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日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針對澳大利亞呼吁出售由中國公司控制的達爾文港,以使其脫離中國的所有權。中方有何評論?林劍表示,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我們敦促澳方切實為中國企業在澳投資運營提供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不要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不要把正常的商業合作政治化。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日前證實,目前他們正在努力收回租給中國企業的達爾文港。阿爾巴尼斯說,為了實現將達爾文港收歸國家所有的目標,澳政府準備采取一切措施,包括與現有和未來的港口運營商以及北領地政府合作。阿爾巴尼斯還說,如果能達成順利達成相關協議,并且在沒有聯邦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將港口所有權收到澳大利亞手中就最好不過了。要是不行,中企不肯松口,澳政府就準備強制征收。很明顯,阿爾巴尼斯這是打定主意要將達爾文港從中企手中奪走。
澳大利亞港口(資料圖)
澳大利亞工黨和聯盟黨近日都宣稱,計劃終止將達爾文港租給中資企業嵐橋集團的99年租約,在澳國內引發爭議。近日,澳大利亞前北領地總檢察長約翰·埃爾芬克為這份租約進行辯護。他指出,達爾文港租約給當地帶來了諸多實在利益。2015年,北領地政府將達爾文港以99年5.06億澳元的租金租給了嵐橋集團。埃爾芬克表示,這在當時緩解了政府的債務危機。埃爾芬克指出,在租約簽訂時,聯邦政府并沒有提出任何安全問題。
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早年一直請求聯邦政府撥款擴建達爾文港,但始終沒有回音。萬般無奈之下,北領地政府在2015年將其99年租賃權拍賣,嵐橋集團除了租金,還按照約定在隨后五年投資了2000萬澳元(約1280萬美元),并不存在大規模擴建的情況。至于暴漲五倍的成績,實際上主要都是嵐橋集團帶來,以亞洲為主要市場的業務。在全球貿易深陷陰影的情況下,嵐橋集團澳洲子公司去年就已經開始虧損,一旦換其他運營方接手,吞吐量只會繼續下跌。
澳大利亞總理(資料圖)
澳方現在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正當的理由,進行所謂的“收回”港口,說白了,這實際上就是明搶,就是想要通過這件事情配合美國對華施壓,向特朗普送上一份“投名狀”,獲得美方的支持,減免對澳大利亞的關稅,這樣一來,阿爾巴尼斯也能夠通過這一“功勞”再次贏得大選,保住自己的總理寶座。正是出于這樣的想法,即使是已經明確收到了中方的警告和有理有據的反駁,但是阿爾巴尼斯近日卻依舊使出了“混不吝”的招數,再次向中方索要達爾文港。
澳大利亞若執意將商業協議政治化,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占到它總產量的60%,而中國進口鐵礦石的60%也來自于澳大利亞。中國從巴西進口的鐵礦石雖然只占到總量的20%,但巴西淡水河谷宣布以人民幣結算對華鐵礦石貿易之后,其實達爾文港的戰略價值正在被稀釋。咱們中方其實沒有什么安全的損失,因為本來在達爾文港就沒有任何安全的設計。澳方若強制毀約,需要支付46億澳元的違約金。
澳大利亞(資料圖)
當然,澳大利亞政府可能只是虛張聲勢,但我們還得警惕美國人,就怕這事背后有美國的影子。特朗普在巴拿馬運河港口的操作就是個例子。那會兒中國香港企業在巴拿馬運營著兩個港口,結果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把港口賣給美國財團。現在達爾文港的情況也差不多,美國一直盯著中國在亞太的布局,澳大利亞正好可以當這個 "出頭鳥"。要是達爾文港真被美國盯上,中澳之間的貿易航線可能會被掐脖子,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