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地時間21日10時就前總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舉行第二場公開庭審,尹錫悅于當地時間9時45分左右乘車抵達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法院方面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允許尹錫悅搭乘的車輛駛入法院地下停車場;不過,與第一次庭審不同的是,法院允許媒體在正式開庭前進行拍攝,但依然不允許對庭審進行現場直播。韓國前總統尹錫悅14日出席了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他涉嫌發動內亂案進行的首場庭審。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發動戒嚴,由頭是制止在野的進步陣營利用國會優勢把持國政,防范迫在眉睫的“從北勢力”威脅。根據他在違憲案、內亂案審判中披露的信息細究起來,源頭非常站不住腳,其瘋狂表象背后的“宏偉計劃”若隱若現。當時為了步步為營地維護已經形勢不妙的尹錫悅,韓國保守陣營投入了巨大的政治資源,并在輿論場上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盡管尹錫悅的執政合法性受到了嚴重質疑,但保守陣營依然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維護其形象,甚至不惜動用國家機器來打壓異己,將臟水潑向中國。
然而,這一行動很可能收效甚微,畢竟證人不止這兩個,國務總理韓德洙,作為尹錫悅曾經的親信,就曾揭露尹錫悅的罪證,表示對自己當初沒能阻止尹錫而深感抱歉,他的證詞也將成為檢方指控尹錫悅的重點。法院計劃以每兩周三次的頻率推進內亂案的審理,可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所以第二次庭審并非迎來最后結局,最終判決很可能延長至數月以后,但隨著證據鏈的完善,尹錫悅翻盤的幾率也越來越小。
有報道說,尹錫悅將成為第五位,接受刑事審判的韓國前總統,如果他的叛亂罪成立,那尹錫悅有可能面臨終身監禁,或者是死刑。韓國憲法法院此前在彈劾的判決中,已經認定尹錫悅的行為嚴重的危險,但是刑事審判,需要獨立的認定內亂罪的構成要件,韓國雖然保留了死刑,但是自97年以后,并沒有實際的執行過,像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都曾經因為叛亂罪被判死刑,到最后,都獲得了特赦。
尹錫悅(資料圖)
6月3日提前大選臨近,尹錫悅案深刻重塑選情:執政的國民力量黨群龍無首,共同民主黨李在明雖支持率領先。李在明作為韓國政壇的重要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充滿了戲劇性和挑戰。所謂的“青瓦臺魔咒”指的是自1987年韓國實現民主化以來,大多數總統在任期結束后都遭遇了不幸的命運,包括被彈劾、監禁或流亡等。這種現象似乎成為了籠罩在韓國總統頭上的陰影。目前的民調顯示,李在明以46.1%的支持率領先于其他候選人,這表明他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有著不錯的前景。
在之前的政治生涯中,李在明就以關注民生而聞名,如今競選總統,他也不藏著掖著,打算對國內的各個問題進行逐個擊破,在競選發言中,他表示會讓韓國經濟恢復增長,擴大社會福利,進而“構建真正的大韓民國”。對外他也有自己的主張,他強調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相比于尹錫悅對華一刀切的態度,他深知與中韓之間建立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并多次表示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如果他當選,或許中韓兩國的發展將迎來新局面。
李在明(資料圖)
總之,韓國政壇這場變天,意義遠不止換個總統那么簡單。尹錫悅代表的是徹底倒向美國的路線,李在明則主張平衡外交。如果真如民調所示,李在明6月當選,韓國的地緣政治版圖必然重繪。不再當美國的跟班,要在大國之間找平衡,說不定還會改善韓朝關系。這場政治地震的余波,恐怕會波及整個東北亞。美國在亞太的棋局,可能要重新布置了。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韓國前總統的"魔咒"依然在繼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