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
“以前,去醫院看病,掛號、排隊、檢查,一趟下來至少要大半天時間。現在一通電話家庭醫生上門來看病,真的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家住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金座小區的居民范明珠感激地說。
家庭醫生團隊上門為范明珠測量血糖。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社區居民如今能夠足不出戶享受到這般優質的診療服務,是西寧市衛健委大力推進家庭醫生服務舉措的成果體現,也是西寧市衛健委為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保障群眾“家門口”健康需求的一個縮影。
2017年5月,西寧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西寧市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家庭醫生簽約的目標,并以此促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為群眾提供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此后,家庭醫生簽約工作正式在全市展開。
簽約現場。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說實話,起初我覺得家庭醫生服務不過是走形式、做樣子罷了。但是簽約后,我發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對我的身體狀況非常關心。他們定期上門為我量血壓、測血糖,并且給我普及健康科普知識。有了家庭醫生的悉心監管,即便不去大醫院,也能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了如指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項政策所蘊含的溫度。”家住金座小區的居民盧光榮感慨道。
市民正在查看家庭醫生團隊專家信息。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家庭醫生簽約,簽的并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一站式的服務。
西寧市以健康鄉村、健康社區、健康學校等“健康細胞”建設為基礎,根據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合理劃分簽約服務區域。
“簽約居民除了可以享受到常規免費服務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有償服務包。”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毛衛平介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涵蓋國家和地方增補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費用由項目補助金承擔,簽約居民不繳費。門診基本醫療服務包包括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藏)西醫門診診治,費用由醫保給予一定比例的支持。此外,為了滿足居民多層次的健康需求,還提供了個性化的有償健康服務包。
據西寧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鴻東介紹,截至目前,西寧市共組建家庭醫生團隊821支,3+1+N家庭醫生團隊605個,二級以上醫院216名醫生加入團隊,實現“簽約+履約”雙提升。
工作人員正在更新家庭醫生公示牌的信息。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圖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也讓西寧市民真真切切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湟中區共和鎮的宋永和老人是個被高血壓困擾多年的患者,頭暈、乏力的癥狀時常伴隨著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自從老人簽約了共和中心衛生院推出的高血壓個性化服務,家庭醫生梁曉雯通過詳細了解宋永和的病史、生活習慣和日常癥狀,結合上門訪視測量血壓等情況,為老人精準調整用藥劑量和種類,制定飲食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調養,宋永和的血壓逐漸平穩,身體狀況有了顯著改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此后,梁曉雯定期上門回訪,為他測量血壓,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像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無數個家庭中上演。無論是定期的身體檢查、疾病診療,還是健康咨詢和生活方式指導,家庭醫生都事無巨細,一一關照。
“截至2024年底,全市常住居民簽約182.08萬人,簽約率73.42%,較全省高3.87個百分點;重點人群簽約率94.92%,較全省高8.08個百分點,履約率達到96.56%。”李鴻東介紹。
西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經驗做法也在全省得到推廣,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于推廣西寧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加快推動全省構建系統連續、公平可及的就醫新秩序,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4月9日至4月11日,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經驗交流會在海南瓊海召開,會上,毛衛平分享了虎臺社區如何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醫療服務的經驗。
毛衛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將努力讓家庭醫生作為基層‘守門人’的職責得到更好更優的體現,用家庭醫生的服務指數提升居民的健康指數。”
為群眾提供家門口便利的醫療服務。人民網記者 張莉萍攝
如何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提升健康服務可及性,是普通群眾關心的熱點。西寧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經驗的推廣,讓更多群眾在家中就可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