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中國的軍事史上,林彪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在戰場上,他是指揮若定的三軍統帥,不但讓不可一世的日本人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還在東北戰場上縱橫捭闔,以少數的兵力和武器,擊敗了敵人的百萬大軍。
東北野戰軍首長林彪(中)、羅榮桓(右)、劉亞樓(左)在作戰前線
不過,這樣的一位軍事指揮員,卻不只是讓自己的對手頭疼,連自己身邊的人也十分頭疼。
他的一些怪癖,讓人無所適從,比如說他經常自己配藥吃,吃飯也從來都是“老三樣”,而這一切的原因,都和戰爭有關。
林彪出生于1907年12月5日,湖北省黃岡人氏,在那個混亂的年代里,他的家庭生活卻比一般的老百姓舒服得多。
林家一直秉承耕讀傳家的傳統,家里的老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子孫,可以在亂世中做個平安輕松的人,林家的孩子很多,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林育南、林育英、林育蓉。
他們在讀書時得到了啟蒙老師李卓侯的青睞,李卓侯曾評價他們說:
“育南秉性聰慧,育英勤奮刻苦,育蓉既聰明又刻苦,日后都會大有出息,只是育蓉性子陰柔,不好把握,是龍是蟲,一切全靠他自己。”
在李卓侯的教導下,三兄弟成長很快,不久之后,他們分別進入了新式小學讀書。
在新文化的熏陶下,三人都接觸到了革命理論,而林育南和林育英兩人,因為年齡較大,理論水平也更加精深。
他們二人在參加革命后,將林彪也帶上了革命之路,1925年,林彪正式入黨。
也正是在這一年,國共合作進入了一個快車道,各種合作都非常地密切。
為了提高黨員的軍事素質,黨中央決定選送一批年輕人進入黃埔軍校學習。
此前,已經有三批年輕人成功進入了黃埔軍校,其中共產黨員很多,所以對林彪這樣的人來講,上軍校并無太大的思想壓力。
在自己的青年時期,林彪曾經很喜歡一句詩:“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從中可以看出,他確實是心懷遠大理想的,在得到可以進入軍校學習的消息后,林彪異常興奮,他立刻想到棄筆從戎,去報考黃埔軍校,為了以后能在戰場上拼殺。
參軍不是小事,林彪在作出決定之后,還是想去找兩位哥哥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
當時,林育南對他的決定十分支持,表示革命的事業離不開軍事上的支持,在未來的革命道路上,會需要大量的軍事人才,林彪去黃埔軍校學習,日后大顯身手的機會將會有很多。
受到了哥哥的鼓勵后,林彪的內心更加堅定了,很快,他考入了黃埔軍校四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軍事道路。
林彪在學校表現很好,學習成績也一直很穩定,他還會主動地動腦,去研究戰術的相關資料。
他培養出了異于常人的思維方式,在當時看來,他的一些想法是“離經叛道”的,但是在戰場上的實踐證明,正是這種奇異的思維方式,讓林彪的指揮往往出人意料。
1926年11月,林彪順利地從黃埔軍校畢業,并參加了北伐戰爭,初上戰場,他就表現出了十分驚人的膽識和魄力。
在1927年5月間,北伐軍與奉系軍閥在河南進行了一場戰斗。
當時,林彪所在的部隊打了勝仗,開始向敵軍展開追擊,但是當敵軍通過一座橋之后,林彪的長官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
林彪深知,如果此時不一鼓作氣地解決戰斗,日后將會后患無窮。
他找到自己的連長,詢問為何停止追擊,連長給出的答案,是部隊不能孤軍深入,要等后方支援部隊上來了再追。
林彪立刻提出異議,認為機會稍縱即逝,如果敵軍把橋梁炸斷,或者在北岸設立好防御陣地,己方再追就難以成功了。
表達完態度之后,他就帶領一個排的戰士,當先沖了過去,受到他的感召,己方部隊紛紛過橋作戰,結果取得了大勝,這一戰后,林彪升任連長。
1927年8月1日,林彪帶兵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軍的作戰失敗后,他跟著朱德、陳毅作為偏師斷后,在戰斗中大顯身手。
經過一系列的艱苦戰斗,林彪立下了不少戰功,證明了自己,朱德認為,他是個難得一見的軍事人才,于是對他頗為器重,并很快破格將他提拔為了營長。
井岡山會師后,紅軍的戰斗任務變得越來越重,而林彪的表現一直很好,此時,毛主席也覺得他是個軍事人才,于是又將他提拔為團長。
1929年,剛剛22歲的林彪已經與伍中豪、黃公略齊名,并稱為毛主席麾下的“三大驍將”,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林彪成了第一縱隊的司令。
但是,此時林彪信仰不堅定的弱點,開始慢慢顯現了出來,在敵人的瘋狂圍剿下,戰斗越來越難,很多人都對紅軍的未來都不看好。
1929年底,林彪終于沒有忍住,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并在其中毫不避諱地問道:“我們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為了拯救這些悲觀者,毛主席的一部著名著作誕生了,他回復給林彪的那封信,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題,批評了戰場上的悲觀情緒,并鼓勵他要積極面對革命事業。
最終在毛主席的鼓勵下,林彪又堅定了革命的信心,從此后,他南征北戰,立下的軍功越來越多,到了1932年間,他已經成為與劉伯承齊名的著名將領了。
劉伯承
時間來到了1934年,長征開始了,在這一階段,林彪雖然在湘江戰役中慘敗,損失了大量的紅軍士兵,但是畢竟完成了掩護中央縱隊突圍的任務。
接下來,他的部隊成功飛奪瀘定橋、奇襲臘子口,打出了一些精妙絕倫的戰斗,徹底改變了紅軍被圍堵的命運,也打出了自己“常勝將軍”的威名。
抗日戰爭打響之后,由紅軍改編而來的八路軍一度打得很艱難,日軍武裝先進、補給充足;而八路軍的物質條件卻很差,不但要面對日軍的攻擊,還要應對來自國民黨的壓制。
所以在初期作戰中,八路軍吃過很多虧,不過,林彪卻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打出了一場蕩氣回腸的勝仗。
1937年9月25日,身為八路軍115師師長的林彪,率領部隊在平型關地區設伏,準備攻擊日本最為精銳的一支部隊——板恒征四郎的第五師團。
第五師團是日軍的“甲種師團”,他們武裝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戰斗力極為強悍。
為了能打贏這場戰斗,林彪集結了大量兵力,利用地形的優勢,出其不意地發起了進攻。
在戰斗開始后,由于地理位置選擇得當,日軍的飛機和大炮無法發揮威力,只能被迫和八路軍展開白刃戰。
雖然他們仍然占優,但八路軍士兵悍不畏死,經常有人用以命換命的方式,拉著對手同歸于盡,在八路軍的英勇打擊下,日軍被殺得丟盔棄甲,最終只能接受失敗的結果。
從此以后,日軍無法戰勝的神話被打破了,林彪也受到了嘉獎,可正當他準備再接再厲之時,一件改變他一生、甚至是中國命運的意外發生了。
平型關戰役勝利后,八路軍繳獲了大量日軍物資,其中就包括一些日軍的軍大衣和軍馬。
八路軍物質條件很差,于是上級決定,將軍大衣、軍馬發放給軍事指揮員使用,而林彪也得到了一些。
1938年3月間,林彪穿著日本軍大衣,騎著繳獲的戰馬,外出親自察看部隊的布防情況。
當他跑到了閻錫山勢力的范圍內時,一名中國哨兵誤以為他是日本軍官,對著他就開了一槍。
閻錫山士兵的這次誤擊,差點就要了林彪的性命,子彈從他的前胸飛進,從后背穿出,使林彪當場昏迷。
警衛員趕到后,急忙將他送往醫院治療,但由于當時醫療條件不好,沒有人敢在前線給他做手術,無奈之下,林彪只能被送到蘇聯救治。
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手術,林彪的性命保住了,但是卻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他的中樞神經受到了損傷,這是一種一輩子都無法解決的傷痛。
從此以后,林彪的脾氣、生活習慣和飲食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讓他變成了一個怪癖一身的人。
比如說,林彪對溫度特別敏感,在洗澡時,水溫控制要在他的“標準數值”范圍內,一旦超過或低于這個溫度,他會感到非常難受。
甚至在刷牙時,他也不能用太冷或太熱的水,要將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
此外,林彪還非常害怕風,一旦風吹得太厲害,他會立即出汗,繼而感冒發燒,同時,他的腸胃問題也越來越多,以至于不能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從蘇聯回來后,由于身體原因,林彪開始從事統戰工作,在溫暖的華中一帶工作,身體一度有所好轉。
但是,隨著解放戰爭的開始,林彪不得不進入東北指揮作戰,東三省的寒冷氣候,讓林彪的身體狀況又惡化了。
他經常胃疼,繼而誘發了嚴重的失眠。在這種折磨下,林彪的身體出現了垮臺的跡象。
不過,民間的一些土辦法,此時派上了用場,有位東北老鄉,建議林彪去吃“炒黃豆”。
按理說,黃豆并不含有對腸胃有益的營養成分,但是林彪吃了之后,卻覺得腸胃舒服多了。
于是,他將炒黃豆當成了零食,在行軍打仗時也一直在不停地吃。
為了治療林彪,上級指派了幾位醫生,但是,林彪卻喜歡自己看醫書,給自己開方配藥。
他為自己開了不少藥,也吃出了不少問題,有一次,他開藥時砒霜的量下得太大,險些把自己毒死;還有一次,他吃完藥后精神錯亂,在冰天雪地里狂奔,被警衛員強拉著才回了司令部。
1948年下半年,戰事吃緊,狀況瞬息萬變,為了應對,林彪放棄了治療,用身體扛著病痛。
遼沈、平津戰役期間,他一直忍受著病痛,與敵人部隊對抗,拖著病體,他打敗了衛立煌、范漢杰、廖耀湘、白崇禧等一干敵軍名將,立下了不世之功。
新中國建立后,林彪的病情變得越來越重,在1950年9月,他再次前往蘇聯接受治療。
這一次,他過了一年多后才回來,但是,這次回來后,林彪的身上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他雖然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但在日常習慣上,不同尋常的東西就太多了。
林彪十分怕冷、怕熱,還經常頭痛、腰痛、失眠,而且腸胃也不好,有的時候,他甚至還怕光。
警衛離他遠的時候,他會覺得有風,離得太近時,他又感覺壓抑,弄得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無所適從。
此外,他在飲食方面,也要特別注意問題,比如,他吃雞蛋、鴨蛋時,只吃青不吃黃;如果是吃饅頭,必須要將其切開,放在水中泡軟后再吃。
林彪日常的飲食,只有所謂的“老三樣”——白菜、牛肉和饅頭。
通常就是白菜和牛肉一起,放在水里燉煮一下,然后連湯帶肉地吃,牛肉必須要選擇純瘦的,不能有一點脂肪。
有一次,一位廚師看林彪吃飯如此清淡,認為他的生活太“樸素”了,于是便找到工作人員說:“我會做很多其他的菜式,請讓我給領導做些好吃的吧。”
工作人員趕緊解釋,說林彪的腸胃不好,見不得一點葷腥,連放油炒菜都不行,否則就會惡心和腹瀉,廚師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從此也不再張羅了。
除了不能攝入脂肪之外,林彪吃水果也是個大難題。
由于怕涼,他吃的水果必須用熱水事先浸泡,而為了保證口感,浸泡完了還需要放上一些糖,如果溫度不合適,林彪就不會吃,工作人員也就白忙活了。
我們不知道,林彪的種種怪癖,到底是他受傷之后神經受損所致,還是在勝利后的野心所致。
我們只知道,建國之后的他,和之前判若兩人,不知道在這之中,病痛的因素到底占了多少,如果真的是由于病痛導致了他日后的種種,那閻錫山手下的那位哨兵,罪過可是真的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