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法新社報道,巴基斯坦一名官員證實,巴印兩國軍隊24日夜間在克什米爾控制線沿線發生交火。此前印媒也曾爆料兩國軍隊發生小規模交火。這一消息瞬間吸引了全球目光,將印巴緊張局勢再度推至風口浪尖。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是幾天前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那起令人痛心的槍擊案。
莫迪(資料圖)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旅游勝地帕哈爾加姆鎮,本是游客們享受美景、放松身心的地方,卻突然被陰霾籠罩。多名武裝人員毫無征兆地向人群開槍射擊,現場瞬間陷入混亂與恐慌。這起襲擊事件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26人不幸喪生,17人受傷,其中大部分是印度公民,還有一名尼泊爾游客也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生命。如此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使得這起事件成為近年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人員損失最為慘重的襲擊事件。
事件發生后,一個名為“克什米爾抵抗組織”的地方反印度武裝很快站出來認領了此次襲擊。該組織表示,他們發動襲擊是對超過8.5萬“外來者”進入克什米爾定居表達不滿。在他們看來,這些“外來者”改變了當地原有的人口結構和生活狀態,嚴重影響了克什米爾地區人民的權益。
而印度安全部門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將矛頭指向了巴基斯坦。他們強調“克什米爾抵抗組織”這類激進組織背后,是巴基斯坦政府在支持。印度方面還特別提到,此次槍擊事件與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不久前的一次講話有關。當時穆尼爾在伊斯蘭堡的公開活動上表示,“克什米爾是巴基斯坦的頸靜脈,巴基斯坦不會忘記這一點”,印度官方認為,這番言論激勵了當地的反對派武裝人員,是此次襲擊事件的“催化劑”,印度媒體更是宣稱巴方這是在“吹響狗哨”。
莫迪(資料圖)
彼時,印度總理莫迪正在沙特進行訪問,得知這一消息后,他立刻取消行程,連夜乘坐專機趕回國內。一下飛機,莫迪就馬不停蹄地召集內閣成員開會,緊急討論應對方案。隨后,印度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強硬措施,態度十分堅決。
莫迪政府宣布印巴外交關系降級,驅逐巴基斯坦駐印度軍事顧問,同時縮減印度駐巴基斯坦公署的人數規模。這一系列外交舉措,讓兩國關系瞬間變得更加緊張。不僅如此,印度還暫停了兩國水資源合作,要知道,印度河及支流多數是從印度流入巴基斯坦,印度這一決定,很可能導致巴基斯坦國內的農業灌溉和水力發電受到嚴重影響,畢竟水資源對于巴基斯坦的農業和能源領域至關重要。另外,印度關閉了邊境公路,這使得兩國之間的陸地交通基本中斷,進一步阻礙了雙方的人員往來和貿易交流。
除了這些,印度還宣布巴公民所持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免簽計劃(SVES)簽證無效,要求所有持該簽證的巴公民在5月1日前離境。這一系列舉措無一不在表明,印度已經認定巴基斯坦政府與這起大規模槍擊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面對印度的指控,巴基斯坦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巴基斯坦政府發表聲明,明確強調槍擊事件與自己沒有任何聯系,并且強烈譴責一切恐怖主義行為。巴基斯坦政府發言人還指出,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過去6年以來,巴基斯坦一直保持克制。巴方反過來指責印度,認為這是印度為了推卸責任,自導自演的“假旗行動”,言下之意是印度在利用這起事件做文章,試圖掩蓋自身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一些不當行為。
莫迪(資料圖)
在印度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后,巴基斯坦總理也迅速行動起來,召集軍隊高層和內閣成員召開緊急會議。這樣的陣仗,通常只有在處理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時才會出現,由此可見巴基斯坦對當前局勢的重視程度。
此次印巴軍隊在克什米爾控制線沿線的交火,雖然目前還沒有造成大規模的人員傷亡,但無疑讓本就緊張的地區局勢變得更加危急。國際社會對此也高度關注,紛紛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爭端。因為一旦印巴沖突進一步升級,不僅會給兩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還可能對整個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嚴重威脅。未來,印巴局勢究竟會走向何方,是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逐漸緩和,還是會因為一些突發因素導致沖突全面爆發,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