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4 日,交口縣委社會工作部和山西鑄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物流園反詐盾牌 —— 快遞小哥防騙加油站”專題活動。30余名快遞從業人員通過趣味破冰游戲、案例實戰拆解、情景模擬演練,扎實掌握了防騙技巧,筑牢了新就業群體安全防護線。
破冰游戲升溫,在互動中拉近距離
活動以 “交頭接耳” 游戲拉開序幕,30 名快遞小哥隨機分為兩組,圍繞 “刷牙”“打麻將” 等生活場景進行動作傳遞挑戰。第一位隊員通過肢體語言演繹關鍵詞,依次向后傳遞直至最后一人猜出答案。“打麻將時摸牌的動作要更夸張!”“刷牙要做出拿牙刷的姿勢呀!” 現場笑聲不斷,快遞小哥們在趣味互動中迅速消除陌生感,形成活躍的參與氛圍。社工借此契機引入活動主題:“其實詐騙分子的套路就像這些需要傳遞的‘謎題’,只要我們抓住關鍵細節,就能準確‘破解’。”
案例情景雙驅動,沉浸式演練防騙技能
在案例解析環節,社工聚焦快遞行業高頻詐騙場景,選取 “虛假訂單詐騙”“冒充客服理賠”“到付件陷阱” 三大典型案例,以圖文并茂的 A4 紙材料分發給各組討論。“詐騙分子怎么知道我的訂單信息?”“為什么一定要讓我脫離平臺轉賬?” 大家結合自身經歷熱烈交流,總結出 “利用信息差”“制造緊急情緒”“誘導私下交易” 等詐騙核心特征。
隨后的情景模擬環節成為 “實戰考場”,社工設置 “客戶要求微信轉賬修改地址”“自稱監管部門索要銀行卡信息” 等貼近工作場景的劇情,各組需在 10 分鐘內編寫出應對話術并進行角色扮演。“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暫停操作,告訴對方我需要通過官方 APP 核實。” 快遞小哥王先生在演練中熟練運用 “停 — 核 — 留” 三步法(暫停操作、官方核驗、留存證據),贏得現場掌聲。這種 “在做中學” 的方式讓防騙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行動指南。
精準對接需求,打造 “接地氣” 防騙課堂
考慮到快遞行業工作繁忙、碎片化時間多的特點,活動特別設計 “防騙工具包”:實用手提袋內裝有濃縮核心知識點的 A4 紙速記卡,方便小哥們在派件間隙隨時查閱。“平時派件遇到可疑情況總是慌神,現在有了這些‘小貼士’,心里更有底了。” 參與活動的李師傅表示。
活動通過即時反饋收集到寶貴建議,盡管原計劃的互助群因現場條件調整未建立,但社工團隊表示將通過物流園管理處公告欄、定期現場回訪等方式持續推送防騙提醒,確保服務 “不斷線”。現場問卷顯示,95% 的參與者認為 “情景模擬” 和 “案例討論” 環節最有幫助,88% 能準確復述三類詐騙的應對要點。
此次活動是呂梁市委社會工作部“校地合作共建社會工作人才培養項目,交口縣項目點所孵化的”新就業群體“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活動設計以 “趣味互動 + 專業賦能” 為特色,針對快遞小哥工作場景定制防騙方案,既提升了群體的風險識別能力,也為新就業群體服務探索了 “接地氣、有實效” 的實踐路徑。下一步,社工機構將結合本次活動反饋,優化服務形式,持續為物流從業人員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支持,助力其在崗位上安心工作、融入社區。
來源:交口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