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余乃鎏 陳博
全國優質主播用鏡頭記錄廈門之美,帶領更多網友“云游廈門”,領略及感受這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多面魅力,傳播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故事……4月24日—25日,由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福建省委網信辦、廈門市委網信委主辦,廈門市委網信辦承辦的“行神州 ‘播’天下”優質主播中國行廈門站活動舉行。
作為今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和重大議題設置項目,“行神州 ‘播’天下”——優質主播中國行活動首站在廈門拉開序幕。兩天時間里,來自全國各地各有關直播平臺的30余名優質主播代表,先后前往同安區、廈門自貿片區和思明區,深入企業、鄉村、碼頭等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鷺島大地,用鏡頭傳播發展成就,用主播視角全方位展示廈門發展新質生產力、鄉村振興、智慧港口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成就。
參訪高新城科技企業體驗新質生產力
科創引領、產業融合發展的廈門同翔高新城,是主播中國行廈門站活動第一個參訪地。這個新城聚焦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產業領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集群,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參訪海辰儲能。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其中,高新城同安片區集聚了一批新能源產業的代表性龍頭企業,還因此“鏈動”一批上下游企業落地生根……而專注于提供以儲能電池和系統為核心的全場景儲能解決方案的海辰儲能,是代表性企業——在這家新能源科技企業,主播們深入了解企業發展歷程、儲能產品和技術、智能制造、市場規劃和海外布局等,并實地參觀總部基地、觀摩車間產線。
觀摩美圖有關產品場景應用。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活動期間,主播們還來到同安濱海新城,參觀互聯網知名企業美圖公司,重點探訪這家企業如何借助方興未艾的AI技術,在商業攝影、視頻創作等領域打造高效工具……現場,主播們觀摩了多個美圖生產力場景產品,實地感受其讓圖像、視頻、設計的制作等變得更簡單高效,為用戶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創作體驗。
邂逅遠近聞名“網紅村”領略鄉村振興
“遠山近水田繞村”——位于同安城郊的田洋村是“省級文明村”,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遠近聞名的“科舉文化”之鄉,被譽為“古同安科舉第一村”,還有田洋果蔗等頗具品牌度的農特產品,以及“田洋花海”等美麗的鄉村風光、溪游農文旅特色項目,是一個頗為“出圈”的“網紅村”。
參訪田洋書院。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田洋書院,主播們享用美食“同安炸棗”“田洋甘蔗汁”,充分了解書院的來龍去脈,聆聽“一個村莊的兩岸情緣”的融合故事;在田洋村6大宗祠之一的陳氏宗祠,主播們看老人跳健身舞、唱歌仔戲,欣賞這座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燕尾翹脊的傳統閩南風格建筑特色,瞻仰正廳懸掛的七方“進士”匾及26個舉人通匾,感受當地深厚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了解這個閩臺陳氏同宗的重要紐帶,并見證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兩岸情誼。
觀看同安薄餅現場制作。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愛拼食堂”是田洋村服務老年群體的暖心陣地,每周四上午開展自助互助活動,老人們自帶蔬菜等,分工協作,飯后圍坐交流,或參與手鼓演奏、扇子舞等文娛活動……這個食堂還是鄉土文化傳承與鄰里融合的平臺,破解了鄉村老人就餐難與情感孤獨問題,也成為基層治理與養老服務融合的典范。在此期間,主播們饒有興致地參與了一場手鼓演奏,沉浸式感受當地“老有所樂”的濃厚氛圍。
在“愛拼食堂”參與手鼓演奏。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而在“跨村聯建”的“三洋一峰”農特產品展廳,入駐著四個共建村的優質農貨:田洋村的果蔗、云洋村的手工面線、五峰村的龍眼干……主播們一邊品嘗,一邊感受通過整合各村資源共建展廳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效。
在農特產品展廳品嘗云洋人工面線。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粉白交織的波斯菊沿著同安西溪肆意生長,綿延1.5公里的“田洋花海”正值盛花期,與花海緊緊相依的“溪游同安”項目,讓天然溪流變身生態走廊……徜徉其中,主播們切身感受同安“山、水、城”全域融合的美好。“這里好吃又好玩……”一戶外主播說,曾多次到廈門打卡,此次到廈門鄉村,別有一番滋味。
主播們徜徉“田洋花海”中。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造訪自貿片區感受擴大高水平開放
近日,中國福建自貿區迎來掛牌運行十周年。十年來,廈門自貿片區積極圍繞“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貿易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先行先試,已取得矚目成果。
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主播們先后參訪了中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的智慧港口廈門遠海碼頭以及傾力打造的全國最大毛燕進口和指定加工基地——進口毛燕查驗、暫存及指定加工一體化平臺(以下簡稱毛燕一體化平臺)。
主播們在遠海碼頭展廳觀看無人集卡裝運集裝箱。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在遠海碼頭,參觀無人集卡精準走位運送集裝箱的場景,了解智慧港口運營實踐歷程、開展綠色低碳港口建設的舉措和成效,以及未來發展海鐵聯運、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規劃等。
毛燕一體化平臺是廈門自貿片區重點打造的平臺之一。作為毛燕進口基礎配套平臺、行業原料配套平臺,可對進口毛燕提供查驗—暫存—消殺—指定加工一條龍服務——在這里,主播們了解到燕窩的歷史、營養,東南燕都產業園建設情況、燕窩產業集聚和市場增長狀況等;參觀展廳展示的毛燕原材料和系列燕窩產品,透過玻璃窗觀摩工人挑毛燕的工作場景……
了解燕窩原材料相關知識。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這次到燕窩平臺實地參觀,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一名娛樂主播說,自己是一名燕窩的忠實愛好者,此次到訪收獲滿滿。
參觀筼筜書院感悟特區生態環境治理
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筼筜湖綜合治理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發端。
“從1984年至2023年,廈門市已完成五期筼筜湖綜合整治,今年啟動第六期綜合治理工作”“筼筜湖區水質已顯著改善,水體復氧能力增強,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曾經的臭水湖已變為碧波蕩漾、白鷺翱翔、繁花似錦的‘城市綠肺’、城市會客廳”“昔日筼筜漁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筼筜夜色”“生態環境優美的筼筜湖,已成為廈門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從筼筜湖到廈門全域,從生態樣板到‘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綠色發展理念已貫穿到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25日,主播們來到了筼筜書院,除了全面感受碧波蕩漾、水清岸綠、白鷺翩飛的筼筜湖美景,還參觀了金磚會晤廳、宴會廳等,并在講解員講解下,進一步了解了筼筜湖治理的歷程和成效。
主播們在筼筜書院聽講廈門筼筜湖生態治理實踐。人民網記者 陳博攝
“以前在廈門學習生活過一段時間,知道筼筜湖很美……”一名女主播說,這次聽了專業介紹,才了解筼筜湖美麗蝶變的背后,是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綜合治理的結果,也因此更加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治理成果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了守護綠水青山的意識。
“用正能量激蕩大流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廈門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內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廈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可訪可播的地方很多。本次優質主播中國行廈門站活動,網信部門精心優選了幾個采風點,希望能有助于優質主播們在實地走訪、切身體驗中,探尋到諸如“大廈之門”何以越開越大、廈門發生了哪些難以想象的變化、廈門優在哪里、有何特質等一系列“廈門之問”的答案,進而將廈門的好故事、好聲音傳播給更多網友……“真誠希望各位優質主播常來廈門,樂當廈門城市推薦官,擅做廈門品牌代言人,將海上花園詩意廈門優美的環境、優厚的條件、優異的機會、優雅的氣質傳遍中國、傳向五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