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的浦東美術館2025重磅大展“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是藝術家迄今以來規模最大、涵蓋內容最完整的回顧展,旨在全方位地呈現他創作生涯每個階段的整體樣貌和思想轉變,突出他在不同領域內的重要成就。
展覽涵蓋出現在電視劇《繁花》中出現的經典作品,及各個時期的多樣不同系列創作悉數登場。回溯陳逸飛的一生,不僅傾情奉獻給了藝術,也與上海這座城市緊密相連,關于藝術家的傳奇人生,還有許多驚喜值得探索。
左:沈奇嵐;右:陳天
在正式觀展之前,我們有幸與“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執行策展人、牛津大學在讀博士生、陳逸飛之子——陳天,“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執行策展人、藝術評論家、著名策展人——沈奇嵐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試圖從更多元的視角,解讀陳逸飛與他的藝術世界。
從紅色經典到都市敘事,從東方意境到國際視野,陳逸飛先生的創作始終走在時代之前,以藝術見證時代的變遷。漫步展廳,我們將探索四大主題板塊與各類珍貴歷史文獻,從多元藝術媒介中,感受陳逸飛藝術生涯的不同階段與高光時刻。
1946年,陳逸飛生于浙江鎮海,幼年便遷居上海,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多元,培養了他對藝術的敏銳感知。作為當代杰出的美術家代表,他的作品高度融合了中西方藝術精髓,同時承載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與江南文化的歷史脈絡,為中國現當代藝術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世紀60-70年代,年輕的陳逸飛將畫筆對準勞動工人與現實題材,以澎湃與飽滿的熱情記錄時代脈搏。在「成長歲月」主題版塊,我們看到了陳逸飛對時代的深情凝視與對英雄主義的浪漫抒寫。
1971年,他與畫家魏景山赴南京梅山鐵礦采風,共同創作出其經典作品《開路先鋒》,以細膩筆觸描摹集體精神的震撼視覺效果。1972年陳逸飛獨立創作的《黃河頌》,靈感源于鋼琴協奏曲《黃河》,描繪了一名佇立的戰士與身后奔涌黃河形成的動靜對比之作,無形地傳遞著民族的堅韌精神。
1979年,陳逸飛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并創作了杰作《踱步》。這幅畫作可視為陳逸飛33歲時的自畫像,而《踱步》的誕生,也標志著陳逸飛對自我的超越和其歷史觀的成熟。借鑒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手法、寬銀幕構圖,陳逸飛將自我繪于歷史與現實之間,創造性地折疊線性時間,重構近代歷史的重要時刻。
肅穆而靜謐的展廳內,一幅幅彰顯紅色文化的經典作品,讓我們回望了時代的痕跡與激昂,亦能感受到陳逸飛對崇高與美的無限追求。
20世紀80年代,陳逸飛遠渡重洋赴美留學,這段經歷不僅成為其藝術生涯的轉折點,更讓他在融匯中西文化的同時,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在這一時期,藝術家通過“水鄉”與“音樂家”兩大系列,展現了其作品中獨具東方詩意的當代美學。
初至紐約,或是思念家鄉之情濃厚,記憶中的江南水鄉成為了藝術家的母題,《雙橋》《周莊》等系列作品因而誕生。
畫面中青瓦白墻、石橋流水的水鄉景致,被藝術家賦予朦朧的光影與柔和的色調,展現出空靈而細膩的東方美學意境。
同時,西方藝術技法也啟發了陳逸飛,“音樂家”系列是他藝術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創作于1987年的《長笛手》,描繪了一位身著黑色晚禮服的女演奏家,低眉頷首,輕撫長笛,雖是畫作,畫中人卻仿佛擁有了生命力與文化流動的質感,令人驚艷不已。
水鄉系列的溫潤與詩意,音樂家系列的細膩與象征寓意,讓陳逸飛成為首位被美國主流藝術界廣泛認可的中國當代畫家,流連展廳內多幅經典之作,我們仿佛借由這些畫中的人物,與藝術家完成了一次心靈的交流,也讓人看到了一個更為立體的陳逸飛。
一部《繁花》,將老上海的摩登記憶用光影雕刻后呈現,鮮活的故事與那個時代的無窮魅力。和平飯店、黃河路、至真園...當空間成為物理懷念的載體,藝術就是那把打開時光之門的鑰匙。導演王家衛選擇用來自陳逸飛的經典作品,鏈接至真園飯店內發生的故事與時代間的專屬記憶。
20世紀90年代,陳逸飛重返上海,并用他更為純熟的技藝記錄下這座城市90年代-21世紀初的摩登與變革。第三板塊“海上風華”展現了藝術家對海派文化的獨特詮釋,揭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在這一展廳中,熱劇《繁花》中至真園飯店的“彩蛋”也欣然登場。讓人記憶猶新的李李與寶總“同款大片”,便是以這幅《仕女與鳥籠》為背景拍攝的。
畫中的人物是陳逸飛所塑造的經典仕女形象之一,兼具現代與古典的獨特風格。細膩靜謐的質感,散發著上個世紀膠片電影般的朦朧之美。
《玉堂春暖》則是劇中至真園頂樓包廂中的李李“珍藏”。這幅畫將昆曲《玉堂春》的戲劇張力嵌入畫面,以油畫呈現民國上海灘的浮世繪卷。劇中,身后那一幅代表李李品味與格調,又彰顯時代風情的畫作,與前景中勢均力敵的人物形成微妙的呼應,仿佛一場無聲的對峙。亦呈現出《繁花》所暗藏的藝術象征——老上海的風華,將以藝術為載體長存。
集歷史意義與美學欣賞為一體的“仕女”系列,進一步展現出陳逸飛在東方美學上的造詣。以西方肖像畫的光影語言描繪東方身著改良旗袍的女子,古典韻律與現代文化在畫中交織繾綣,演繹著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美。
當我們步入“西藏”系列作品展區,一股厚重而濃烈的高地之風自畫中而來。深刻肌理與熾烈色彩描繪著畫中人物的精神與敬仰。
無論是海派風情,還是藏地文化,在陳逸飛眼中,藝術不應被單一地域或形式所禁錮,以多元文化實踐著美的真諦。
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在這一時期,陳逸飛以超前的視野提出了“大美術,大視覺”的理念,將不同的藝術風格與媒介融會貫通,亦展現了其作為藝術家的非凡技藝。在展覽第四板塊“大視覺時代”,我們將欣賞藝術家跨界探索的多元藝術形式以及與上海間的緊密聯系。
1997年,陳逸飛創立服裝品牌“Layefe”,首次將“高級時裝”概念引入中國,足以顯示其“潮流”與先鋒屬性。跨界服裝設計后,他以油畫般的色彩搭配、雕塑感的剪裁線條,賦予時裝以藝術品的DNA,一度掀起了上海灘女性時尚風潮。當下熱門品牌ZUCZUG素然的創始人王一揚,也曾是Layefe女裝首席設計師。
藍調空間內,循環播放著Layefe時尚大秀,仿佛穿越至T臺之緣,詮釋出藝術家的時尚品味。
2001年,他還創辦了影響深遠的《青年視覺Vision》雜志,其編輯和作者團隊匯聚了當時的眾多青年才俊,如今已成為著名攝影大師的陳漫,就曾供職于此。雜志的欄目設置涵蓋了人文、藝術、空間、時裝、美妝、科技等多個版塊,并挖掘、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視覺文化工作者。
在上海的不少公共空間,也能找到陳逸飛的藝術作品。他助力藝術街區的規劃與建設,參與浦東新區的藝術綜合體與大型公共藝術裝置《東方之光》的構思與建設。其中,《東方之光》落成浦東世紀大道,以古代日晷為原型融合現代材料,晷針直指陸家嘴天際線,隱喻傳統與未來的時空交錯。
于浦東美術館三層鏡廳呈現的《東方少女》,是陳逸飛創作中難得一見的雕塑作品。
充滿活力的少女,與窗外浦江的景色共呈,宛若一次跨越時空的麗人行,營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
在展覽中,我們還得以欣賞到陳逸飛跨界電影行業的四部作品精簡——《海上舊夢》、《人約黃昏》、《逃往上海》、《理發師》,沉浸式欣賞藝術家油畫般的影調下的上海韻律。
其中,由陳坤和曾黎主演的《理發師》是陳逸飛先生未完成遺作。2005年,拍攝電影《理發師》期間,陳逸飛因疲勞過度引發胃出血而不幸逝世,得知此消息的香港著名導演吳思遠,無償接手了這部電影,并以陳逸飛的執導風格完成拍攝制作,以此緬懷摯友。
本次展覽中的油畫《思念》也是陳逸飛贈予友人吳思遠所作,象征著兩位文藝界傳奇人物的友誼。
“大視覺時代”不僅是對陳逸飛跨界成就的總結,更展示出一位藝術家不斷追求自我與美學的堅持。服裝、電影、雕塑、城市公共空間,陳逸飛始終在進行一場龐大而華麗的美學實驗,將他對美的認識融匯到每一處細節之中。
作為浦東美術館2025重磅大展,「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在跨越半年的展期內,將為所有來此觀展的人們打造一場傳奇而豐富多彩的藝術盛宴。
同期,位于浦東美術館一樓的文創商店也將上線系列展覽周邊單品,融合非遺蘇繡技藝的裝置擺件、精致筆記本及多樣周邊好物,讓藝術的魅力陪伴尋常時光。
點亮人文探索的體驗之旅,浦東美術館同期展出的“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艾爾·阿納祖:紅月之后”“百年一觸,Loro Piana的世紀之旅”等展覽,以多元藝術風格碰撞文化之美,邀請所有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人們前來共賞美學氛圍。部分展覽將于五月結束展期,想一次打卡四大展覽的小伙伴,可以趁五一假期前往哦!
即將到來的假期,不妨來魔都這座人文藝術地標打卡全新藝術大展,解鎖你的《繁花》同款大片,感知陳逸飛先生帶來的藝術盛筵!
「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
-展覽日期-
2025/04/26至2025/10/12
「對話透納:崇高的回響」
-展覽日期-
即日起至2025/05/10
「艾爾·阿納祖:紅月之后」
-展覽日期-
即日起至 2025/10/07
「百年一觸,Loro Piana的世紀之旅」
-展覽日期-
即日起至2025/05/05
-以上展覽地址-
浦東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77號
? ?
電話(同微信):13916059299
郵箱:young@bangmedia.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