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S是沒有資格評價汪小菲的,一張全家福的照片讓她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張圖片,上面是大S和汪小菲的聊天記錄。
大S跟汪小菲說:我們考慮搬離臺北市,跟你說一聲。
汪小菲回復(fù)道:你不要和我說了,讓你律師跟我律師說,但是要動孩子,必須有我的認可。
最后一句話 實際上沒有發(fā)出去,因為大S可能是把汪小菲的賬號拉黑了。
1月21日16:12分,大S似乎把汪小菲的微信號放出了小黑屋,發(fā)了“新年快樂”四個字,還貼心的放上了兩個孩子跟具俊曄親熱的依偎在一起的照片。
女兒坐在沙發(fā)上,大S在女兒后面笑意滿滿,然后是具俊曄以及在具俊曄身后搞笑的兒子。
不敢想象,汪小菲當時看到這張照片,心里有多么的難受。
老婆孩子房子都成了別人的,這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是致命的。
這張照片不是秀幸福,更不是賀新年,而是殺人誅心的刀。
對于汪小菲來說是凌遲的刀。
直到4月2日,大S再次給汪小菲發(fā)信息道:我會搬家,現(xiàn)在這里太貴了。我說歡迎你來看孩子,說到做到。
一提到孩子,汪小菲果然上鉤了。
汪小菲憤憤不平的質(zhì)問道:那孩子為什么不能回北京?
大S說道:寒暑假要帶孩子出國ok,前提是不去北京,孩子害怕,大一點再說。
汪小菲問道:寒暑假也不行?那都是你灌輸?shù)摹?/p>
大S說道:我不是那種人。
汪小菲怒道:你怕北京什么呢?那是他們家。我爸媽也在那邊。
大S淡淡道:你自己問他們。
汪小菲:他們都三年……
大S回了一句:張?zhí)m不準見孩子。
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來,大S對前婆婆有多么的憎惡,已經(jīng)直呼其名了。
有人會問:大S與汪小菲的聊天記錄中頻繁提及“搬家”有什么目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她離婚后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她已經(jīng)跟具俊曄結(jié)婚,汪小菲一怒之下,停止支付房子的貸款跟大S的生活費,當然孩子的撫養(yǎng)費一直沒有斷。
大S離婚后需獨自承擔臺北信義區(qū)豪宅每月約20萬人民幣的房貸,此前由汪小菲支付,現(xiàn)在只能自己支付了。
由于2010年婚后淡出娛樂圈,她錯失內(nèi)娛黃金發(fā)展期,離婚后缺乏穩(wěn)定收入來源,難以維系高昂生活開銷。
大S名下房產(chǎn)涉及三次抵押,離婚協(xié)議中未明確歸屬,若無人接手可能面臨法拍風(fēng)險。
臺媒披露其生前已出現(xiàn)資金鏈斷裂跡象,甚至考慮出售汪小菲早年贈送的豪車套現(xiàn)。
聊天記錄中,她多次以“現(xiàn)在這里太貴了”為由暗示搬家,實為經(jīng)濟窘迫間接向汪小菲示弱,試圖通過降低居住成本緩解經(jīng)濟壓力,甚至可能希望對方增加經(jīng)濟支持。
大S以“搬家”為話術(shù),暗示汪小菲增加經(jīng)濟援助。例如,若汪小菲接茬詢問原因,她可順勢提出房貸壓力,迫使其承擔更多費用。
而汪小菲未接茬,或因已支付過巨額費用(如2.4億首付及多年房貸),不愿繼續(xù)承擔額外支出。
大S提及“歡迎你來看孩子”之后又以“孩子害怕北京”為由拒絕讓子女回京,被汪小菲指責(zé)為“灌輸偏見”。
孩子不能回北京成為汪小菲離婚后最大的遺憾。
小S及S媽常被指介入大S婚姻決策。
聊天記錄顯示,汪小菲認為S家族“蔑視內(nèi)地思想”,甚至通過操控輿論施壓。大S頻繁提及搬家可能受家族慫恿,試圖以“經(jīng)濟困境”塑造弱者形象博取公眾同情,而汪小菲的沉默可視為對S家輿論戰(zhàn)術(shù)的防御。
汪小菲對搬家話題的回避并非無意,而是刻意避免情感或經(jīng)濟承諾。
例如,當大S提出“考慮搬離臺北”,他立即轉(zhuǎn)移至“讓律師處理”,表明其優(yōu)先維護自身權(quán)益而非情感糾葛。此外,汪小菲再婚后對馬筱梅的信任(如允許其接聽電話)也削弱了他對大S訴求的回應(yīng)意愿。
世界上最了解汪小菲的人一個是張?zhí)m,另一個就是大S了。
她知道汪小菲的弱點,但是有一點她猜錯了。
汪小菲的弱點僅對于對她有感情的前提下,當她一次又一次的過度消耗這段感情的時候,汪小菲的缺點漸漸的變得不明顯了。
這也是她后期無法掌控汪小菲的根本原因。
隨著大S的去世,兩個人的恩恩怨怨已經(jīng)成為過雨云煙。
兩個孩子也如愿以償?shù)幕氐搅吮本?/p>
大S算計了一輩子,都頭來不過是一場空而已。
那張照片也成為大S永遠洗不掉的污點,在發(fā)出的那一刻,她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已經(jīng)崩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