與張烽
1942年,日寇集結大軍,對八路軍太行、太岳根據地連續掃蕩,一整年都不敢歇口氣。一直到冬季,打了一個月800余次戰斗,打死日寇2800余,日軍的第三次掃蕩,被徹底粉碎,只能撤退。
就這樣,皮定鈞又難得有了幾天清閑日子,開始考慮自己的人生大事,當年讓他怦然心動的倩影,又開始時常浮現在腦海。
結果,就在他念念不忘時,竟然聽說了一個消息:張烽被調到了太行軍區的黨校學習。這一下,可是近水樓臺了。
皮定鈞張烽與家人
皮定鈞立刻行動起來,這一次,他委托了學校的領導劉湘萍去說媒。
結果時隔兩年半,他又一次被張峰拒絕了,理由是“學習期間,不愿意談戀愛”。
皮定鈞因此很沮喪。此事自然也傳到了劉伯承的耳中,不禁就感覺對不住他,想幫他一把。
當時,正好徐子榮要去五分區當政委,臨行時劉伯承交代他,要幫皮定鈞好好留意一下婚事。
皮定鈞塑像
徐子榮帶著“任務”來的,兩人聊了聊,皮定鈞說他就喜歡張烽。徐子榮自然義不容辭,開始了自己的說媒行動。
徐子榮不愧是政委,了解到之前兩次說媒的失敗經歷,他決定換一個打法。他不去找張烽,反而去找張烽的姐姐做工作,姐姐又去做父母的工作,就這樣,一家人圍著張烽勸,她走到哪里,都有人說皮定鈞的好話。
在此期間,皮定鈞也是趁熱打鐵,又是送情書又是送溫暖,終于打動美人心。1943年的6月,他們結為了夫妻,雖然因為戰爭聚少離多,但他們的婚姻持續了33年,還生育了7個子女。
皮定鈞與張烽晚年
在這33年里,他們相濡以沫夫妻恩愛。1976年,皮定鈞因為空難犧牲,張烽因此痛不欲生流干了眼淚,她在文章中,寫下過這樣的話:
我多次去過你犧牲的地方,我在心里朝著群山大聲呼喊,對著大海急切呼叫:你們父子和同志們在啥地方?在啥地方?可是,回應我的只有山的回音,洶涌的浪濤聲。
這樣痛徹心扉的文字,字里行間都透露著深情,在這段婚姻中,她,也早已情根深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