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錢凱港在2019年由中國港灣工程公司中標特許經營權,2024年11月開港后運營前3個月貨物吞吐量已達2.92億美元。但是在2025年2月美國國務院官員訪問秘魯后,3月秘魯就啟動了對中企合同的“重新審查”。到了4月份秘魯運輸部突然宣布對錢凱港使用費實施管控,要求中國企業要按照“競爭性價格”調整港口費率。錢凱港作為中企在拉美地區投資規模最大的港口項目,此事一出立馬引發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錢凱港究竟是一座怎樣的港口?面對秘魯的突然變卦我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錢凱港崛起:中秘合作的典范
錢凱港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核心位置,地處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約80公里的錢凱灣內。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岸的中部,與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西、玻利維亞、智利接壤。西側與中國隔太平洋相望,直線距離約1.7萬公里。雖然在中秘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較遠,但是兩國之間一直保持著文化交流與友好合作,而錢凱港項目就是中秘合作共贏的典范之一。
錢凱港是拉美唯一能停泊1.8萬標準箱超大型集裝箱船的深水港,也是中國與秘魯共建的“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之一。天然深水良港條件使錢凱港成為連接亞洲與南美的關鍵節點,中國至秘魯海運航程的傳統巴拿馬運河路線需要35天,通過錢凱港可縮短至23天。而且港口還通過1.8公里的隧道和4.8公里的連接公路,與泛美公路和南美鐵路網實現無縫銜接,構成輻射巴西、智利、玻利維亞等國的物流樞紐。
2024年11月14日錢凱港正式開港。12月18日來自中國上海的首艘貨輪“新上海”完成首航,實現了中國上海與秘魯錢凱港的常態化直航。2025年1月8日“長安城”號貨輪從江蘇省蘇州市的張家港啟航,成為中國長三角地區直達錢凱港的首條航線。2月份開通覆蓋錢凱港與厄瓜多爾瓜亞基爾港、哥倫比亞布埃納文圖拉港的新航線,該航線最終到達中國上海。錢凱港不僅使海運效率顯著提升,還每年為秘魯創造超8000個直接就業崗位,發揮區域經濟帶動效應。
就在4月10日秘魯運輸部突然宣布:要根據秘魯國家保護競爭和知識產權協會的裁定,對中遠海運獨家運營的錢凱港使用費實施管控。這是怎么回事?
秘魯突然變卦背后的政治博弈
秘魯運輸部強調錢凱港的“競爭力不足”導致市場失衡,政府介入調整收費標準旨在降低海運成本。錢凱港智能化設施與高效運營顯著提升了南美地區的物流效率,秘魯政府此前也多次公開肯定了該項目的戰略價值。其實錢凱港風波并不是簡單的商業糾紛,這背后暗藏的是政治方面的博弈。
錢凱港在建設初期秘魯曾尋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投資未果,最終依靠中國企業投資13億美元投資完成建設,并與中企簽署了30年的獨家運營協議。錢凱港的開通可繞過巴拿馬運河直接聯通太平洋,降低了中國對美控航道的依賴。美國向秘魯施壓不僅是為了維護巴拿馬運河的貿易控制權,還可以削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南美地區的影響力。
中國需以法治思維與和平的方式破解規則博弈,以戰略定力應對短期波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