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宣讀了關于命名全國雙擁模范城(縣)的決定,大連市第九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濱城大連是遼東半島戰略要地,駐軍數量多、兵種全,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兵城”。多年來,大連積極探索具有大連特色的擁軍新模式,探索形成“高起點構建工作格局、高標準保障練兵備戰、高效能擴展雙擁內涵、高規格營造濃厚氛圍、高質量推動擁政愛民”新時代擁軍“五高”工作法。
市委、市政府始終將雙擁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一把手”工程,堅持軍地“一盤棋”聯動,不斷健全軍地合署辦公、軍地互辦實事等共建制度;嚴格落實黨委議軍會議、軍政座談會議、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等會議制度;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重點問題,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軍地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廣大軍民廣泛參與,各司其職、緊密協作、規范有序的跨軍地工作格局。
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走訪駐連部隊,深入了解官兵需求,通過軍地“互提需求、互辦實事”雙清單工作開展,已共同協調解決軍地困難424件。修訂《大連市擁軍優屬規定》,出臺軍人子女教育優待、隨軍家屬就業安置等系列政策,在全國率先推出“軍嫂無待業工程”,逐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軍嫂進社區”新路。與內蒙古阿拉善某部開展“城連”結對共建,投入500萬元為部隊改善基礎設施,建立軍地聯控機制,清理侵占軍事兩區海域非法養殖設施30余平方公里,徹底解決長期影響部隊備戰訓練的突出問題。
我市探索社會化擁軍新模式,打造全省首個“擁軍示范街區”,建立“軍連惠”專屬擁軍服務平臺,涵蓋醫療、餐飲、住宿、文旅的104家機構634家門店向優待證持證人推出優待證優待項目,47個景區景點對軍人軍屬、傷殘軍人、“三屬”予以優待。在車站、碼頭、機場、醫院等近萬個公共服務窗口設置軍人優先標識,建成擁軍示范街區等雙擁共建平臺237個。
駐連部隊心系地方經濟發展,鼎力支持“兩先區”建設。在恒力石化建設、光明路延伸工程、城市軌道交通、海底隧道、海上新機場、長海大橋建設等多個重點產業項目、重大民生工程中,主動提供資源共享,為地區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持續開展“學雷鋒鑄軍魂”“綠色軍醫進社區”“百千萬愛心助學”“百團幫百村”等系列敬老、義診、捐資助學、扶貧開發、垃圾清理、植樹造林等活動。100多個團以上單位與村屯(社區)結成共建幫扶對子,捐贈扶貧幫困資金1000余萬元,組織扶貧項目100余個。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黃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