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的回復,稱烏克蘭“本來就是俄羅斯的領土”,讓我感慨萬千,現在的人不僅不學無術,甚至都懶得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去查下資料。
那么就讓我替他們重溫一下歷史吧。
這里我們先來看看與烏克蘭和俄羅斯有關的歷史背景
基輔羅斯人對抗蒙古人
基輔羅斯(9-13世紀):
-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共同歷史起點是基輔羅斯,一個以基輔(今烏克蘭首都)為中心的東斯拉夫國家。
- 基輔羅斯并非現代意義上的“俄羅斯”或“烏克蘭”,而是一個多民族的封建聯合體,涵蓋今天的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部分地區。
- 基輔羅斯解體后(12-13世紀),其領土被蒙古入侵和地方分裂割據。
中世紀至近代(13-18世紀):
- 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包括基輔、第聶伯河流域)先后被立陶宛大公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控制,與莫斯科公國(俄羅斯的前身)分屬不同政治實體。
- 17世紀,烏克蘭哥薩克起義反抗波蘭統治,1648年建立哥薩克國(扎波羅熱哥薩克)。1654年,《佩列亞斯拉夫條約》使烏克蘭哥薩克部分領土接受沙俄保護,但這更多是軍事聯盟,而非完全歸屬。
- 18世紀末,沙俄通過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吞并烏克蘭中東部地區(第聶伯河左岸及右岸)。烏克蘭西部(加利西亞)則被奧匈帝國控制。
基輔羅斯日常
沙俄與蘇聯時期(19-20世紀):
- 沙俄統治下,烏克蘭被稱作“小俄羅斯”,其語言和文化受到壓制,但烏克蘭民族意識逐漸覺醒。
- 1917-1922年,烏克蘭短暫獨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但內戰后被蘇聯吞并,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蘇聯時期,烏克蘭領土被重新劃定,1922年克里米亞劃歸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1954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移交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
- 烏克蘭在蘇聯框架內雖有“共和國”地位,但實際上受莫斯科控制。
現代基輔
獨立后的烏克蘭(1991年至今):
-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通過全民公投(支持率超90%)宣布獨立,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其主權,包括俄羅斯。
- 烏克蘭繼承蘇聯時期劃定的邊界,包括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
1991年12月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
那么烏克蘭是否“屬于俄羅斯人的”?
歷史聯系:
- 烏克蘭和俄羅斯共享基輔羅斯的文化和歷史遺產,但基輔羅斯并非“俄羅斯”的專屬起源,烏克蘭同樣將其視為自身歷史根基。
- 烏克蘭中東部在沙俄和蘇聯時期長期受俄羅斯控制,但這更多是帝國侵略擴張的結果,而非“天然歸屬”。
- 烏克蘭西部(如加利西亞)歷史上與波蘭、奧匈帝國聯系更緊密,與俄羅斯關聯較少。
民族與文化:
- 烏克蘭人有獨特的語言(烏克蘭語)、文化和民族認同,與俄羅斯人不同。盡管兩者同屬東斯拉夫人,烏克蘭人自中世紀以來逐漸形成獨立身份。
- 俄羅斯官方有時宣稱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但這忽略了烏克蘭的民族自決權和歷史上的獨立性。
國際法與現代主權:
- 1991年,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國,承認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包括克里米亞)。《布達佩斯備忘錄》(1994年)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點。
- 2014年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及支持頓巴斯分裂勢力,被國際社會(聯合國大會決議68/262)視為違反國際法,絕大多數國家不承認其合法性。
- 烏克蘭領土的主權歸屬在國際法下明確屬于烏克蘭,而非俄羅斯。
2014年俄軍士兵身穿沒有標識的軍服占領克里米亞
烏克蘭領土并非“屬于俄羅斯人”。雖然兩國有共同的歷史起點(基輔羅斯),并在沙俄和蘇聯時期存在政治統合,但烏克蘭擁有獨立的民族、文化和歷史發展軌跡。烏克蘭在近代多次尋求獨立,1991年確立的主權得到國際承認。
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的侵占(如克里米亞)是現代地緣政治沖突的結果,而非歷史“歸屬”的延續。
基輔
白話版:
張三霸占李四家的房子多年,李四有苦說不出。
后來在各方的調解下,張三被迫將房子還給李四。
又過了幾年,張三看到大家對這事逐漸淡忘后,便再次搶奪李四的房子,這次遭到李四的激烈反抗。
就在雙方互相廝打的時候,有人站出來替張三助威,說李四的房子本就屬于張三的。
何其荒誕,何其無知,何其無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