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面對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本月中旬的中美“二選一”言論,我國商務部也是有言在先。
如果誰敢損害中國的利益,中方對此絕不接受,且會堅決對等采取反制措施。
但沒想到話音剛落,印度就站了出來,對華率先動手。
印度如此明目張膽,到底有什么底氣?在美國副總統訪問的節點上,印度又是否會倒向美方?
印度是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貿易戰”之后,第一個對美國妥協的國家。
4月初印度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莫迪政府準備對美國大幅度減免電動汽車進口關稅,也不管不顧國內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發展情況了。
印度是一個對進口汽車關稅極高的國家,此舉相當于將14億人的市場“門戶大開”讓給美國。
本土電車企業肯定抵擋不住特斯拉等外企的沖擊。
實際上這條政策一出,印度也受到了包括歐洲在內的很多西方媒體的批評。
指責莫迪這樣做會讓特朗普認為他的方法很有作用,他們如此快接受訛詐,讓其他國家對抗美國更難了。
在后續美國宣布的“對等關稅”之中,印度也被加征了26%的關稅。
在90天的凍結期過后,印度預計將受到關稅的嚴重影響,尤其是農產品、水產品和出口軟件領域,對美出口將會快速滯銷。
所以印度第一時間就十萬火急地和美國展開了談判,當時就有媒體擔心:
在汽車關稅這件事上印度的“滑跪動作”將會重演,莫迪也會很快向美國妥協。
畢竟汽車關稅事件受害最大的國家非日本和德國莫屬,他們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進口商。
這兩國都還保持“高姿態”和特朗普交涉,印度卻率先選擇了退讓,讓人非常看不懂。
更何況這次美國的“對等關稅”還有附加條件。
本月中旬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表示,如果其他國家愿意排除中國的供應鏈,以及不幫助中國轉向出口產品的話,那么美國將會對這些國家進行豁免。
所以對于莫迪來說,一旦再次選擇“滑跪”,那么必然也要滿足美國的要求,幫助他們對付中國。
對此中國商務部在21日就有言在先:如果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進行交易,中國將會對等采取一切反制措施。
同日,在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期間,印度政府發布公告:
宣布即日起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有效期200天,此舉被廣泛認為主要針對中國。
因為從印度國內鋼鐵產業狀況來看,盡管其是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但實際上他們是“下游國家”,生產鏈也是主要依靠從中國進口的。
近年來印度鋼鐵產業面臨著和中國融合的局面。
中國鋼鐵憑借規模化生產和技術優勢,成本相對較低,在印度市場上被搶購,半成品也被“貼牌”向歐美出售。
所以這次加征關稅,將會對中國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
美國副總統萬斯此次訪印,要一口氣停留四天時間,準備花大功夫拉攏印度。
正值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之際,美國一直試圖和印度一起構建遏制中國的戰略布局。
印度選擇在萬斯訪問當天對進口鋼鐵征稅,很難說沒有在政治上討好美國的意圖。
印度此舉可以視為在美印關系中增加自身籌碼,向美國展示其在對華政策上的配合姿態,以換取美國在貿易、軍事等方面的支持或優惠政策。
印度總理莫迪不久前才剛剛對中國示好,外長蘇杰生也提及中印邊界地區已經穩定,中印很有合作前途。
中國也對印度大量開放簽證,本月上旬之前,已向印度公民簽發簽證超8.5萬份。
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趨勢,印度政府是否真的有必要接受美國的拉攏,選擇和中國“撕破臉皮”?
已經有印度企業對此表現出焦慮,認為他們剛在中國投資開展的業務,后續很可能又要成為犧牲品了。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莫迪政府這次沒有對中國“動真格”,加征的稅款并不算特別高。
因為他們很清楚與中國保持穩定關系的重要性,中國是印度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存在廣泛的合作基礎。
此次對進口鋼鐵征收臨時關稅,印度使用“臨時”這一措辭,也為未來政策調整預留了空間。
如果后續與美國的談判未能達到預期,或者中印關系出現新的變化,印度可以相對靈活地取消或調整這一關稅政策。
這也反映了莫迪靈活騎墻的政策,看哪邊風向有利就倒向哪邊。
而且這次莫迪征收的鋼鐵關稅,說是對美國的“妥協”也很正常,但針對的不是“對等關稅”所談判的。
目前英國和越南都已經表態,反對和美國談判期間損害第三國的利益,印度不會連這個問題都看不懂。
一旦因支持美國貿易戰而損害與中國的關系,那么和中國相關的產業訂單將會大幅減少,眾多相關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大量從業人員面臨失業。
他們無論倒向哪一方,都會對自身經濟利益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保持中立是絕對有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還有,中方所說的“反制”是絕對能做到的。
2024年中印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1384.78億美元,印度從中國進口大量的工業制成品、電子零部件、機械設備等。
這些商品對印度的制造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眾生活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而且中國對印度是貿易順差,雙方的差距相差八倍之多。
印度如果選擇一邊倒,恐怕無法承擔這個后果。
參考資料
《發放超8.5萬份簽證!“歡迎更多印度朋友訪問中國”》觀察者網
《萬斯首次訪問印度》環球時報
《萬斯偕印裔妻子訪問印度,4天行程能否推進美印貿易談判?》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