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生活在虛擬中
——題記
凌晨五點,大學生小張蜷縮在 20 平米的出租屋,夜里沒睡好,睜大著眼睛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沒有想。想放空自己,卻不能。手機突然彈出房東的催租消息。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和冰箱里的奶酪有著驚人的相似——是被生活這只巨型花貓玩弄的獵物。
在這個內卷劇烈的時代,“捕鼠器”的齒輪由“日均 10.2 小時的工作時長”驅動,彈簧上纏繞著60% 的 AI 替代率(麥肯錫預測,2030 年半數職業因為人工智能而被重塑),而誘餌則是“鶴崗 5 萬全款買房”與“一線城市月薪 3 萬仍焦慮”的生存悖論。年輕人被困在 KPI、房貸、通勤的精密陷阱里,連呼吸都帶著績效指標的氣味。
可以了解一下,有多少人在甘做“老鼠人”
一、現象解剖,鼠鼠的三重困境
1.數字成為枷鎖
2025 年,職場人日均工作 10.2 小時,35 歲危機蔓延至全行業。一邊是 AI 取代翻譯、會計等中等收入崗位的“塌方式失業”(麥肯錫預測 2025 年減少 2200 萬人),另一邊是鶴崗“3 萬一套房”的躺平誘惑。階層固化的齒輪下,年輕人要么在北上廣的格子間“卷生卷死”,要么在低房價小城靠外賣和直播茍活。
2.身份自我認同
“老鼠人”的詞源始于英區留學生的自嘲,他們在陰沉的天氣與高昂物價中縮進被窩,眼睛一睜一閉就是一天。這個梗迅速擴散到職場:據說,抖音博主“嘉文四柿”記錄賴床12小時的低能量日常,獲贊 42 萬次;更有“大鼠”用粘鼠板當床墊、老鼠藥續命的形象,成為 Z 世代的精神圖騰。1983 年的電影《人鼠大戰》中,地下室社畜與老鼠的共生的場景,讓今天的年輕人也在“鼠鼠文學”中完成自我解構:“鼠鼠我啊,今天又在老板畫的餅里吃出了玻璃渣。”
現在的年輕人在乎的就是三件事:自己的錢,自己的健康和自己內心的平靜。
3.痛心的黑色幽默
當“奮斗”淪為資本的小白鼠,年輕人就以“滅鼠專家”自居,用表情包、vlog 和“下水道美學”構建身份認同。他們發明“燈光鑒別法”——凌晨寫字樓的燈光越亮,捕鼠器的齒輪轉得越快。
二、解決方案,在鼠鼠的下水道建造烏托邦
1、上面的政策制定者,你要優化社會資源分配,降低生存壓力
目前社會壓力不小,社會層面應著力優化資源再分配,減輕年輕人的生存負擔。這個需要上層建筑真正地關心年輕人,采取真格地措施。
首先,在住房方面,政府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如推出共有產權房、長租公寓等,讓年輕人能以較低成本解決居住問題,避免被高昂房價束縛。可以學習新加坡的組屋制度,通過政府主導建設、合理定價,滿足了大量居民的住房需求,有效緩解住房壓力。
其次,在教育領域,需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減少因教育資源不均衡帶來的競爭焦慮,降低課外培訓等額外教育支出,讓年輕人不再為了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疲于奔命。另外,教育資源要改革,一些老掉牙的知識應該刪除,要編寫讓學生動腦子思考的教科書,而不是陳舊的知識充斥教育資源。多培養動手技能,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學分制和考試成績必須掛鉤,專業成績不好,別的學科積分高,一樣畢業,一樣推薦優秀這樣才能使得有些人才冒出來。
再一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讓他們的父母親養老有保障,解決年輕人的后顧之憂,使他們不必為了應對突發狀況而拼命積攢財富,從而帶動消費,更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規劃再好,不如付諸實施。空中樓閣,畫大餅,只會讓年輕人死心而徹底躺平。
年輕人只有思考才能突破,躺平不是辦法
2、職場革新,營造良性發展環境
職場是年輕人奮斗的主要場所,是桃源,也是荊棘之地。職場環境決定了年輕人的心態。今后,企業應盡可能摒棄 “996” 等不合理的加班文化,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注重工作成果而非工作時長,鼓勵員工高效工作。同時,要學習日本企業文化,日本百年老企業最多,為啥,日本企業不輕易開出一個員工,為員工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和晉升通道,定期開展培訓和技能提升活動,讓年輕人看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長空間和發展前景。我們國內的企業要營造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組織各類團建活動,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幫助年輕人緩解工作壓力,讓他們能夠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
3、重塑價值引導,激發內在動力
社會和學校應共同努力,重塑價值引導,幫助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筆者以為,最主要的是盡量給年輕人一自由的空間,有自由才有創造力。為啥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多是海外的,因為人家的自由空氣好,人的心態無拘無束,思維開放,敢想敢干。而我們呢,老思想鉗制,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年輕人腦子快,點子多,往往得不到重視,還受到打擊,論資排輩是國內企業的通病。
要讓年輕人認識到人生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物質的積累,還可以體現在對興趣的追求、對社會的貢獻、對自我的成長等多個方面。鼓勵年輕人參與社會實踐,激發他們內心積極向上的動力,主動去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三、風險對沖,自嘲中的破局希望
“我們不是選擇做老鼠,而是被迫在捕鼠器里進化出嚙齒動物的生存智慧。”當社會用“奮斗”編織籠子時,年輕人用“躺平”打磨牙齒——這不是投降,而是另一種形式的反抗。
是時候要變通一下了,再這樣下去,年輕人沒有激情,沒有動力,沒有創造力,未來何在?
正如村上春樹所言:“人未必總處于良好狀態,但能在低谷中把握自己的步調,已是重要能力。”在鋼筋森林的縫隙里,鼠鼠們正用自嘲的利刃,為時代的生存困境劃出第一道裂痕。
在捕鼠器的齒輪聲中,我們不是等待被碾壓的奶酪,而是進化出夜視能力的嚙齒動物。當第一縷晨光刺破下水道的黑暗時,鼠鼠的國度終將在廢墟上崛起。
生存,自古不易,順應時代,逐個擊破,王者之道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