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終于承認:在關稅戰開打之前,特朗普的確沒有想到,中方會直接反擊,更沒有想到,即使自己主動釋放出緩和信號后,中方依然敢和美國這么打!
特朗普
據《紐約時報》報道,白宮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團隊在發布所謂“對等關稅”之前,預料過各國的反應,他們認為,對美順差越大的國家將會越早“打來電話”。中方,以其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2974億美元首當其沖...
對此,白宮甚至安排工程師同步著手解決總統電話占線的問題。萬萬沒想到,24小時后,特朗普等來的卻是中方稱為“11箭連發”的組合式反制措施,以及語氣強硬的譴責言辭。
這讓特朗普團隊詫異且很不適應。因為美財長貝森特已經對外打過“預防針”,勸大家不要報復,加征的關稅就是最高的數字,否則,后果很嚴重。
按照特朗普的設想,在4月2日到4月9日一周的時間內,各國的元首可以與他“充分溝通”,最后確定一下稅率,往后就這么執行下去。經過測算,新的關稅生效后,每天能夠為美國帶來20億美元的收益。
中方的態度讓特朗普始料未及,但特朗普認為這是關稅的力度還不夠大。于是他威脅中方,如果在4月8日之前,中方沒有取消對美國加征的34%關稅,就將中方出口到美國所有商品的關稅再加征50%。
考慮到只有中方公開對美國實施“報復”,在4月8日的“最后期限”到達后,特朗普宣稱將對“沒有提出異議”國家的關稅政策暫緩90天執行。
美國也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特朗普明白,只有讓中方這個“刺頭”低頭,才能讓其他的國家不跟著“冒頭”。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4天之后,特朗普的想法再次落空。4月12日,中方宣布對美關稅提至125%,并明確表示“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以后美國再加稅率將不予理會。此時,美國對華的關稅已達到145%。
這時候,特朗普意識到,關稅大棒無法讓中方屈服。于是他改變策略,這個可以從他的新聞秘書萊維特的發言中體會出來。
中美互加關稅的階段,萊維特翻來覆去地說如下的話:
“中方若不配合,將面臨額外制裁...”
“不報復的國家能夠享受暫停關稅,中方不在其內...”
近一個星期,萊維特的敘事內容變為:
“只要中方打來電話,總統會很慷慨...”
“球在中方那一邊...”言外之意是美國已表達一些善意。
4月22日,特朗普自己開始告訴媒體,“打算降稅,稅率太高導致大家都不買東西...中美正在協商...”
但很快被中方識破:這就是讓中方先妥協的伎倆。于是外交部直接駁斥,指出“中美未進行任何經貿談判”,所謂“協議進展”純屬“捕風捉影”。
中方態度明確,貿易戰是美方發起,要談的話,美方先取消無理加征的關稅,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對話。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也是行不通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令人看不懂的是,4月24日,中方駁斥中美正在談判的觀點之后,特朗普依然堅稱“中美今天早上還開了會,我們一直在與中國會談”。但當被問及美國和誰在談時,特朗普避而不答。
今日之種種,說明特朗普團隊果真是一個草臺班子。在制定針對其他國家關稅政策前,并沒有進行詳細的方案論證,但凡他們知道中方2024年對美國的出口僅占出口總額的14.6%,就不可能堅信中方離不開美國的市場。但凡他們知道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完全可以被其他國家替代,他們也不會認為中方離不開美國的技術。
就像國際問題專家高志凱所言,我們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5000年,大多數時候是沒有美國的,我們也不在乎是否和美國相處。
這場關稅戰中方一定會贏,只不過不會很快的贏,可能會有很長一段相持的時間,抗不住的只能是美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