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法院利用“知識產權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轄區熱鬧的集市、街區開展普法宣傳,向廣大商戶、群眾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圖為2024年4月26日,蘇仙區法院干警在白露塘市場開展普法宣傳。通訊員 肖薇 攝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紐帶與橋梁。近年來,郴州法院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司法理念,始終聚焦創新保護,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領域持續用力、多點發力,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賦能高質量發展。
2024年以來,全市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3943件,審結3630件,案件調撤率居全省第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司法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
創新模式
促進知產案件實質化解
“感謝法官耐心細致調解,降低了我們的維權成本,為我們挽回了不少損失。”日前,上海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承辦法官蘇仙區人民法院自貿片區法庭負責人周瑞表達感謝。
這起案件是蘇仙區法院在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導下,運用“訴前保+訴前調+示范性判決”多元解紛模式化解知識產權糾紛的一個縮影。
蘇仙區法院是經上級法院批準,作為知識產權案件管轄權下沉的試點法院,即明確為郴州市唯一一家集中管轄全市100萬元以下知識產權案件的基層法院。
2024年6月,蘇仙區法院陸續收到上述公司起訴的104件商標侵權案件。黃某等網店店主未經授權,銷售使用了帶有某公司所有商標的產品,侵害了該公司商標專用權。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各被告停止侵害,并賠償相應損失。
蘇仙區法院收到系列案件后,立即對案件情況分析研判,發現案件標的小,事實證據清楚、法律關系明晰,但涉及人數多。在報請對口業務指導庭室——郴州中院民三庭指導后,承辦法官采取“訴前保全”方式,在訴前對該批案件采取保全措施,引導雙方當事人進入調解程序,并及時指派專門調解員對案件進行專業、高效調解,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再立案審理。
“實踐證明,‘訴前保全+訴前調解’方式,既能降低權利人的維權成本,又能提高系列案件辦理效率,是破解‘批量小標的’知識產權系列案化解難題行之有效方式。”蘇仙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謝末鋼表示。
為促進更多“批量小標的”知識產權糾紛實現快速化解、實質化解,蘇仙區法院發揮“以保促調”優勢,對30件以上的知識產權系列案采用“訴前保全+訴前調解”的方式進行辦理,取得積極效果。2024年以來,該院共調解(含訴前調)、撤訴案件1860件,54.5%知識產權糾紛以調撤方式結案,知識產權糾紛實質性化解成效顯著。
多方聯動
推動知產糾紛源頭治理
“該批案件屬于新類型案件,且數量較多、專業性強,我們決定提級管轄,為此類案件作出‘示范性判決’,以便推動更多類案以非訴訟方式化解。”案件承辦人郴州中院民三庭副庭長劉軍告訴記者。
今年4月9日下午,郴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雨田帶領調研組到蘇仙法院圍繞知識產權審判工作開展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圖為調研座談會現場。通訊員 王晶 攝
在原告某公司與被告某超市侵害商標權糾紛系列案中,郴州中院為打造“示范性判決”,主動擔當,在報請省高院同意后,決定提級審理該系列案的部分案件。
之后,蘇仙區法院參照“示范性判決”的裁判規則妥善處理了剩余的百余件案件,均實現息訴服判,無一上訴,達成“審理一案、指引一類”的社會效果。
建立知識產權案件提級管轄制度是郴州兩級法院強化上下聯動的又一創新實踐。通過對部分法律關系復雜、社會影響較大的新型疑難知識產權案件進行提級審理,依托中院專業化審判資源和成熟審判經驗形成“示范性判決”,為同類案件提供明確的裁判指引,提升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2024年以來,郴州中院分兩批共提級管轄知識產權新類型、疑難復雜案件100件,涉及南孚電池、雅戈爾、恒源祥等品牌,通過“提級管轄+示范性判決”機制,推動實現知識產權糾紛裁判的規范性與公信力明顯提升。
知識產權保護不是“獨角戲”,需要多方協同唱好“合奏曲”。
“只有府院聯動,行業才能真正實現合法有序的繁榮,我代表協會和權利人衷心感謝您!”今年4月23日,中國音集協湖南辦事處負責人徐卓向郴州中院民三庭庭長李虹發來感謝信息。
在強化法院內部上下聯動的同時,郴州法院不斷拓寬橫向聯動,積極引入市場監督管理、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行業協會、高等院校(湘南學院)、人民調解組織力量參與到知識產權案件研討及訴前調解工作中來,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方面同頻共振,凝聚起知識產權保護的強大合力。
近年來,郴州法院持續加強司法與行政銜接協作,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印發多份知識產權保護協同聯動文件,對知識產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實行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并切實發揮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推動、參與、規范和保障作用,有效提升糾紛化解的整體效果。
以案釋法
不斷延伸知識產權司法服務
“企業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主力軍,你們更應該遵守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2024年12月,蘇仙區法院自貿片區法庭法官鄭志平在園區某公司現場調查時,向企業負責人普及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知識。
該公司經營的網店因使用某知名商標文字作為商品標題,涉嫌侵權被起訴。經法官多次釋法說理,企業負責人意識到,利用知名商標文字吸引流量的行為損害了商標所有者權益,破壞了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這是蘇仙區法院線下普及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的鮮活案例。
近年來,郴州法院全方位延伸知識產權司法服務,采用“線上+線下”模式開展知識產權普法宣傳,取得良好效果。
蘇仙區法院自貿片區法庭負責人周瑞深度運用郴州中院在全國首創的“案件審理、監管、評查五步法”。通過“示范性調判”機制一攬子化解了全市首批域名侵權案件。圖為今年2月6日,該批系列案中的一起典型案例被告向自貿區法庭送錦旗。通訊員 何慧萍 攝
今年4月22日,郴州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以“加強音樂版權保護 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為主題開展2025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并在活動上采用郴州中院2024年入選全省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音集協案例)作為宣講素材,進一步統一了音樂版權行業組織、市場監管部門、行政執法部門的認識,推動版權、商標行政與司法標準的統一。
與此同時,法官們走進園區企業,了解創新主體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痛點難點問題,針對性提供法律咨詢、糾紛化解等服務,打好知識產權普法宣傳組合拳,將知識產權保護的普法工作延伸到創新創造的最小單元、最微網格。
2024年以來,郴州法院走訪園區企業30余次,現場解答企業涉知識產權訴求50余件。此外,通過到集市街區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向廣大商戶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引導其合法合規經營。同時,聯合主流紙媒、電視媒體,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增強群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良好的法治環境是科技創新發展最好的土壤。郴州法院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以高水平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郴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國家創新示范區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有力法治保障。”郴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雨田說。
來源:湖南法治報(文/全媒體見習記者 劉建軍 通訊員 何倫波 王晶)
一審:米露嘉
二審:陳佳婧
三審:楊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