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3月,黨中央在西柏村召開會議決定發兵大西北進一步解放全中國,次月黨中央就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野戰軍司令彭德懷信心滿滿地向組織發報作戰計劃,卻不承想計劃未被通過。
時間緊任務重他只得再次召集人馬開會重修方案,會前彭老總三令五申全員到場、嚴禁遲到。
然而那天,彭德懷卻發現獨獨王震缺席,左等右等后他才姍姍來遲。
正當暴脾氣的老總要處分王震時,他卻笑道:“若是要處分也得先處分你”
王震是誰?為何他敢當眾與橫檔立馬的彭大將軍頂牛?他又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遲到風波
早在第一野戰軍準備開會前,參謀長閆揆就挨個通知與會人員,千叮嚀萬囑咐此次會議非同小可。
到了開會時間,彭老總正準備開場時,隨意一瞟卻猛然發現空了一個座位。
起初老總懷疑是不是多了一個凳子,便以眼神示意閆揆,哪知閆揆悄悄靠近彭老總耳邊說道:
“第一兵團司令王震沒來。”
彭德懷略一皺眉,鑒于此會會議重大,于是大家便靜靜等著王震到來,一向暴脾氣的彭老總幾乎拿出了所有的耐性,他不僅頻頻抬手看表還特意派人去尋找王震,哪知回來的人都說找不到王震的消息。
這種情況下真是佛也有火,于是彭老總將手里的杯子重重地朝桌子一擱,說道:
“看來我得到門口去迎一迎這個王胡子了。”
彭老總話音剛落,只聽會議室里原本的竊竊私語聲戛然而止,一個戴著大斗笠,身穿黑色長衫,身材瘦削單薄的人徑直向彭德懷走來,眾人定睛一看,正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王震。
王震見到彭老總后,先是規規矩矩地敬了個禮,彭老總沒好氣地說道:
“好你個王震,作為兵團司令,你看看你像什么樣子,我定的開會時間是什么時候,你又是什么時候來的。”
王震恭恭敬敬地回道:
“老總,我知道你開會要重新安排作戰計劃,這不是先去跑腿打探敵人情況了,敵人的據點都在這呢。”
王震說完便從懷里掏出一張地圖,哪知彭德懷聞言更是火冒三丈,他怒目切齒說道:“王胡子你膽子也太大了,孤身入敵營是非常危險的事,就算你要搞偵察也沒必要以身犯險。等下我要處分你!”
換作別人面對彭老總發難,恐怕此時也得緊張冒汗,手足無措,然而王震卻狡黠一笑說道:
“我是你的兵,以前你總是親自去敵營偵察,我也是依葫蘆畫瓢,非要處分我的話也得先處分你。”
彭老總一時語塞,頓了半天后再瞧王震風塵仆仆、雙腳泥濘,他手里的地圖更是圈得密密麻麻,描繪非常詳盡,一看就知是下了功夫的,老總便擺擺手就此作罷。
后來因為有了這張情報詳細的地圖,彭老總的第二次作戰方案順利通過,5月第一野戰軍便對國民黨盤踞西北多年的勢力發起強大攻勢。
王震以第一兵團司令員的身份,一路向西先后拿下了西寧,青海,10月在黨中央的命令下,王震帶領第一兵團共計9萬人進軍新疆。
奉命入疆
其實黨中央之所以任命王震進軍新疆,實乃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首先當年新疆局勢比較復雜,雖然49年9月時全國解放指日可待,國民黨原先在新疆的軍政局已表明了要起義。
但部分軍政局的分子與蔣介石暗通款曲,揚言要與“解放軍打到底”,并且部分國外勢力一直虎視眈眈,慫恿支持激進分子搞獨立暴動。
再加上解放新疆不算難題,但之后的建設卻是大事,畢竟就連清朝平定新疆叛亂的左宗棠都說過“重新疆者,衛京師”,新疆重要性由此可見。
因此派誰去新疆,且能搞好后期建設這事,可著實讓毛主席思索了好幾天,他列了幾個名單又劃去,直到他想到了王胡子王震。
王震在部隊里是出了名的猛將,早年抗日戰爭時,他奉命于汾河迎敵,部隊開拔前,王震站在一口大棺材上喊到:
“我第一個沖出去,要是死了就裝在這口棺材里。”
此役大捷,戰后他頭部負重傷。
可即便如此每次打仗王震都堅持沖在前線,警衛員拉都拉不住,王震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就連彭老總也連說佩服。
因此火暴脾氣的彭德懷對老下屬王震也比其他人多一些耐心,也常喊他外號王胡子,而這個外號的由來是源于,王震當年在南泥灣生產中,為了鼓舞軍民士氣,天天干活不刮胡子,終于順利完成了拓荒30萬畝,年產1000萬斤糧食的任務。
毛主席見到滿面長須的王震時幾乎都認不出,于是便親切地喊他王胡子,久而久之這個外號便傳揚開來。
不得不說也正因為王震是出了名的能打硬仗,能吃苦,懂建設才能得到毛主席信任,把進軍新疆的任務交給了他。
收到任命的王震也是二話沒說,帶著部隊冒著零下20度的嚴寒,從西寧一路北上,翻過終年積雪的祁連山,日夜兼程,兵臨玉門關,一路消滅國民黨殘余勢力,大部隊于1950年1月到達指定地點,全面接管了新疆重要城市。
王震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了解放新疆的任務,而國民黨進入新疆前后一共用了5年,由此可見王震英勇善戰。
然而王胡子不僅能打仗,也非常善于地方建設。
雷霆手段
王震入疆后便發現一切正如毛主席事前所擔憂的,此時的新疆已深陷衰敗,經濟混亂之中,解放前的新疆就開始發行300萬元的新疆幣,后來幾十億的新疆幣更是層出不窮。
49年時60億的紙幣只能買1個雞蛋,那時的新疆人民是苦不堪言,老百姓由于吃不飽肚子,甚至發生搶糧事件。
美國駐新疆的領事員在離開烏魯木齊前還大放厥詞:
“共產黨的部隊來新疆也吃不飽飯。”
且不說這句有沒有背后政治目的,但當時新疆確實陷入糧荒中。
而王震部隊加上各方起義人員、民族地方干部等已達20萬,這20萬人吃不飽飯的確難以在新疆安身立命,更別提后續建設問題了,于是王震到了新疆,第一件事就是開荒生產。
然而新疆本身雖是灌溉農業,但幾乎毫無耕種技術可言,即便當年占據此地的國民黨也是靠著內地輸送糧食才得以維持。
因此王震對全兵團下達開荒任務,在不與民眾爭地的前提下,開荒60萬畝,軍令如山,部隊全體人員接到指示后,一律投入農業生產中,無一人例外。
王震也跟數千名戰士一樣,拖著爬犁從山上一路滑下,每天天不亮就來到地頭勞作,經過眾人日日夜夜努力,軍人們在亙古荒原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水渠建成了,北疆甜菜種植成功。
到1950年時開荒部隊生產糧食6200多萬公斤,開墾荒地100多萬畝。
并且王震還將大量兵力抽出來,趕在秋收之前,到新疆各地修建廠房,他決心把現代工業化帶入新疆,徹底改變新疆的貧窮面貌。
然而就在新疆逐步進入穩定狀態,老百姓能夠吃飽飯,生活漸漸安穩時,原國民黨殘余部隊及一些激進分子在西方國家的煽動下,以烏斯滿為首開始進行反革命叛亂活動。
這些敗類無惡不作,共殺害無辜民眾數千人,搶奪家畜34萬頭,糧食53萬公斤,為了還人民安定生活,王震組建剿匪部隊,在部隊出發前他特意說道:“對于土匪,必須用大炮講道理,用刺刀給教訓。”由此可見將軍的雷霆手段。
當時在草原荒漠里剿匪是非常艱難的事情,戰士們為了追擊叛匪烏斯滿,進入極端缺水的五百里將軍戈壁內,夜晚氣溫也降至零下30度,種種困難可謂逼臨人體極限。
然而強將手下無弱兵,剿匪部隊的戰士們最后還是成功突圍匪首老巢,王震剿滅土匪后,從民族團結角度出發對土匪實行“只懲匪首,從眾不究”的政策。
也讓個別被蒙蔽的老百姓重新回歸正常生活,這個政策受到新疆各部的大力支持,正可謂不用霹靂手段,哪顯菩薩心腸。
然而土匪剿滅以后,王震并沒有閑下來,他在新疆的很長一段時間根本不像統領戰士的將軍,而更像游走在田間地頭,工廠機房的村干部,他關心作物生產,關注工廠建設,為方便工作幾乎以一線為家。
有一次他到地方進行視察,對方為了表示熱情,特意扎了個牌樓,擺出了鮮花,王震一看見這些東西就非常不高興,他當即找到負責人呵斥道:
“你搞這些東西有用嗎?扎牌樓可以打敵人嗎?擺鮮花能長莊稼嗎?能結糧食嗎?”
視察期間,王震部長準備方便時,還發現對方特意建了個臨時廁所,上面還掛著個小牌子寫著“首長廁所”,王將軍當即怒不可遏,他連連訓斥負責人不花心思做正事,亂搞名堂。
將軍工作上兢兢業業,事必躬親,生活上也極其艱苦樸素,在他影響下部隊官兵從一年兩套單軍裝,縮減為一年一套單衣。
棉服也從一年一套改成三年一換,就連衣服上的口袋也從4個減少成2個,為的就是節約資金更好建設新疆。
入疆部隊用了3年時間,在新疆建立起鋼鐵、建材、石油、化工等95座工廠,為新疆現代化建設投入了2億3千元3百萬軍費。
1954年王震向中央申請,將第1、第22兵團改制成為軍墾集團,這支生產建設兵團不但能進行技術性大生產同時也可以戍守邊疆。
從長遠來看,王震這一決策是非常正確的,改制的當年就實現了糧食蔬菜大豐收,并且王震經過多次考察發現,新疆雖然糧食生產上先天優勢不足,但非常適宜種棉花。
當時中國棉花依賴進口,又遭遇帝國主義國家技術封鎖,因此他向中央申請優先發展棉花生產計劃,這個計劃很快得到贊同,在相關技術人才苦心研究下,當年就取得了畝產400斤優質棉的成果。
時間到了60年代,新疆兵團已有158個大型農場,開墾出7.8萬平方公里的良田,堪比一個小國家的面積。
心系天山
然而特殊時期時,新疆兵團也受到一些沖擊,開始停產搞運動,人心渙散不少干部、專業技術人員紛紛離開新疆,回到內地家鄉。
不久上級也決定撤銷兵團劃歸農墾局管理,但農墾局屬于行政機關,對于農業技術人員各方面管理經驗不足,所以后期建設兵團進入蕭條狀態。
1980年后新疆各民族關系出現緊張狀態,人民工作生活社會秩序受到影響,已是七旬老人的將軍聽到消息后,夜不能寐,憂心忡忡,后來黨中央便決定派將軍到新疆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和部隊官兵。
王老將軍到新疆后每天工作至少十二個小時,那時他的雙腳剛做過手術,夜晚痛到難以入睡,但他老人家一直堅持工作。
王震來到新疆兵團后,眼看長滿野草的農田和廢棄生銹的工廠,十分痛心,特別是當他聽到不少人提議廢棄新疆兵團時,聲如洪鐘厲斥道:
“誰都知道我王震是什么脾氣,誰敢破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那就試試!”
王震回京后多次給鄧小平同志寫信,鄧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視王震老將軍的意見,經過組織討論決定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時至今日,新疆兵團生產總值遠超3000億元,占新疆總產值的五分之一。
結語
1991年83歲高齡的王震將軍,最后一次來到新疆,入疆的9天里,老人越天山,穿戈壁,訪農家,視察兵團,接見社會各界人士。
王震將軍臨行前對新疆群眾說道:“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如果我去見馬克思,毛主席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在天山上,永遠保衛西北邊疆。”
3年后將軍因病去世,老人家的骨灰也灑落在他身前摯愛的熱土天山之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