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發生在1870年的天津教案,當時流傳洋教堂用小孩眼睛心臟制作新藥的流言是真的嗎?
二、處理此案的曾國藩為何被當時國人痛罵為賣國賊,并恨不得人人得而誅之?
三、案件處理結果。
1870年的春夏之交,在天津望海樓法國天主教堂附屬機構育嬰堂的墓地。一群饑餓的野狗在覓食中,無意中刨出來了幾具兒童的尸體。路過群眾發現后,馬上報官。隨后,天津縣衙的差役來到現場,經過進一步深挖,發現墓地之中共埋葬了近四十名兒童。
那些小孩是怎么死的?為何就埋在教堂的墓地?官方還沒有調查結果之前,群眾之間就開始先流傳這么一個消息:望海樓的法國傳教士要用小孩的眼睛和心肝配制一種新式的西洋藥,為了得到小孩,他們收買中國人販子,以每個小孩五兩的價錢,誘拐了幾百個天津小孩。他們把小孩剖肝挖心后再把小孩葬在墓地里。
消息傳開后,輿論嘩然。而后,天津縣衙抓到了一個叫武蘭珍的人販子。據武蘭珍交代,說是教民王三委托他誘拐兒童的。 武蘭珍的這番話一下子坐實了群眾的傳言,一時間群情激憤,反洋情緒洶涌!天津民眾紛紛罷工集會,自發地趕來包圍了天津縣政府辦公大樓。要求政府主持正義,并高呼:洋人滾出天津!
畢竟武蘭珍的供述還不能證明群眾的傳言就是真的。天津知縣劉杰為了查明真相,實根據武蘭珍供述,帶著武蘭珍去望海樓教堂指認嫌犯王三,但武蘭珍沒能指認出任何一個人,也說不出教堂內的細節。案件一下子無從追尋。
但數千憤怒的民眾已經按捺不住,他們聚集在教堂外,情緒激動,向教堂內胡扔板磚,沖突一觸即發。如何應對這種混亂的群體沖突場面?
劉杰沒有經驗,他不知道怎么安撫群眾。更不知道接下來如何處理。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Fontanier)卻先怒氣沖沖地帶人來找劉杰交涉,給劉杰施加壓力,讓他馬上解決問題。由于洋人驕橫慣了,說話頤指氣使。哪知劉杰也是有脾氣的人,不肯聽從豐大業的指手畫腳。
驕橫的豐大業氣得抓狂,失去理智的他竟然拔出槍來,沖劉杰扣動了扳機。他沒打中目標劉杰,卻打死了劉杰的仆人。豐大業的行為進一步激怒了群眾,況且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已經被洋人作威作福壓抑得太久了,這種壓抑在內心的怒火一旦爆發,就無法控制。
他們先是活活打死了豐大業和他的助手,然后沖進教堂,見到洋人就打。現場打死教堂里的十個修女、兩個教士、兩個法國官員、兩個法國平民,之后又點火把教堂和育嬰堂燒毀。
但群眾還不解恨,接下來的幾小時,騷亂不斷蔓延,在騷亂過程中又有三個俄國商人被殺,四座英國和美國教堂被毀。另外他們對入教的中國人也不放過,三十多名中國教民在這場騷亂中被殺。 這就是“天津教案事件”。
事件的發展不僅超出劉杰的控制,而且震驚到了清廷。在當時,舉國上下普遍認為這是“愛國的正義行動”,出手的民眾是“民族英雄”,誰反對就是媚外,就是賣國。因為大家都堅信能激起如此多人憤慨的事情,絕不會是捕風捉影,一定是外國人做了不法的行為。
如何妥善處理案件,成了清朝統治者的難題。當時, 憤怒的不只民眾,還有列強,他們派出使者向慈禧母子提出強烈抗議,要求懲罰兇徒,賠償損失,不照做就開戰!而且相關列強把艦隊開到了天津,見識過洋槍洋炮厲害的慈禧如坐針氈。滿足洋人要求,就難以平息民憤。但不滿足,又不敢面對洋槍洋炮。
左右為難的慈禧想到了曾國藩,而且讓曾國藩來處理此事也名正言順,畢竟天津屬于直隸總督的管轄范圍。隨后,慈禧將此案交給曾國藩全權處理,但提出兩點要求:第一點是不要失去民心;第二點是不要得罪洋人。
曾國藩深知此案棘手,但沒有選擇,他只能迎難而上。奉旨來到天津之后,曾國藩決定先頂住群情壓力,從調查小孩尸體事件的真相入手,查明真相后再處理案件。他動用自己所能調動的資源,從頭開始,經過半個月的努力,他最終把關于小孩尸體的案件真相查明。
小孩尸體的真相并非群眾流傳所說的,真實情況是:在當時中國,棄嬰相當嚴重。很多人因為無力養活孩子,或者重男輕女,把自己的孩子扔在路邊,讓孩子自生自滅。教堂的修女教士發現后,收養了他們。一來教堂覺得救人是善心,二來把這些孩子養大后,讓他們宣傳基督教,有利于基督教的傳播。無論當時洋教堂出于什么心思,客觀上都幫助了這些嬰兒,挽救了她們生命。成了當年的福利機構。
后來教堂覺得,靠他們自己的人去發現被遺棄的嬰兒太難了。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得救,他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鼓勵那些不想養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主動送到教堂來。教堂不僅收養,還給他們一點錢獎勵。
但沒想到這些措施卻催生了一條罪惡的產業鏈,一些人販子見有利可圖,就通過坑蒙拐騙,把孩子拐賣到教堂里。教堂也不分青紅皂白,照單全收,好心卻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結果。被不明真相的群眾誤認為,教堂收購孩子要做見不得人的罪惡勾當。
至于引發案件的四十具孩子尸體,是因為這一年是災荒之年,加上瘟疫流行,許多家庭已經無力養活孩子,家長就將孩子丟在路旁或直接扔進河里,許多孤兒便只能自生自滅。 育嬰堂的修女、教士發現他們時,他們很多已奄奄一息。收留進教堂后,一部分孩子患病不治死亡。那些死了的孩子被教堂送出去埋了。有些埋葬的位置較淺,就被野狗給刨了出來。群眾看到此景,聯想到教堂平時“購買”的孩子,引發了謠言,又最終因為謠言而引發了此案。
案件真相查明,但如何結案才是難題。好在這一年的8月,當時的法國人被突然爆發的普法戰爭(法德戰爭)弄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有精力去顧及死在遙遠東方的國民。 經過曾國藩跟洋人一番討價還價之后的處理方案是這樣的:以命換命,殺掉為首的煽動者;向各國賠銀五十萬兩;派遣專員去法國“謝罪”。至于洋人要求讓劉杰抵命,曾國藩堅決不讓步。最后讓知縣劉杰以革職充軍了事。
這樣處理方案,雖然給洋人了一個交代。但難以平息民憤,注定了曾國藩的結局。一時間“賣國賊”的罵聲洶涌而來。而朝野上下各種彈劾奏折也如雪片一般,都欲殺之而后快。因為天津教案, 毀掉了曾國藩數十年積聚的聲名。
慈禧知道,曾國藩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屬實不易,但此時總要給民眾一個交代。她召見曾國藩,說我知道愛卿不易,可是現在群情洶涌,現在愛卿、皇上、愛卿總得有一人入坑。曾國藩無從爭辯,這個鍋只能他背了,他跟慈禧說,這個坑我來跳吧!
慈禧略微有點小感動:愛卿深明大義,哀家甚感欣慰,這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你是不能做了,就委屈你去做兩江總督! 曾國藩平靜地接受了安排,這已經是他最好的結果了。但自己一片丹心,最后卻被罵賣國賊的委屈心里,實在難消,一年多后,曾國藩去世……
批評總是容易的,做事總是不容易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