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特朗普政府大肆挑起對華經濟戰,自以為能靠加征“對等關稅”壓制中國,卻萬萬沒有料到,中方反制如雷霆萬鈞,精準打在美國最脆弱的命門——稀土!隨著中方宣布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國高層瞬間陷入深度恐慌。《華盛頓郵報》曝出的白宮內部消息,再清晰不過地揭示了當前的窘境:國家安全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能源部、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統統亂作一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稀土之于現代高科技產業,正如血液之于人體。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都掌握在中國手中,而美國重稀土進口依存度高達92%,沒有中國,美國關鍵產業的發動機連開動的可能都沒有。無論是導彈制導、戰機雷達,還是新能源電池、芯片制造,每一樣都離不開稀土的支撐。這一次,中國精準出手,徹底戳破了美國“無所不能”的虛偽神話,讓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戰中瞬間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回旋余地。
《華盛頓郵報》披露的信息更是刺眼。美國內部緊急磋商,試圖加快本土稀土項目投資,尋找所謂“替代供應商”,甚至考慮與他國臨時抱團取暖,但現實狠狠地扇了他們一記耳光,美國根本沒有短期內替代中國供應鏈的可能。曾任職于能源部的專家祖姆沃爾特-福布斯直言:“中國知道自己手里的牌有多強,這是一個致命弱點。”康奈爾大學的普拉薩德也點破了真相:有了稀土這張王牌,中國完全有信心在一場曠日持久的對抗中笑到最后!
更可笑的是,美國竟然還指望靠幾十年前遺留下來的可憐戰略儲備應對這場供應危機。冷戰時期美國儲備了價值500億美元的物資,而如今只剩下區區8億美元,面對高科技產業滾雪球般的需求,簡直是杯水車薪。更何況這些儲備本應在國家安全危機時刻才動用,如今動輒挪用,顯然已是“燃眉之急”。
特朗普政府的慌亂,暴露出美國幾十年來盲目產業轉移、過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惡果。為了眼前微薄的利潤,美國早早將稀土產業拱手讓給了中國,而如今,當全球局勢劇烈變化,當中國手握供應鏈話語權,美國想臨時抱佛腳,早已為時已晚。美媒直言,要想在中國之外重建完整的稀土供應鏈,至少需要10到15年時間,而這段時間內,美國別說贏得貿易戰,連基本的產業安全都難以保障。
面對如此巨大打擊,特朗普政府非但沒有反思,反而行事更加瘋狂。4月24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強行推進“開發美國近海關鍵礦產和資源”計劃,試圖通過深海采礦來扭轉被動局面。為了奪取資源,哪怕破壞全球生態,哪怕遭到國際社會一致反對,也在所不惜。加州大學專家道格拉斯·麥考利毫不客氣地指出,特朗普的這一步,是對國際規則的公開踐踏,是對環境的歷史性背叛。
一邊是扼住全球生態命脈的深海濫采,一邊是無力擺脫對中國稀土依賴的現實困境,特朗普政府正以令人瞠目的方式,親手把美國推入深淵。所謂“美國優先”,到頭來不過是破壞國際秩序、掏空自身根基的鬧劇。而在這場自毀式對抗中,中國憑借稀土牌精準反制,不僅捍衛了自身利益,更令世界看清了美國霸權本質的虛偽和脆弱。
稀土只是中方眾多反制工具中的一環,美國對中國的依賴遠不止稀土一項,高端制造、藥品原料、電動車電池、新能源設備,這些產業鏈節點,中國都握有重要優勢。倘若特朗普繼續在貿易戰的歧路上狂奔,那么等待美國的,只會是更多供應鏈斷裂、產業空心化、經濟動蕩的惡果。正如專家所言,美國需要的不是急救式的“創可貼”,而是徹底重建供應體系的長期工程,但這條路漫長、昂貴且充滿不確定性,絕非特朗普這種只看眼前選票的政客能走得下去的。
而對于中國來說,這一次稀土出口管制的雷霆一擊,彰顯了手握關鍵領域話語權的巨大力量,也展示了在外部打壓下維護自身利益的堅定意志。中方沒有主動挑釁,但也絕不會任人宰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是對任何霸權行徑最有力的回擊。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無理打壓,中國不僅不會屈服,反而將繼續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誰妄圖封鎖中國,最終必將在自我封鎖中走向孤立和失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